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承诺要办好的民生实事,不再局限于十件,而是12类156件,统称为“12156”民生实事。这些实事,力度大、层次深、涉及面广,件件出自民心,件件反映民情,件件对应民需,将全面惠及全市城乡群众。
为全面推进我市2021年度12项156件民生实事重点工作的落实落地,即日起,滨州日报开设《办好“12156”民生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栏目,广泛宣传今年实施的156件民生实事的内容、范围、适合群体及实施意义,及时报道各县市区各部门实施民生实事的创新举措、实施目标、实施效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大力宣传广大群众通过民生实事得到的实惠及社会各界对民生实事的肯定评价等,为扎实推进“12156”民生实事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市各个层面迅速开展起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历史,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好“12156”民生实事,真正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把学习成效体现到为群众办实事上,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印发的《通知》明确要求,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要把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既要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滨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如何?人民群众说好才是好。市委市政府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考核导向、价值取向,以高质量发展积蓄改善民生的底气与实力,接续答好“富强滨州建设,百姓得到什么”时代课题,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中民生支出增长超过21%,列全省第1位,支出比重超过81%,列全省第2位;居民社保、医保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群众“治安环境”满意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成效评价”满意度均列全省第1位。广大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群众的认可是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最好褒奖。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和未来发展的总要求、主旋律,是建设现代化富强滨州的必由之路。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一切工作成效都要体现在人民是否满意上。前期,市委全委会确定“十四五”时期“七个走在前列、八个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实施“83”工程,市“两会”承诺办好“12156”民生实事。这些实事,共分12类,包含优质教育惠民工程、医疗健康惠民工程、养老服务惠民工程、就业创业惠民工程、社会保障惠民工程、品质城市惠民工程、营商服务惠民工程、道路交通惠民工程、文化体育惠民工程、生态环保惠民工程、乡村振兴惠民工程、平安建设惠民工程共156项,力度大、层次深、涉及面广,件件出自民心,件件反映民情,件件对应民需,将全面惠及全市城乡群众。各级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锚定目标任务,突出“暖民心”“解民忧”,强化政策供给,加大资金保障,扎实推进各类惠民工程,提供更加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将温暖直接送到百姓心坎上。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当前的滨州,众志成城、团结奋进,是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发展成果、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成效惠及全市广大群众,需要各级党员干部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旨在为民、重在办事、精于专业、成于务实,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见证,让每一个滨州人切实享受到发展的红利、城市的品质、生活的便利,把滨州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