李氏后人在翻阅家谱。 所谓乡贤,今天有很多种解读,但无论从呵护乡民、承接传统、培育英才等角度看,民国年间码头人李炳耀都堪称乡贤之楷模——他是晚清最后一次科举的贡生,曾东渡扶桑求学,兼具新旧知识;他为受灾乡民请愿,终使省政府免征钱粮百分之八十;他勇闯匪巢,迫使匪军停止扰民;他几十年执教,培养出了李广田、曹德敏等英才。
更令人感概的,是他刚直爱国的男儿血性——面对日本军官多次胁迫,他不屈不挠,愤慨而言:“虽刀锯斧钺加于颈,也不能忘记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已老了,不能征战疆场,实在遗憾。”
今天,我们走近李炳耀,一位码头乡贤,一位血性十足的教师,一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晚清最后一次科举贡生,曾东渡扶桑求学,兼具旧道德与新思想
在邹平县码头镇李码村,后人李仁楷等人将李炳耀的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尤其让我们惊讶的,是李仁楷家中尚存李炳耀与其兄李炳炎的合影,那大概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留影了!
李炳耀生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作为乾隆时期名将李化龙的后人,李炳耀家族世代家境富裕,耕读传家,祖上几代人都是齐东县名士。他哥哥李炳炎教书50多年,在民国元年被选为临时省议会议员,地方威望极高。
1900年5月,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8月16日北京沦陷。李炳耀悲愤之际作《庚子感事》四首,其四曰“中原蒿目慨纷争,起舞当筳剑自鸣。何日请缨能得路,几番投笔欲从征。高谈景略心原壮,痛苦长沙恨不平。热血满腔愁万斛,一时并入啸歌声。”由此可见,他的愤懑,他的血性。
1904年,光绪三十年,晚清最后一次科举,李炳耀成为贡生,按惯例应入京师国子监读书。随后,他候选济南府之职未成。1905年,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被废除。在新旧交替之际,李炳耀决心教育救国,东渡扶桑求学,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在日期间,他刻苦学习,并结识了不少仁人志士。
大家都知道,鲁迅、周恩来、郭沫若等人是留日学生的翘楚,可能滨州读者并不清楚,那时像李炳耀一样留日的滨州人还有不少。单据兄长李炳炎记载,就有晋卿康、潘倬卿、孙雨琴、张起凤、傅继茂等人先后留日,后面四人更是一同赴日的,当时的齐东县县长亲自为他们办护照,还赠送路费。这些留日学生大都为我国近代化作出了贡献。如张起凤在日本学的是染织,回国后在济南西关创办染织工厂,造机授学,为民族工业发展作出贡献。李炳炎曾称赞说:“(当地)新学发轫,多有数人之力也。”
回国后在济南任教多年,培育出李广田、曹德敏等高足
李炳耀学成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济南几处学堂,并兼任山东优级师范通译。因教绩卓越,获七等嘉禾奖章。他曾对人说:“奇技异能虽足以耸听闻,不足以正人心,庸言庸德不足以新耳目,实足以端风化。”由此可见,他崇尚踏实做学问干工作。教书期间,有人劝他做官,他当即谢绝,说;“我生性倔强,不善应答,仕宦途中,我岂为五斗米而折腰哉!”
但为了百姓,他却甘愿低头。因为黄河在章丘陈家窑两次决口,码头一带的大片良田变成了沙丘地带。土地的严重沙化,致使庄稼无法耕种,粮食几近无收,群众生活非常困难,然而田赋依旧。李炳耀徒步到几十个村庄进行考察,奋笔疾书,直陈实情,上书省政府求减税赋,上下奔波,为民请愿,终得免征粮银百分之八十。
他的学生中,很多人后来都有建树,李广田、曹德敏就是代表。李广田后来成为著名散文家、云南大学校长,抗日期间在码头主导成立复兴中学的曹德敏也是勇气可嘉。那时,为支持抗日,李炳耀多次受邀到校授课,为培养抗日进步人才尽力而为。
“虽刀锯斧钺加于颈,也不能忘记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已老了,不能征战疆场,实在遗憾”
1937年卢沟桥事变,当年12月23日夜,日军突袭黄河防线,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当夜日军千余人由齐东境内的延安镇至梯子坝一带渡过黄河,一路烧杀抢掠,齐东县随即沦陷。日伪政权曾以高官厚禄诱惑李炳耀出任高官,但被他言辞拒绝。史料记载,先是驻山东日军顾问广田两次来信约赴济南共事,李炳耀不屑以答。后驻齐东县日军警备司令冈本亲自登门,他避而不见,并愤慨而言:“虽刀锯斧钺加于颈,也不能忘记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已老了,不能征战疆场,实在遗憾。”
据李仁楷讲,这个广田是李炳耀在日本时的同学。李炳耀曾对广田说:“你为了你的国家,我为了我的国家,不能因为你的国家,伤害我的国家。”李仁楷说,面对日伪的多次胁迫,李炳耀最终跑到邹平南部山区躲避起来,才得保全。
当时,沦陷区极为混乱,有枪就是草头王,盘踞在谷家村的土匪团长张茂青所部经常扰掠地方,民众不得安生。李炳耀前去劝阻,张茂青所部因而稍加收敛,地方上暂得安宁。
今天,李炳耀著有《除尘轩随笔》《李氏四子诗稿》行世,还参与编辑了民国《齐东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