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绵城市规划展示。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任宵张丹
走在厦门城区大街上,你会发现脚下的人行道铺设的地砖有些“粗糙”,砖体好像布满了空隙。其实这种“透水砖”,是“海绵城市”的必备神器,下雨后,水会通过砖体中间的缝隙渗透下去,避免造成积水。
厦门是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一批“海绵体”项目在厦门全市范围内快速铺开。不仅如此,厦门还把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之中。“海绵城市”的建设增强了城市宜居度和承载力。
做好雨水下渗、滞留、存蓄,让城市排水能模拟大自然
7月24日,在厦门市规划展览馆,一组模拟海绵城市工作状况的沙盘吸引了滨州党政代表团一行的注意力。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让城市变得像海绵一样,下大雨时,雨水能够很好地下渗、滞留、存蓄,留下的雨水还能够得到净化处理,实现有效利用。在这样的城市中,强降雨的破坏力大大降低,水资源却能得到有益的补充。
资料显示,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总面积35.4平方公里,其中海沧马銮湾片区20平方公里,翔安新城15.4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12月底,试点片区已经完成39个海绵城市新建、改造项目,在建项目达到58个。建成海绵城市4.09平方公里,在建面积6.78平方公里。部分完工项目已经经受了强降雨考验,发挥出“海绵体”的重要作用。
专家指出,在自然条件下,大部分的雨水由地面吸收并渗入地下,然后由地表和植物表面被蒸发回到大气中,多余的雨水从地表缓慢地汇集于溪流江河,排入湖泊海洋。而传统的城市建设阻断这种雨水的自然循环路线。水泥地面、柏油路面、“混凝土森林”,能够吸收雨水的地面和水面急剧减少,雨水钻不进地下,汇流的总量和速度比过去要大得多,内涝、积水的威胁便日益加重。这种变化还意味着更多原本清洁的雨水遭遇面源污染后,会化身“黑臭水体”。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就是“回归自然”,用自然生态的,或者模仿自然生态的措施,使城市的排水能模拟自然对雨水的吸收、储存、蒸发,使城市的排水系统遵循雨水循环规律。海绵城市建设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城市自然生态,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过去城市里作为负担和废物的雨水,能够得到有效收集利用。
建设“海绵城市”不仅是“水”的问题,还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虽然“海绵城市”概念针对的是城市的“水”问题,但由于水本身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海绵城市”的开发建设注定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工程。所以,建设海绵城市,必须坚持规划引领,对不同的区域因地制宜明确建设思路。为此,厦门首先在规划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顶层设计。
据介绍,2017年厦门市出台《厦门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提出了“三不四有”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即“水质不超标、城镇不受淹、河道不断流”,“绿色自然有弹性、生态和谐有特色、适游宜居有文化,管理有序有章法”。
此外,厦门市委、市政府创新机制,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工作。厦门还成立市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指标审核单位——同时也承担着对内培养本地规划设计力量,对外引智引才学习借鉴先进技术的职责。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范标准出台,为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保驾护航。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厦门创新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机制,打造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也为海绵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绵城市理念已经在全国不少城市得到了成功实践。2016年,滨州市被纳入山东省首批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是全省5个入围的设区市之一。对于滨州市来说,目前正在建设的“海绵城市”两个示范性工程在中海和蒲园。本次代表团成员、市规划局局长杜建民表示,我市属于缺少淡水的城市,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意义重大,除了两个示范性工程外,在规划新建居民小区等工程时都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海绵城市”的标准施工。
“‘海绵城市’建设并非一时之功,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次通过学习了解到厦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先进经验,我会把这些经验带回去,将其作为指导我们工作的重要依据。”杜建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