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沾化攻坚重大涉海任务构筑海洋产业新格局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张康通讯员张振华阮琛琛李尚丽报道)今年以来,沾化区认真贯彻市委海洋委第二次会议精神,按照海洋强市总体布局,围绕市委“7+3”重点改革攻坚任务,发挥沾化资源要素特点,积极推进重大涉海任务攻坚,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按照“科技创新、陆海统筹、组团发展”思路,沾化区统筹规划海洋产业空间布局,聘请中国海洋大学规划设计院高起点编制《沾化区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紧跟海洋产业技术国内外发展新动向,全力构筑海洋产业发展新格局。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加速突破
  传统产业加快提升。总投资3.3亿元的渤海(滨州)水产现代渔业园区项目被列入市新旧动能转换十大重点工程和省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滨州科勒海现代渔业园区项目建设现代化对虾种苗繁育中心和现代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对虾成虾速食成品加工区,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现已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亿元。投资1.2亿元的昶昇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年内建成投产。
  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去年5月,沾化区政府与中旅智业公司签订了《“全旅通”沾化特色目的地创建运营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5亿元,依托万亩盐田及海洋文化资源,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打造距离京津冀最近的“天空之境”“中国东部第一个盐湖景区”,目前已完成前期研判、策划、选址工作。
  改革创新加速突破。冯家镇与青岛科技大学达成框架合作协议,制订冯家镇水产业高值化发展实施方案,梳理出10项水产品高值化研发需求,水产业高值化改革列入全市改革创新事项。成立滨州市沾化区高值化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冯家镇水产行业协会,定期召开高值化发展吹风会和研发成果推介会,年内确保实现1—3项研发成果转化实施。
  园区建设扎实推进,科创平台不断夯实
  沾化区在北部沿海滩涂范围规划建设北部沿海“新能源+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总投资7亿元,对园区水面进行标准化提升,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为园区综合开发提供保障。该项目实施后,将实现渔光一体、风光互补、电解海水制氢、养殖一地多用,极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经济价值。据测算,通过光电联产渔业养殖可实现年收益1.75亿元,目前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备案。同时,投资1.6亿元,实施徒骇河航道复航项目,畅通河海联运,进一步打开海洋开发的水上门户。
  另外,沾化区政府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水产专家智库,成立青岛科技大学沾化海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科勒海生物科技与青岛农业大学签订了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构建校企一体联动科创平台。
  沾化区还协助山东益源高效生态农牧渔有限公司推进盐碱地金银花生态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协助渤海水产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签约建立院士工作站。突出海洋实用人才培养,围绕涉海产业需求,支持涉海企业、院校通过校企共建等方式加强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建设,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海洋人才。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统筹布局面向新兴产业
  接下来,沾化区将继续扎实推进海岸线修测工作,继续开展“双招双引”促进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海洋发展新动能并抓好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合理布局岸线和浅海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牧场,鼓励发展渔光互补项目、“电解海水制氢”新型能源。推进中国三峡集团新能源和新疆特变电新能源发电和产业项目尽快落地。
  发挥现代海洋产业专班作用,加快科创平台建设,加大现代海洋产业项目的招引、落地和推动工作,积极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团队合作,推广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现代海洋产业发展质量。
  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基础上,面向未来统筹布局新兴产业,积极引进现代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项目,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新动能。同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岸线、港口、滩涂等保护修复,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为富强滨州和海洋强市建设贡献沾化力量。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