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尹永霞
倚千年宋城墙,沉淀雄厚;看书架如山峰,气势如虹——惠民县名师工作室的logo象征着该县名师们的追求:争做教育弄潮儿,以文化力量引领众志成城,力争让惠民教育更上一层楼。
在惠民县教育局的全力支持下,惠民县名师工作室于2018年11月成立,共计31个。成立近三年来,该县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科研中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使31个工作室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发源地、集聚地和孵化地,促进惠民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为惠民教育教学优质、均衡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三线互动”助力工作室发展,组建“青年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培养骨干教师队伍
在惠民,工作室的运行方式是“三线互动”。这“三线”指滨州市名师工作室、惠民县名师工作室、惠民县教研室,“三线互动”是指惠民县名师工作室串联起上述单位的业务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侧重也有包容。如惠民县体育名师工作室约请市级名师工作室成员王耀堂、安朝阳做顾问,邀请本县王义忠、尹永霞、徐忠民等名师进行指导,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智囊团,做到了名家把脉、指明方向。
为培养青年教师,名师工作室成立之后,惠民县又成立了“青年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目前,该共同体成员学习热情高涨,教学工作积极主动,正逐步成为惠民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目前,惠民正在实施名师工作室“品牌打造”工程,提升工作室品质。同时,建立了惠民县名师工作室学习展示平台,深化读书成长工程。今年,计划组织外出学习培训,持续打造学习工作室品牌。2021年,该县结合学段、学科特点,计划与教研室联合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有11项课题在市名师工作室立项,起到了引领惠民教育发展的作用
近三年来,惠民县名师工作室践行者“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成长模式,共有11项课题在市名师工作室立项,有100余人次参与研究,起到了引领惠民教育发展的作用。
其间,不少名师工作室根据学科特点开展专题教研,大部分工作室就高效课堂建设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梳理与优化工作,建立起了本学科的新授课教学模式,并逐步在全县推广实行。如初中语文学科,已经总结出“预习课”“新授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等4类11项高效课堂模式群,目前已开始在全县推广实施。
再如,《中学美术课民间美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子课题《清河镇木板年画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于2019年3月正式立项。课题组全体成员查阅相关资料30余次共14万字,主要课题组成员备课20余课时、磨课5次;先后走访清河镇及艺人10余次,撰写调查报告数篇共3万字,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整理分析相关数据1000余条。目前,该课题组共辐射7所实验学校、4个年级40个班,配备8名专业教师、3名技术顾问,采用“非遗+创客”的形式,让更多学生了解、关注、传承创新年画工艺,也让清河镇木板年画这项古老技艺在惠民县中小学校园生根发芽。
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提升能力的孵化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名师
星光不负赶路人,名师工作室涌现了很多优秀代表。如惠民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韩双喜、李粉、梁云青、刘莹、张平等经受了磨炼,如年轻教师李国勇、吕静、魏望等获得了迅速成长,韩占宏、任德芳、杨士安等成长为阅读达人。
惠民县体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韩双喜在“上任之初”压力很大,因为该工作室学段跨度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的认知、运动能力各不相同。在高中、小学两位学段组长的帮助下,韩双喜组成了“体育三人行”团队,群策群力,用“感性+热情+执行力”的模式,带动成员们深度学习,取得极大进步。
2018年,吕静遇到了教学生涯的瓶颈期,备课觉得无趣,上课觉得无力。七年之痒怎么度过?在这种状态下,她还要参评滨州市第九批初中英语教学能手,怎么办?在惠民县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组长董敏和其他成员的支持和鼓励下,吕静最终克服心魔,夺得了优异成绩,顺利被评为滨州市教学能手。
培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惠民县的名师们奋斗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