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转兵之地”谱写侗乡新华章


怀化日报记者李青青通讯员吴祥淼
  “呜——”4月27日上午,伴着火车鸣笛声,每日一趟的“通道转兵号”红色专列抵达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当采访组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迎面而来的,是一阵阵激昂的歌声。在通道转兵纪念广场上,矗立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同志的大型雕像。各地前来参加党史学习教育的党员们在雕像前高声歌唱、直抒胸臆。
  万万火急!中央红军通道转兵
  追寻转兵足迹,聆听红军故事,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仿佛又闪现在眼前。
  通道转兵纪念馆内,有一份万万火急电令复制品,原件收藏于中央档案馆。万万火急!容不得半点的等待和停留。
  1934年冬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翻越老山界,来到通道。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是一步生死棋。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在通道召开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
  会上争论异常激烈。苏联军事顾问李德坚持要按原定计划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毛泽东坚决反对,与李德唇枪舌剑,据理力争。
  毛泽东认为,敌军已经调集主力部队近20万人,在湘西一带布成一个大口袋,等着红军往里钻。红军此时应该西进贵州去创建新的根据地。
  最终,参加会议的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等多数同志支持和赞成毛泽东提出的转向的方针。会后,晚上7点30分,周恩来、朱德当机立断,以中革军委名义下达万万火急电令。
  万万火急电令发出的第二天清晨,中央红军在通道境内分两路转兵西进,避开了敌人布下重兵的包围圈,完成了红军长征中著名的“通道转兵”。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一书中写道:“部队在12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毛主席的正确主张于万分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通道转兵纪念馆馆长郑湘说。
  “神奇绿洲”,通道侗乡旅游兴县
  红军的足迹遍布侗乡山山水水。这里,森林覆盖率达77.22%,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未被污染的神奇绿洲”;这里,侗族建筑、歌舞、服饰、习俗保存完整,被誉为“侗族文化活态博物馆”。
  近年来,依托红色党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彩色民族文化,“转兵之地”通道明确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高位推动旅游二次创业,全域、全业、全季围着旅游转。
  通道转兵纪念地入选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自2014年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2019年党性教育培训基地成立以来,共接待省内外党性教育培训班210期1.1万人次,红色旅游影响力日趋扩大。
  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通道接待游客仍超过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8亿元,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
  “红色文化”,谱写侗乡新华章
  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来到芋头古侗寨,只见鼓楼、吊脚楼掩映在群山中,造型别致,风景优美。“一盏马灯”的红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年村民杨再能翻山越岭几十公里给红军带路,红军回赠一盏马灯给杨再能照明回家。
  “一盏马灯”照亮了山路,点亮了古侗寨。搭乘通道发展旅游的春风,素有“大山里的侗族布达拉宫”美誉的古侗寨已入列国家4A级景区。
  寨里一家名为“侗乡秘境”的民宿惹人注目。屋主吴永桃把民宿收拾得干净、漂亮,8间客房住满了客人。旺季时,她曾半年挣了9万多元。在她的带动下,村里陆续开起了七八家民宿,给当地村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红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相信会有更多人来这里浸染红军精神,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吴永桃告诉记者,侗乡人民都喜欢唱侗歌。如今,侗歌唱响致富路,侗乡迈向新征程。
  短评
  实事求是得胜利
  “通道转兵”永载史册!在“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选择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解决了“出路”问题,从而挽救了红军,拯救了党,夺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事实反复证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永远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重温红色历史,不忘初心使命,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今日侗乡人民,正发扬“通道转兵”精神,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大力推动旅游兴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阔步行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李青青)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