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胡塞尔现象学的视域概念
——兼论对老子之道认识的启发

  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邢乃华
  现象学作为二十世纪的欧陆主流哲学,以“朝向事情本身”为目的,在意识、生存、伦理、身体、文本、艺术、社会、历史、信仰等等分析中,展现出与老子之道相通的内在关联。如何找到两者间的思想和话语通道,让它们在相互碰撞中产生有意义的对话,启发我们对当下和未来的思考,这是本文的努力目标。
  “道”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哲理的某种象征,与胡塞尔现象学的视域概念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双方都把这种视域性的思维方式作为基本的思维方式,都把原本的潜能的揭示作为基本的任务,这是中西方思想交汇之处。因此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具有很大的思想空间。
  胡塞尔的视域概念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Ⅰ》首次出现,此后逐渐成为了一个根本性概念,这是由胡塞尔思想发展的内在原因导致的。纵观视域这一概念的发展史,虽然它的意义上经历了形而上学、人类学与认识论等不同规定性的变化,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视域当作一个有界线的领域来运用。视域作为课题性概念还没有获得哲学上的完备规定,将视域这一术语带入哲学用法的第一人是胡塞尔,因为胡塞尔不仅最先把视域概念变成了哲学上的重要概念,而且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揭示了视域概念的全面的规定性及其重要意义。
  胡塞尔视域理论对老子之道的研究有三点启示:
  1.胡塞尔的课题对象与非课题化领域的区分有助于理解老子的“有”“无”“道”之间的关系,“有”、“无”和“道”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历来歧见颇多的问题。胡适认为“道与无同是万物之母,可见道即是无,无即是道”;严灵峰认为无在道先,“无”就是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如果按胡塞尔的思想,我们可以把“有”与“无”分别对应于课题对象与非课题化领域,把老子的作为众妙之门的“道”类比为超越论主体权能系统,因为课题对象与非课题领域都是超越论主体内构造的,所以老子的“道”就超越了“有”“无”,这就接近了张岱年所说“老子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的思想了。
  2.胡塞尔认为非课题化领域一方面是对象意义的条件,另一方面这个预先被给予的领域还是自身构造的区域,具有主体的特性;课题化对象与非课题化对象之间的“流入”和“流出”形成了“相互并存与相互交织的活的运动”。胡塞尔这一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有”与“无”之间关系。历来认为“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是矛盾的,还有人认为是竹简排错等。如果从静态现象学角度来看“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是矛盾的,这种矛盾的存在仅仅是分析的初级阶段,如果加上时间维度,“有生于无”的结果作为“滞留”存在于主体之内的深处,那么“有无相生”就成为可理解的了,“有无相生”与“有生于无”的矛盾在时间这个维度下就可解决了。
  3.胡塞尔对视域构造主体的分析对老子的作为众妙之门的“道”理解具有启发意义。权能性和所支配的接受性因素都是很难对象化的,如果对象化,就失去本身的原本性,它们“使呈现作用能够成立。而其本身并不呈现”,而老子的道也具备这个特性。老子对道的认识采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方法,同时要达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虚静状态,在这种虚静大化的状态下才能体验到终极存在。而胡塞尔用反思的、分层次的方法来探寻这一最终领域,虽然目前对这个领域的探索依然在途中,但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胡塞尔的“经验对象与被给予方式的这种普遍关联的先验性”的思想对建立一种“道”与“德”之间“普遍关联的先验”的学说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