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0年度我市科技领域省级综合考核居全省首位
其中,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3项考核指标得分全省第一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淑霞通讯员姚华军吕锴璘报道)记者日前从市科技局获悉,2020年度,市科技局承担4项省对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分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的幅度、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总权重50分。根据最近省考核指标反馈的数据信息显示,我市科技领域4项省级指标合计得分48分,超过全省平均得分2.94分,居全省16市第一位。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3项指标得分居全省第一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的幅度指标列全省第四名,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2020年度省级综合考核指标决战决胜“争二抢一”的攻坚目标。
  强化“生态思维”,打造“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衔接的科技型企业群体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领头羊。近年来,全市科技系统加大高企培育挖潜力度,强化“生态思维”,打造“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衔接的科技型企业群体。
  我市科技部门聘请专家对企业进行培训辅导的同时,按照“一企一策”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强“三库一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高新技术企业库,政策推送平台)建设,构建梯次培育体系。加大普惠性政策落实力度,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入库和通过认定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2020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7家,新增77家,分别比上年度增长60.27%、81.40%;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44家,超额完成省对我市确定的考核目标任务,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在全省提升2个位次,一举扭转多年来总量末位的困局。
  深入实施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基地化发展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式突破的迫切要求。近年来,为解决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统数量偏少、县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持续增长能力不强等问题和短板,市科技系统深入实施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工程,以邹平国家高端铝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为示范,加快推进省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基地化发展。
  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0.58%,比上年度提高9.5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4.39%,增速列全省第1位。
  大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占GDP比重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全市科技系统持续抓好科技惠企政策宣传与落实,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意识,帮助企业搭建高端研发平台;发挥政府财政科技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为研发活动的企业对上争取研发补助。2020年,为我市231家科技型企业申请省级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3917.21万元。强化科技统计业务培训,全年召开2次研发投入培训班和座谈会,培训全市重点企业相关人员500余人次。
  2019年,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占GDP比重达到2.59%,居全省第三位,比上年度提高0.26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第一位;增长率为11.2%,列全省第二位。
  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450.51%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好方式,高效运转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有助于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有效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2020年,市科技局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强化培训和宣传,开展“点对点”服务和精准式辅导,深入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科研机构宣传技术合同登记有关政策,制订印发《关于开展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赴7个县(市、区)开展技术转移体系调研;整合“线上线下”技术转移服务资源,全力打造全链条、全要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备案市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0家、省级技术转移转化机构1家;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为全市63家企业申请贷款85笔共计3.6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取得巨大突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8.557亿元,同比增长450.51%。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