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
将星云集兵圣故里 渤海子弟离乡征战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解晓龙
  穿过护城河进入惠民古城,来到武定府衙景区。绿叶鲜花,将这古建筑群衬托得更为古色古香。其东南角,就是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里面,几组名人雕塑特别引人注目——“陈毅在何坊作形势报告”“肖华会见沈鸿烈”“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吴洪英”……
  一尊雕塑一段历史——譬如“娃娃司令”肖华会见沈鸿烈。
  那是1938年10月,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策划组织“冀鲁联防”,试图把八路军赶出冀鲁边区。肖华根据总部指示,赴惠民县城与之谈判。这沈鸿烈可不是一般人,曾当过张作霖的舰队司令、青岛市市长。当得知来谈判的肖华只有22岁时,他百般刁难、推迟会期。机智的肖华则主动拜会惠民各界,宣传抗日思想,受到热烈欢迎。在惠民文庙的会谈中,经一番唇枪舌剑,沈鸿烈对肖华刮目相看。
  很多类似的故事,都写在了兵圣故里的革命新篇里。尤其在解放战争中,渤海区一度成为整个华东战场的后方基地。作为机关驻地,当时惠民可谓将星云集、英雄汇聚。
  陈毅、粟裕、邓子恢、许世友、肖华、张云逸、魏文伯、舒同、景晓村、杨国夫、宋时轮、袁也烈、李人凤等曾在此工作过,康生、毛岸英等在此参加过土改运动。据统计,总共有80多位开国将领在此工作过。廖容标将军的儿子廖鲁民曾多次回到他的出生地——山东惠民。他说,父亲给自己取这个名字,就是告诫后代们,永远不能忘记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
  4月17日,“学百年党史,看老区变化——追寻老渤海红色印记”主题采访团来到惠民,与在那开展红色研学的小学生、重温党史的游客们一起,揭开发黄的历史相册,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惠民北部,几乎家家户户住满了外地军民
  1944年之前,山东划分为胶东、冀鲁边、清河、鲁中、鲁南和鲁西六个行政区。1942年6月,日伪军继在冀中实施大“扫荡”后,又对冀鲁边区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1943年6月,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又遭叛徒杀害,抗战形势日益严峻。
  为便于清河区与冀鲁边区互相依托、互相配合、统一指挥,经中央北方局批准,清河区与冀鲁边区于1944年1月合并为渤海区,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鼎盛时人口达千万,下辖6个地委(专署、军分区),统辖天津以南、胶济铁路以北、津浦铁路以东、渤海以西的大片地区。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渤海军区组成山东野战军第七师(老七师),兵分三路大反攻。至9月底,渤海区部队共歼敌2.6万人,除津浦、胶济两铁路线上部分城镇尚被日伪控制外,区内敌伪全部肃清。
  1945年8月30日,惠民城解放。当年9月建立惠民市,隶渤海行政区第四专署。中共渤海区委、行署、渤海军区机关进驻惠民城,武定府衙为渤海区领导机关主要驻地之一。1946年5月,渤海区主要领导机关自城内迁驻城东北何坊一带,区党委驻当时的何坊街,军区司令部驻何坊牛茁村,行署驻何坊八里庄,军区医院驻何坊福田村,以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
  自1947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黄河以南大部分县区被占领。当年7月,中共华东局和华东区机关由邓子恢、张云逸、魏文伯、舒同等带领,分别从鲁中、胶东转移到渤海区的惠民、阳信县一带。部分党政干部及野战军的兵站、医院、后勤机关、华东军政大学、荣军学校、华东解放军军官教导总队人员和部分民工、群众、部队,总计约41万人也暂时转移到渤海区黄河以北的惠民、滨县、阳信、沾化、无棣、利津、乐陵、商河、临邑等县。
  8月,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和副司令员粟裕,带领警卫排渡过黄河从清河码头上岸,来到惠民县城。
  这时,阳信、惠民、沾化、滨县成为集中安置地,尤其是惠民北部,几乎家家户户住满了外地军民。惠民等地还负责华野西线兵团的后勤供应。
  在负担已十分沉重的情况下,当地仍筹集了占总收入1/3的财粮,承担了转移来人员的生活供应,并想尽一切办法使这些人得到较好的接待和安置。为保证转移人员迅速过河,惠民县在清河镇等渡口设立兵站,筹措大批船只昼夜抢运,此间清河镇5名村民遭敌机轰炸丧生。
  解放战争中,渤海区是山东唯一未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地区,成为华东战场的“大粮仓”“兵源地”
  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是一组仿明清建筑,据讲解员介绍,这个教育基地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分渤海革命史第一和第二院落、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院落、主题广场、英烈碑廊5个展区,系统总结回顾了从1937年到1950年期间,渤海革命老区军民一心支前抗战、夺取胜利的光辉历程。该基地先后被授予“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山东省爱国教育基地”“山东省保密示范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共党史研究教育基地”等称号。
  它的独特价值在哪?
