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意义重大!滨州将推广小麦高低畦种植技术
目前累计试验示范万余亩,井灌区亩增产50公斤以上,黄灌区每亩可节水30立方米左右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孙文杰通讯员武利峰曹龙龙报道)近日,我市召开小麦高低畦种植技术现场观摩会议,现场对比高低畦种植小麦与传统小畦种植小麦生长表现,讲解高低畦种植技术要点。
  小麦高低畦种植技术是市农科院作物所历经十几年科研攻关成功研发的,通过近几年在博兴、邹平井灌区和滨城区黄灌区种植试验,取得了增产、节水、抗倒伏、控草防病等显著效果。
  此次会议分别现场观摩了滨城区杨柳雪镇国胜农业生产基地和博兴县曹王镇高低畦麦田。国胜农业生产基地位于黄灌区,试验地块种植小麦品种为“师栾02-1”,去年10月23日开始播种,没有进行冬灌,今年3月23日浇过一次水,通过前几天进行测产,比较传统小畦模式平产略增。在黄灌区采用高低畦种植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节水,平均每亩用水50立方米左右,较传统模式可节水30立方米左右。
  博兴县曹王镇小麦高低畦种植技术试验地块位于井灌区,据农技人员介绍,采用高低畦种植模式比传统小畦模式亩穗数多5万至7万穗,且在前段时间大风天气时有着良好的抗倒伏表现。在井灌区采用高低畦种植模式主要优势在于增产,平均每亩较小畦种植模式增产50公斤以上。2020年,博兴县店子镇店子村小麦高低畦种植技术试验区平均亩产达到718.1公斤,比传统小畦种植的对照区亩增76.6公斤。
  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小麦高低畦模式试验示范1万多亩,今年秋种时将以种粮大户为主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俊展介绍,我市目前种植小麦410多万亩,其中河灌区200多万亩、井灌区60多万亩,按照在井灌区每亩地可增产50公斤左右、在河灌区每亩地可节水30立方米左右计算,大力推广小麦高低畦种植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对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