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州畅易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在市工商联“助企驿站”的协调帮助下,争取到了疫情期间房租的减免。渡过“后疫情”复产难关,企业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据了解,自今年6月开通以来,“助企驿站”民营企业诉求直通车共受理企业“求援”问题49个,已解决44个。通过这个服务民企的纾困解难平台,市工商联不仅可以更精准有效地落实“六稳”“六保”政策,也让以“建立‘1+N’工作机制”为核心的我市深化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成果得到了初步的检验。
为落实《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我市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动实施工商类行业商会归口工商联管理,探索商会协会管理“1+N”新模式,形成“大联盟、大网格、大党建”非公党建工作新格局,有力推动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走出了具有滨州特色的商会协会改革发展之路。
放大集聚效应,探索商会协会管理“1+N”新模式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工商联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改革创新、试点先行、循序渐进、规范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无业务主管单位的工商类行业协会商会由工商联归口管理。《滨州市社会组织分类归口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有18家无业务主管单位的行业协会归口市工商联管理。我市也成为省内首个实现无业务主管单位的工商类行业协会由工商联归口管理的地级城市。
归口管理形成集聚效应,有力促进了商会协会全面改革发展。全市构建起登记机关、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商会协会四元管理模式。遵循《滨州市工商联所属商会管理办法》,市工商联把商会协会的归口管理工作与工商联、商会协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聚力政治引领、双招双引、精准服务、脱贫攻坚、规范管理、文明创建等六大聚力行动统筹谋划,把“联”字文章做得更加精彩。
实现归口管理后,市工商联根据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先后组织开展了“亲商润企”惠企政策落实律企交流会、政企恳谈会、金融支持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积极争取政府为商会赋能”调研等活动,有的放矢强化引领、服务,满足商会协会共性需求,解决企业共性问题,有效推进了商会协会规范有序改革发展。
扶强企业雁阵,开创商会协会党建联盟“1+N”新机制
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市工商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治统领,积极探索非公经济领域党建工作“怎么办”和“办什么”课题。
为提高商会协会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6月24日,滨州市工商联在全省率先建立由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综合党委牵头发起,各商会协会党支部和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等积极参与的“1+N”“亲商润企·渤海红”党建联盟。以党建联盟为引领,全市通过组织联合、服务联动、活动联办、阵地联建、品牌联创,充分释放“头雁引领、群雁齐飞、整队前行”的雁阵效应,构筑起“大联盟、大网格、大党建”工作新格局。
借助党建联盟这个平台,市工商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两新组织党建“百千万”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商会协会基层党组织建设,促使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向商会协会全覆盖。通过开展“一商会一特色、一支部一亮点”行动,我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非公企业党建新路子,把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贯穿到非公企业生产经营、日常管理、执业活动全过程,打造出一批有特色、有作用、可推广的两新组织典型。
做活“联”字文章,拓展服务高质量发展“1+N”新平台
市工商联立足本职,做好“联”字文章,积极与部门协作搭建1+N合作平台,同频共振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全方位助力民营企业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