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邹平“政银担”通力合作唱响“鲁担惠农贷”支农大戏
截至2020年底,“鲁担惠农贷”累计为邹平1223户农业经营户担保贷款授信4.24亿元,实现放款金额3.79亿元(在保余额),农担业务量位居全省前列,滨州市第一位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郭刚通讯员杨波
  自2019年7月开始,邹平市委、市政府高点定位,扎实推进“鲁担惠农贷”落地生根。在推进“鲁担惠农贷”实施过程中,邹平市政府、银行和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驻邹平市办事处(以下简称“邹平农担办事处”)通力合作,通过创新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方式,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撬动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鲁担惠农贷”是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全省实际,按照“专注农业、信用第一、让利于农、便利高效”的原则,会同有关金融机构联合创建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品牌。
  截至2020年底,一年半的时间里,“鲁担惠农贷”累计为邹平1223户农业经营户担保贷款授信4.24亿元,已实现放款金额3.79亿元(在保余额),农担业务量位居全省前列,滨州市第一位。具体贷款扶持领域及金额为:扶持种粮大户的“农耕贷”实现放款1.2亿元,503户;扶持肉牛养殖的“养牛贷”实现放款1.3亿元,417户;扶持生猪生产的“生猪贷”实现放款1522万元,41户;支持妇女创业就业的“巾帼贷”实现放款4048万元,68户;支持受灾户恢复农业生产的“赈灾贷”实现放款3759万元,153户。
  强抓“鲁担惠农贷”落实,凝聚政银担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邹平市高点定位,把推进“鲁担惠农贷”落地落实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抓手,将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惠民实事,确保农担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力争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切实放大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效应,打破制约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助推乡村振兴。
  明确目标。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宗旨,以政银担合作机制为依托,加快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切实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有活力、可持续、全覆盖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为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领导。成立市长为组长的邹平市财政金融协同支农领导小组,对“鲁担惠农贷”工作进行强有力的领导,定期研究制定邹平全市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政策,建立健全政银担合作机制,以及邹平全市农业信贷担保统筹协调和督导考核各项工作。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财政局和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财政局抽调专人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以镇长(主任)为组长的协同支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镇(街道)农业信贷担保工作,并建立“工作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成立由财政所、经管站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办事机构,机构设在财政所并加挂“农担工作站”牌子。各村发挥好村会计的关键作用,具体做好农担宣传员、项目推荐员和保后监督员职责。
  严格考评。邹平把“鲁担惠农贷”列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重要项目,出台并严格按照《邹平市“鲁担惠农贷”考评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对各镇(街道)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在金融机构综合考核中,将农担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倒逼金融机构理顺内部考核机制,从而在人员配备、资源配置上能够更加倾向于农担信贷。根据支持力度和工作业绩,对合作银行予以奖励。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把关不严、群众反映不满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做好“鲁担惠农贷”宣传,将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鲁担惠农贷”作为新形势下支农惠农的新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是加快开展农担业务的前提。邹平农担办事处成立初期,邹平市财政局就主动出击,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担政策宣传月活动。
  政策“上路+上墙”。制作宣传横幅,在各村主要路口、健身广场等公共场所悬挂,每村至少悬挂三条宣传横幅;在村政务公开栏张贴宣传画、在醒目位置喷刷墙体宣传标语,每村至少有一条固定标语、一张宣传画。
  政策“进村+进户”。印发宣传单、明白纸,通过村两委向群众宣传农担相关政策,走访村、企业,现场讲解“鲁担惠农贷”利好政策、办理流程。
