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党的忠诚战士景晓村:永远与渤海区人民在一起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邱芹通讯员赵利华

  景晓村,1938年1月1日参加了由省委直接领导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不久,任鲁东南特委书记兼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政委。1939年5月12日,其踏上了清河区的土地,任中共清河区特委书记。
  当时,清河区“以胶济路南山区为依托,逐步开辟胶济路北平原地区”。党的领导机构和部队横跨胶济铁路两侧,形成了“头枕胶济路,脚踏小清河,东西一条线,一枪能打穿”的狭小根据地。特别是在日军占领武汉后开始回师扫荡,清河区内重要交通线和较大城镇均被日军占领,清河区的形势非常严峻。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提道:“能否在平原地区建立长期坚持的根据地,这一点现在还没有证明”,并且举出了“山东的北部”等地为例。当时,清河区领导层内部对如何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认识不统一。面对进一步恶化的局势,景晓村经过深深的思索后提出:清河区目前活动区域紧靠胶济铁路,距济南、周村、张店很近,是敌人敏感的地区,我军公开活动目标太大,在军事实力上,敌强我弱,拼不过敌人;我们应改变方向,向敌人薄弱的地方发展,三支队在胶济路南的部队迅速返回路北,与路北部队和特委机关会合,趁青纱帐季节,集中力量,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
  随后,清河区军政委员会制定了具体的部署:第一步,先巩固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县边区和以寿光北部清水泊为主的根据地;第二步,渡过小清河,向小清河与黄河之间发展;第三步,跨过黄河,建立广大的根据地,并打通与冀鲁边区的联系。
  在第一步部署完成后,1940年2月,三支队兵分两路向小清河北进军,痛击日伪和一贯制造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剿共联军”,连战皆捷。八路军在新区的影响力迅速扩大,深受广大抗日民众的拥护。清河地委为配合三支队向小清河北进军的行动,组织工作团开赴新区,大力开展地方工作。三支队在小清河以北、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区初步站稳脚跟,并和小清河以南的老根据地连成一片。
  1940年,是清河区战略方针大转变的一年,也是清河区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巩固扩大、迅猛发展的一年。这时,清河区抗日根据地已包括17县每县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建立了13个县级党的领导机构和清河区行政主任公署及10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根据地人口达110万,占全区人口的30%,根据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33%。清河区经过由弱到强、由小到大、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正式形成了党政军群领导机构齐全、具有较稳固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区。
  1941年,清河区党委决定进行第三步计划,利用青纱帐有利时机,积极向黄河以北地区发展,开创垦区抗日根据地。垦区是在黄河入海口处淤积泥沙而形成的一片广袤的陆地。在青黄不接的季节,这里只有双手捧着吃的黄荆菜种子,喝的是咸味极浓的“二甜水”,住的多是一半地上、一半地下的“地窝子”。队伍中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说,垦区是块没人要的荒草野坡,而小清河南北是人杰地灵的粮棉之乡;前者是个“沙碗”,后者是个“金碗”,舍南取北,是丢了“金碗”,得个“沙碗”。景晓村指出:“金碗”“沙碗”之说,是简单从地理、物质条件方面去看问题。当然,“金碗”是好,我们也愿意要,问题是能不能得到,并牢牢地保住。济南、青岛、周村、张店都是“金碗”,可被敌人抢占了,我们只好把垦区这个“沙碗”先拿到手,有了饭吃,站住脚,再去争夺“金碗”。最后,“金碗”“沙碗”都是我们的。景晓村用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根据地和游击区、敌占区相辅相成的关系,统一了大家的认识,揭开了开辟垦区抗日根据地的序幕。
  1941年8月,清河区八路军进驻垦区八大组;9月,清河区党委、八路军山纵第三旅(1940年底由三支队改编)部署北渡黄河、开辟垦区战役,一举解放被破坏抗战的国民党盘踞的沾化县义和庄。义和庄战斗的胜利结束,标志着清河区平原最大的垦区根据地正式形成。随后,清河区三旅部队与冀鲁边区东进部队在沾化境内胜利会师。至此,向黄河北进军、打通与冀鲁边区联系的重大战略部署胜利实现。
  1944年1月,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清河区与冀鲁边区合并建立中共渤海区党委、八路军山东渤海军区。景晓村任渤海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
  景晓村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待人诚恳,尊重老同志,从不突出自己;并善于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做出大家都能满意的决定。他在工作上注意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很快就取得了老同志的信任和尊重,让一班人团结成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上下级之间,党政军之间,干群之间,都团结得很好,这对取得渤海区抗战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山东分局的表扬。
  新中国成立后,景晓村先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局长、部长助理、西南重型机器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一机部司长、七机部二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农业机械部常务副部长等职,是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4年8月9日,景晓村带着对亲人、对事业、对渤海区这块光荣土地的无限眷恋永远地走了。弥留之际,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嘱咐夫人:我对渤海区有深厚的感情,看来我是回不去了。请把我的骨灰撒到渤海大地上,让我与渤海区人民永远在一起。
  1994年8月21日,景晓村同志的骨灰在家人和中共滨州地委、滨州地区行署负责人的护送下来到滨州。22日,举行了隆重的撒放仪式,他的骨灰连同鲜花被撒入滚滚黄河,他的英灵融入了渤海大地。景晓村走了,但他的精神和功绩永存,就像渤海的波涛永不停息一样,渤海区的父老乡亲将永远怀念他!景晓村(资料片)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