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马耀南与1938年八路军鲁东游击队《学习》创刊号
刘晓焕李强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7月16日是著名抗战英烈马耀南诞辰119周年,7月22日则是马耀南壮烈殉国82周年。为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笔者特意将自己在民间藏市偶得的83年前八路军鲁东游击队主办《学习》(周刊)创刊号及其与马耀南的关系介绍给读者,以示纪念。马耀南其人其事
  马耀南(1902—1939),原名方晟,祖籍山东长山县(治今邹平市长山镇)八区沟西村(今属邹平市西董街道),1902年7月16日生于长山县三区北旺庄(曾长期属淄博市周村区张坊乡、北郊镇,今属淄博市经济开发区)一个农业兼手工业者家庭。1920年,考入济南省立一中。1930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机械工程系,曾是北洋大学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市学生联合会负责人。此时,他信仰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后来,因反对蒋介石反共政策,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嗣回到家乡长山县任长山中学校长。“七七事变”后,逐渐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拒绝执行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的南迁指令。1937年8月,中共山东省委派林一山与他联系,二人共同探讨了武装抗日的具体途径。此后,中共山东省委应马耀南请求,派共产党员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等人到长山中学担任教员,并加紧武装起义准备工作。
  1937年12月26日,姚仲明、廖容标等率长山中学百余名师生在长山县九区黑铁山(今属淄博市张店区中埠镇)西麓太平庄(今属淄博市张店区卫固镇),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正式成立了清河平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简称“第五军”)。不久,马耀南赶到黑铁山,任临时行动委员会主任兼参谋长。1938年3月,第五军收复邹平县城,马耀南主持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严词拒绝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的委任拉拢,接受了八路军改编。6月,第五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简称“三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杨国夫任副司令员。10月,马耀南经郭洪涛、霍士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随之改编为山东纵队第三支队(仍简称“三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杨国夫任副司令员,政委为霍士廉。在此前后,马耀南以邹平、长山两县为根据地,率部纵横驰骋,打击敌人,历经大小几十次战斗,开拓了小清河平原地区的抗日大好局面。
  1939年6月6日,“三支队”奉命开辟章丘、齐东边区,为打通清河区与冀鲁边区两抗日根据地的联系,马耀南指挥了著名的刘家井(今属邹平市魏桥镇)战斗,歼灭日伪军800余人,重创了敌人。7月21日,当“三支队”转移到桓台县牛王庄(今属桓台县田庄镇)时遭日伪军三面包围。马耀南指挥“三支队”与日军激战一昼夜。22日,当马耀南率部撤退到牛王庄东侧的大寨村时,突遭日军伏兵射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7岁。
  八路军鲁东游击队《学习》(周刊)创刊号
  《学习》(周刊)创刊号(《“九一八”七周年纪念专刊》),八路军鲁东游击队政宣科主编,1938年9月18日发行,系用整张蜡纸手工刻写,蓝、黑两种油墨油印,对折、两枚纸捻装订,上、下、右三面均未裁边,正文16页,外形尺寸15×20.5厘米。封面右上方一枚五星闪闪发光,下方三人手戴镣铐,似在奋力呐喊、抗争。下半部一枚红色印章为“林耀乡印”,上半部两枚系相同者,因年代久远,已辨识不清。封二为“编辑股”的《发刊词》,阐述了办刊宗旨。目录页印有:(一)《“九一八”七周年纪念大会各同志讲演词》(马保三、马耀南、杨国夫、张振一、王贯怡);(二)《第七个“九一八”》(李泰);(三)《这样的“九一八”》(亦京);(四)《德国进攻捷克》(胡洛夫);(五)《一周大事记》(编辑股)。
