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滨化集团一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专家建议加快工业化进程,对推进滨华新材料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意义重大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刘清春通讯员陈磊磊侯方辉王薇报道)2月27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SELOx™工艺制备环氧丙烷/叔丁醇成套技术及其工业化”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们认为,滨化集团该项技术创新性强,主要技术指标位居国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并建议加快工业化进程。
  此次鉴定会由北京水木滨华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举办。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由滨化集团与清华工研院共同出资设立,充分利用清华大学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应用。
  鉴定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陈建峰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亚栋任副主任,委员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洪钟,清华大学教授骆广生,山东省化工研究院院长冯维春,中海油集团科技信息部总工程师吴青,惠生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保有组成。
  市委副书记、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月波,滨州市科技局局长孙学森,北海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单纪亮,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德权、副董事长于江、总裁姜森,水木滨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虓等参加。
  张月波表示,PO/TBA装置工业化试验的成功,在滨化集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滨州推进“双型”城市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引领的又一硕果。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滨州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支撑、营商环境塑造、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对滨化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给予指导支持。希望滨化集团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进创新发展,滨州各级政府将提供最优、最大的支持。
  水木滨华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马敏博士分别从项目背景、项目组织、项目成果三个方面作了报告,并从项目难点及开发目标、技术创新、工业化实验等方面阐述了项目研究报告。
  鉴定委员会专家审查了相关资料,向项目组询问了相关问题后,经闭门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SELOx™工艺制备环氧丙烷/叔丁醇成套技术”创新性强,主要技术指标位居国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建议加快工业化进程。
  朱德权表示,滨化集团将继续努力,尽快实现工业化并持续改进,止于至善,争取始终处在领先地位,始终创造好的效益。将把科学思维、工程技术思维和商业逻辑思维融为一体,继续完善这套工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工程技术的可实施性,提高工艺经济性和商业价值,把专家提的改进方向和意见建议落到实处。
  据悉,水木滨华PO/TBA项目小组于2017年9月成立。2020年12月17日,经过72小时的稳定运行,PO/TBA装置工业化试验取得圆满成功。PO/TBA作为滨华新材料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的核心装置,其工艺是滨化集团与清华工研院合作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共氧化法环氧丙烷技术。该工艺实现多项技术创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仅打破了国际化工巨头的技术垄断,而且在单耗和三废等经济和环保技术指标方面优于国际同类先进装置水平,已经具备产业化条件。
  该项技术的突破,为滨化集团北海项目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是滨化集团第三次创业的关键之战,是山东省重大项目,是北海经济开发区发展大型高端化工、大宗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产业,打造滨州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项目位于滨州临港化工产业园,分两期建设,总投资429亿元。在建的一期工程投资约128亿元,主要建设60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80万吨/年丁烷异构化装置、30万吨/年环氧丙烷联产78万吨/年叔丁醇装置、15万吨/年合成氨等装置。项目全部采用全球领先的工艺技术,建成后,能耗、资源消耗等指标将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滨化集团认为,技术是最高的城墙,也是最深的护城河。以此次鉴定会为契机,滨化集团将把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