  政策“入眼+入心”。在《滨州日报》、《今日邹平》、邹平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刊发播放政策解读、工作动态及进展信息。与邹平融媒体中心合作,播放农担宣传片。在邹平市城区的5大电子屏上滚动播映农担宣传标语及画面。以更加直观的农村放电影形式宣传农担政策,并在邹平858个村循环播放。其间,省农担公司首期宣传片在邹平拍摄,在省电视台“农科频道·乡村季风”栏目播出,并入选“学习强国”,提高了农担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政策“赶集+赶群”。在集市、商场等公共场所设立宣传咨询台,现场向群众介绍“鲁担惠农贷”政策,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建立“邹平市农担工作”微信群,及时发送、分享工作情况,加强交流。利用民主议政日在全市各村党支部进行政策宣讲,充分体现党建在各项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政策“开班+开会”。邹平市16个镇街全部召开农担工作推进会,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单1.3万份,印发建档立卡摸底表1万余份,组织各类培训会议30多场次,参会培训人员达3500人次。日常工作中,农担办事处对各银行基层机构信贷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银行“金融夜校”等方式将农担政策往更深更细处宣传,达到了银行自身宣传和农担政策宣传的双赢。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鲁担惠农贷”政策宣传迅速实现了农村人口全覆盖,为农担业务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邹平市多元化的宣传方式也得到了省农担公司的认可。
  吃透“鲁担惠农贷”政策,让农业经营主体不再“融资难”“融资贵”
  为把“鲁担惠农贷”政策精准滴灌到农业产业,邹平市坚持严格界定“鲁担惠农贷”服务对象和范围。服务对象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微农业企业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同时,对政策性业务范围之外的农业担保业务,择优支持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范围限定为粮食生产、畜牧水产养殖、水果蔬菜等农林优势特色产业,农资、农机、农技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农田基础设施,以及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家庭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农村新业态。
  在推进“鲁担惠农贷”政策实施过程中,邹平市认真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加强对经营主体申报资格的审核把关,在将优质项目推荐给省农担公司和合作金融机构的同时,注意牢固树立担保贷款风险防范意识,严把准入关、审核关和资金使用关,确保信息资料、主体身份、借款用途、经营情况等真实有效,确保贷款“放得出、用得好、有效益、收得回”。尤其注重强化并督促广大经营主体牢固树立“失信寸步难行”的理念,知晓失信给社会、给自身、给家人带来的危害,努力形成全民参与、共同维护良好信用环境的舆论氛围,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同时,严格把控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切实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贵”的问题。要求合作金融机构贷款执行优惠利率,向上浮动幅度一般不超过30%。担保费率实行差异化确定,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担保费率不超过1%,对其他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不超过1.5%(符合条件的扶贫项目不超过1%)。除贷款利息、担保费(或保证保险费)外,不再向借款人收取保证金和其他不合理费用。以肉牛养殖贷款为例,符合“鲁担惠农贷”的规模养殖户,贷款10万元,每年利率最高5.66%,年息5660元,担保费750元,疫情期间贴息按照3175元计算,综合年贷款费用为3235元,比平时向银行贷款降低3965元。
  此外,邹平市注重引进用好信用保证保险机制,用足用好财政保险政策。针对“鲁担惠农贷”客户发生还不上贷款的风险,确定由政府(财政)负担40%,农担公司负担40%,银行负担20%,此举切实减轻化解了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较好地解决了农业产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由于银行参与“鲁担惠农贷”风险大幅降低,再加上政府严格的考评考核,极大激发了各银行参与“鲁担惠农贷”的积极性。比如:邹平农商行把“鲁担惠农贷”业务作为当前首要业务来抓,要求各支行全力以赴,每周一调度;邮储银行依照农业部门提供的畜牧养殖户需求名单,由分管信贷的副行长带队到一线调研,加快业务集中审批;农业银行整合一批业务骨干专门负责该项业务,业务发展迅速。
  推进“鲁担惠农贷”落地,激发农业产业发展活力
  仅从“鲁担惠农贷”业务开展较好的邹平市码头镇来看,该镇借力“鲁担惠农贷”实现了肉牛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通过2019年、2020年的“鲁担惠农贷”,该镇累计获得贷款1.14亿元,其中肉牛养殖专项贷款8989万元,有了资金支持后,该镇的肉牛存栏量由2019年之前的6000多头猛增到2020年的23000多头,以每头肉牛7000元的利润算,实现增值1.19亿元。预计2021年全镇肉牛存栏量将达到40000多头,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牛’镇”。
  1月14日,记者在码头镇炭刘村肉牛养殖小区了解到,该村借助“鲁担惠农贷”,2019年规划建设了占地35亩、拥有12个养牛大棚的养殖小区。全村养牛存栏量由过去的100多头增加到1000多头。“过去因为资金不足,只能在自家院子里养牛,规模无法扩大,只能维持在10头左右。而且过去想去银行贷款,因为没有抵押物很难贷到。现在有了‘鲁担惠农贷’,一头牛能贷款5000元,10000元一年最低总共需要负担142元费用,可是帮了我们养牛户的大忙了。”炭刘村有10多年养殖肉牛经历的村民刘运昌说,2020年他通过“鲁担惠农贷”贷了30万元,2021年贷的50万元也已经打到自己的账户上。2020年,他自己要了两个养牛大棚,和家人合伙养殖了200多头肉牛,每头牛养殖10个月左右出栏,行情好的时候一头牛能挣7000元。
  受“鲁担惠农贷”的积极影响,码头镇一些过去没有养殖肉牛的村也积极行动起来。任家村利用建设用地,在村外规划了占地80多亩的肉牛养殖小区,一期30多亩的养牛大棚去年冬季已经进行了平整,今年开春就动工建设。一期建成后,可集中养殖肉牛2000多头。
  当下,邹平全市农业信贷担保工作严格遵循“政府主导、专注农业、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凝聚起了政府、农担、银行合力,唱响了支持农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的大戏,并实现了经营主体、合作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与政府的多方共赢,为全市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