  1938年至1941年,是我党领导下的山东各抗日根据地期刊初创阶段,各级党组织虽然非常重视利用杂志作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投入抗战工作的有力武器,但毕竟由于战争年代环境险恶,炮火硝烟连绵不断,加上岁月流逝、沧桑巨变,至今遗存下来的实物资料十分罕见。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版《山东省志·出版志》亦仅刊载几十种,如1938年7月1日创刊的《血花》等,且多系油印本,创刊停刊时间不甚准确,刊期、印量等亦多语焉不详,而对《学习》(周刊)却并未见提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的《寿光县志》虽对“马保三”“韩明柱”“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编制序列”“牛头镇起义地址”等均有较详细记载,但独未见《学习》(周刊)一星半点记载。同样,中华书局1992年10月出版的曲延庆主编《邹平县志》虽亦有关于马保三、马耀南、韩明柱及其指挥的蒙家庄、刘家井子等战斗的记载,但也没有涉及《学习》(周刊)杂志情况。这说明,笔者所藏极有可能是孤本。
  《学习》(周刊)创刊号所载马耀南讲演词
  如前所述,《学习》(周刊)创刊号是《“九一八”七周年纪念专刊》,其主体部分《“九一八”七周年纪念日讲演词》自然是占了相当的篇幅。其内文标题与目录略有不同,即:《“九一八”七周年纪念日讲演词——在长山县苑城[苑城:曾为邹平县苑城镇人民政府驻地,今属邹平市长山镇]纪念大会讲》,下面二级标题依次是“马保三指挥讲”“马司令耀南讲”“杨副司令国夫讲”“张振一同志讲”“王县长贯怡讲”。由此可知,八路军鲁东游击队指挥部指挥马保三的讲演词排在首位,“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虽然到会最晚并最后一位发言,但因其职位较高,所以排在第二位。
  马耀南在讲演词中,则将去年(1937年)和今年(1938年)“九一八”长山县(治今邹平市长山镇,1956年县域分别划归邹平县和淄博市周村区、张店区)抗战形势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当前工作方法与任务的不足,号召大家齐心抗日。兹将当日马耀南讲演词主要内容摘录于下,以飨读者:
  今天从邹平(城里)赶到这里参加大会,所以迟到了。关于这个大会的意义,由马(保三)指挥、八路同志(张振一)和王(贯怡)县长讲得非常正确详细,希望父老兄弟们不但听了,还要牢记,还要切实执行我们的任务!
  我们想到去年的“九一八”,我们这里(长山)还未沦陷;今年的“九一八”我们还未杀尽敌人。在这抗战的任务面前,我们深切想到,我们工作的方法与任务还是不够:(一)广大民众还没有整个发动起来;(二)武装团体还没有精诚团结,共同抗日。我们相信:这次抗战胜利必属我们;只有我们全民发动、国共两党合作到底。
  “九一八”使我们感到悲痛,但在这样抗战的前程中,又使我们感到希望:因为马指挥已经率领八路(鲁东游击队)全体同志西来杀敌,发动民众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的过去事实告诉我们:在政治认识上和军事训练上都比我们好得多,我们共同杀敌,更有了胜利的把握!关于八路(鲁东游击队),我现在愿向长山父老作一个简单的忠实的报告:
  他们今春从鲁东开到胶东,山东地面,他们走了大半,这是说明了抗日部队的任务是“游击”,不是抱着□□思想,“生食山空”。所以,八路□所过地带,敌人固然更多了打击,民众也得到了好的政治影响。
  同志们,在今天,我们要下决心:(一)从今后没有一个人再做汉奸。(二)从今后肃清汉奸,不留一个。(三)拥护八路军鲁东游击队领导抗战。(四)民众自动武装、配合抗日部队打击敌人……
  《学习》(周刊)创刊号(《“九一八”七周年纪念专刊》),主要收录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指挥部指挥马保三,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司令员马耀南、副司令员杨国夫,八路军鲁东游击队指挥部高级干部张振一同志(1945年任中共渤海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长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王贯怡等5人的讲演词,反映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指挥部(先后驻长山县苑城、焦桥)、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驻邹平县城)参与召开的“九一八”七周年纪念大会的主要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主要讲演人及其讲演词)。这显然是全面抗战初期共产党人在发动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应该指出的是,对马保三、马耀南等人参与的“九一八”七周年纪念大会一事,现存相关革命文献、抗战史料与地方党史史志、文史资料中均未见记载。而唯独《学习》(周刊)创刊号保留了马保三、马耀南、杨国夫等重要党史人物的演讲词,无疑为这次纪念大会和马保三、马耀南等人物经历、思想的研究提供了宝贵参考资料。
  [刘晓焕,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党史专家库专家等职。李强,原济南化纤厂宣传干部、政工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