  惠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孟书军介绍,渤海区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战略区,其革命斗争历程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944年1月11日,渤海区由原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而成。渤海区的党政军机关就设在惠民,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从这个地方发出了无数指令、无数电波,统一指挥渤海区的革命斗争。
  请注意,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是山东三大战略区之一,全省唯一未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地区,成为华东战场重要的物资供应基地!
  “渤海区的大战、名战、血战少,那渤海区的最大贡献是啥?渤海区是山东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是个巨大的兵源地、大粮仓和土改的大后方。”孟书军说。解放战争时期,全区共有20万子弟兵参军参战,81.9万民工随军支前,5.5万人英勇捐躯。
  具体到惠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全县有10700多名青壮年参军参战。自1947年2月至1949年底,共出支前民工10批、7205人次。
  年龄最小的烈士出生仅3天,都没来得及起名字
  战争中,这里的群众作出了巨大牺牲。
  英烈碑廊刻有1982位为革命捐躯的惠民籍烈士英名,其中一位很特殊——“1943年河坊公社刘氏婴儿”,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仅三天,还没来得及起名字。
  1943年,日伪军在渤海区活动猖獗。当时,八路军某部官兵的部分子女被安排在惠民县何坊一带。有个新生儿被安排在堡垒户刘大娘家中,那时刘大娘的儿媳刚生产,刘大娘对外谎称儿媳生了一对双胞胎。不料,汉奸告密,走漏了消息。次日,汉奸就带着日军逼刘大娘交出孩子。
  据孟书军介绍,当时刘大娘紧咬着牙关,死活都不肯交出孩子。面对敌人的刺刀,儿媳妇也是没办法,她说:娘啊,既然他们认准了咱们家有八路军的孩子,那就把老二抱出来吧。大娘强忍着悲痛,抱出了自己的孙子。第二天,村民在村口发现了孩子的尸体,小小的身躯,被刺刀砍得血肉模糊。大娘抱着血肉模糊的孩子,浑身颤抖,泪水止不住地流。
  惠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莹莹说,为了保守这个秘密,刘大娘白天承受着不明真相村民的指责和谩骂;夜晚,看着八路军的孩子沉沉入睡,想着自己死去的孙子,只能默默流泪。直到抗战胜利后,村民们才知道真相,刘大娘出生仅三天的孙子,成为年龄最小的烈士。
  解放战争中,渤海区子弟参军热情高涨。1947年2月上旬,惠民县先后动员两批青壮年参军,第一批2817人,第二批1500人。在惠民市永兴乡,父送子,母送儿,妻送郎,兄弟争相上前线,小郑家村郑风翔、郑风庭、郑风贵兄弟三人一齐报名参军,朱老虎村朱文同48岁参军,80岁老母拄杖送行……
  为何如此奉献?92岁的老战士王兰初铿锵有力地回答:“旧社会的时候,我家里人口多,没啥吃,共产党来了,地也有了,生产的东西也有了,我不去参军谁去呢?毛主席领咱翻了身,咱就得拼到底!”
  >>>记者手记:
  惠民有个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吴洪英
  是什么让我们泪流满面?
  通过小学课本,人人都知道山西有个刘胡兰。或许连很多惠民人都不知道,咱这里就曾有个“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女英雄——吴洪英。
  吴洪英是当时何坊乡牛茁村女干部。1946年8月8日,国民党还乡团包围了牛茁村。敌人惨无人道地割下了吴洪英的耳朵,逼她说出共产党员、农会干部的名字,吴洪英大义凛然拒绝。还乡团见状,搬出一口铡刀,恶狠狠地说:再不讲,这里就是你的上天之地。吴洪英仍面不改色。最终,她被还乡团残忍地铡成三段。
  革命的火种,就是如此被群众护佑、接续的!
  在解放战争中,渤海区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为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建立强大的物资供应基地。当时口号是:“多节约一尺布一斤粮,就是向山顶多前进一步;多献出一元钱一双鞋,就等于向蒋贼多射一颗子弹”“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老棉袄放在担架上。”
  史料记载,渤海区有82万老百姓踊跃支前,筹集粮食10.45亿斤,他们被誉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陈毅元帅来到渤海区后说过:“今日携万民渡河,他日我军将饮马长江!”是民众的奉献,是一辆辆支前小推车,印证了陈毅元帅的这句话。1949年4月后,我军强渡长江,解放南京、上海等地,取得渡江战役胜利。
  我们英勇的渤海子弟兵,有的从山东打到新疆,有的从东北打到海南,将胜利的旗帜插到了天涯海角!
  ①群英谱。
  ②徐向前元帅为马氏三兄弟题词。
  ③红色研学。
  ④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
  ⑤老战士王兰初回忆峥嵘岁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