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特约编辑综述与点评
春天,或一种文学告白
徐玉峰
  今年的春晚,孙楠唱了一首《春的心语》,曲美,词也美。套用一句话夸一下我们的文学家园,那就是“特美的滨州,特美的大平原”。年前一月,再次轮值“大平原”特约编辑,恰逢二月三日立春,喜迎新春,欢度佳节。在众多文友作品里,似乎能感受到春天的脚步与柔和的气息。
  春天里的文学话题,是宽泛和深情的,到底什么是文学?不是一句话就能解惑,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每位作者根据自己的文学修为,会有不同的答案。德国的哲学语言里有这么几句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地加以思索,就愈使心中充满赞叹和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这样的哲学语言和我们文学爱好者的文学观念交织着谈,是否有点牵强?答案是否定的。
  拿文学写作来说,我们需要确立思想性、时代性,文学爱好者在一个新的时代,身上有被赋予的责任与担当,行文的思想性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的,亦属于内心的道德范畴。抒写我们伟大的时代,走近我们熟悉的父老乡亲,用善良辨识去理解和描绘社会群体里善良的回应,去发现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更是一种责任。作为特约编辑,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此,希望能品读到更多本地作家优秀的作品。
  本期编辑中,《春天在哪里》是一篇很不错的短文,文学语言的运用并不老道,场景描写却很细腻,精心设计的画面感不乏趣味,最难能可贵的是思想性。凭借一双纯洁的眼睛,审视这个世界,他试图用文字表达一种渴望,渴望成熟,渴望理解这个多元的世界,终于在一个瞬间,他有了自己的判断。春天,这个亘古不变充满希望和温暖的季节,蕴含了太多人在情感上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希冀,这些美好恰恰是需要发现和追寻的。
  春节期间,浓浓的“年味”飘香了本期的多篇散文作品。赶年集、炸藕合、做美食、贴春联、剪窗花,简直是一场新年的文学盛宴。《腊八节的味道》《拜大年》《年年藕合香》,带我们回到童年,回到记忆中更加纯粹的年里。数篇描写春联的文字带着墨香扑面而来,诗歌《春联》、随笔《红春联那浓浓的墨香》,饱含了对亲人的怀念,那一笔一划、一撇一捺里是良好家风的传承,是故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浓郁着淳朴的乡村风情和家国情怀。有情、有景,芳香怡人。
  本期的诗歌作品,同样精彩纷呈。刘海新的诗歌越来越进入创作最佳状态,故乡依旧是他浓墨的着力点。他创作思维活跃,曲艺作品《夸牛县》也获得了突出的点击量。其他诗歌作品如《冯云峰组诗》《留白》《大寒》等都有不俗的表现。
  小说《老王的纠结》是老作者陈德泽的作品,和风细雨、波澜不惊的叙事风格,越读越有滋味有嚼劲,这篇小说给读者的感觉是,人物立得住,故事有启迪,语言吸引人,弘扬新风尚。还有很多作品值得品读、赏析。期待着,在未来的机缘中,读到更多叙述视角独特、语言张力饱满的优秀文学作品。
  走在春光明媚的大道上,风吹在脸上,暖意在心,春天感染着每一位蓬勃向上的人。
  我从心底喜欢春天的“大平原”,这片充满希望的文学土地,滋养着文学的青春,抒发着最深情的告白。
  优秀作品推荐:
  1、《唯一的故乡》作者:刘海新2、《血浓于水的中国记忆》作者:杨轶男3、《春天在哪里》作者:李卓睿4、《冯云峰组诗》作者:冯云峰5、《梨花婆婆鞋垫》作者:张秀勤6、《小东小西两棵树》作者:张金凤7、《大寒》作者:邢翠东8、《小猫咪咪》作者:刘景新9、《闪亮的日子》作者:庞东10、《毕业这年》作者:宫俊梅11、《母亲的“细盘算”》作者:肖玉莉12、《腊八节的味道》作者:冀新芳13、《拉长的身影》作者:魏向14、《老王的纠结》作者:陈德泽15、《留白》作者:赵丽霞16、《红春联那浓浓的墨香》作者:王晓霞17、《守望月色的老人》作者:孙英姿18、《老家的菜园》作者:郑洪泉19、《是三根肋骨的痛》作者:成娜20、《那云那雨那星》作者:杨民章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