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振兴乡村文化要强化“三个在场”
李金杰 王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并强调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方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深刻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并在第七篇《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作出了规划部署。
  费孝通先生说过,“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乡村文化是乡村民众的一种共同体意识,是乡村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力量。滨州市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应当强化“三个在场”,以充分挖掘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一是道德在场。传统中国是一个礼俗社会,有“礼失求诸野”之说。细细求来,礼俗的背后是一套合理有序的价值系统,对乡民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精神面貌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技术的创新、时代的变迁、制度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骤然的变化,但人们的“良心和义务感”、“仁、忠、孝、悌”却决然没有变化的那么快,在今天中国人的心中仍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离不开对当地相关道德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首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怀周祠、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杜受田故居等当地红色文化和道德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其次要整理编写村史村志。“一邑之典章文物,皆系于志”,相比国史、方志,村史、村志是微观的、具体的。如博兴县《张鲁村志》,详细记载了张鲁村的由来和发展,是一代又一代张鲁村人的记忆,充分发挥着“资政、存史、育人”的作用。还要古今结合,发掘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树立典型、讲好德育故事,如博兴县董永孝子的传说,通过讲故事实现道德教育由点到面的传导,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二是情感在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些朗朗上口的唐诗无疑都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尽的思念。自古以来,中国人无论走多远、位多高,其“根”在乡村,“魂”在家乡。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曾指出:“一个社会要想从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求新,其结果必然招致失败。”无论是故乡老旧的建筑、院落、物件还是古树、古林、水泊,都是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承继着一方富有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捍卫着乡村记忆,延续着我们的文化根脉,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因此,繁荣乡村文化,要以乡愁重构乡村文化生态,注重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建设,让乡情乡愁有安放之所。如惠民魏集古村落作为鲁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里面的一砖一瓦、一街一景既展现了该地域的传统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风民俗、文化积淀,又融合了现代艺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释,唤起今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反思,还起到了凝聚人心、净化心灵、淳化民风、增强文化自信的功效。乡村是现代化的乡村,不是城市化和城市文化的附庸,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指向,协调好乡村现代化改造和文物保护的关系,拒绝“一刀切”和“千篇一律”,立足本土故事,保持村落原有特色的基础经济产业,既要原汁原味又要融入现代化元素,对乡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留住乡愁中打造风格迥异的乡村文化。
  三是审美在场。审美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人类可以通过感受、感悟、体验和直觉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本质和世界本体,追寻人的精神本源,从而获得生命的美妙感、力量感、永恒感、神秘感、幸福感,精神生活变得丰富且深刻,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最终指向道德向善。民间艺术或者民俗艺术,是一种植根于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因此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德苏瓦尔认为:“社会活动与生活方式无疑是在审美对象的范畴之内的。社会关系的规则,社会习俗与传统……应当启迪美的情感。”年画、剪纸、脸谱、面塑、皮影戏,这些依附于地域特定的社会习俗和传统,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是民间特定生活方式和生活经验的反映,寄寓着普通民众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理念,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振兴乡村文化,要注重对当地民俗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如胡集书会、吕剧、剪纸,避免民间艺术的失传与流失,教育和引导更多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热爱民间艺术、传承民间艺术并将其发扬光大。审美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倡“以美立人”,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既是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全民美育教育的要求,要通过培养审美趣味、提高审美水平,丰富乡村文化审美内涵,从而达到启迪心灵、教化人心之目的。
  (作者单位:滨州学院)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