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我市全力打造高能级公共科创服务新平台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伟伟
  实业基础雄厚但创新驱动不足是滨州亟须破解的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的工业基础性产业大多是原料型、粗放式的,在市场竞争面前利润越来越薄,这种低端的工业发展不可持续。怎么改变这个状况?只有以实业为基础抓科技创新。
  市委、市政府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要素资源化、资源平台化、平台公司化”理念,谋划建设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视技术为产品、研发为产业,打造集“政产学研金服用”于一体的国际化创科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一年建成、二年机构入驻、三年优化提升”进程,引领区域应用型科创高地拔地而起,进驻机构运营、服务职能、服务体系趋于完善,高能级科创平台集聚效应显现,已成为“五院十校N基地”全域创新格局和“双型”城市建设的核心载体,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撑。
  渤海先研院一期仅用一年时间便建成投用,创造了“滨州速度”
  2019年以来,渤海先研院建设先后被列入“757”工作方案、“7+3”重点改革攻坚和“83”工程强力推进。目前签约入驻机构167家,入驻率达到88.6%;二期项目研发B组团于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6月投入使用;渤海公共实训基地于6月29日正式开工,目前完成现场六通一平、临设临建,桩基完成77%,预计2022年9月投入使用。渤海先研院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222场、参与8.5万人次;接待各界参访1387次、2.6万人次。
  渤海先研院作为城市新地标,总面积127.6万平方米,按照“1+N+3”模式建设,建筑体量大、资金投入多。为解决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创新投入机制,不依靠财政投入的老办法,不走建设科研事业单位的旧路子,成立滨达公司,作为渤海先研院的融资平台和建设主体,整合部门单位闲置资产,评估融资、申请地方专项债支持、采取“EPC+F”等方式,创新资本经营模式,迅速筹集23.8亿元,展开渤海先研院一期建设,形成了“集中闲置资产、评估抵押贷款、建成资产升值、再评估融资、支持后续投入”的投融资、资产保值增值良性循环。
  渤海先研院建设在抓好质量安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饱和施工,快速推进。自2019年2月27日提出战略构想,到当年9月3日领衔全市重大项目强势开工,再到2020年9月25日“开门首秀”,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了一期建成投用,创造了“滨州速度”。
  有了渤海先研院,接续魏桥国科,再到“从无到有”的电子信息产业链,37平方公里的科创城横空出世,有核心、有平台、有产业、有生态,重塑了滨州人的“精气神”,见证了富强滨州艰难起势、强力成势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从渤海先研院到科创城,丰富了城市内涵,提升了城市品质,“白天是网红打卡地,晚上是亮丽风景线”,已成为滨州从“四环五海”时代跨越到“黄河时代”的重要标志。
  独一无二的“滨州科创模式”,提升了招引质效
  为解决“怎么用”的问题,渤海先研院创新实行“边建设、边招商、边运营”的“三同步”工作思路。在规划之初,就按照“1+N+3”功能布局,针对入驻机构和企业的不同使用需求,提前测定空间参数,优化功能分区。在建设伊始,就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施工和装修设计,提高了建设效率,避免了二次装修投入,为渤海先研院建设、投用、服务有机衔接创造了条件。
  在激励政策上,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渤海先研院自身不做项目、不搞科研,而是集中资源为企业科研活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功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滨州科创模式”,也是渤海先研院行稳致远的活力所在。渤海先研院先后出台了招商入驻政策、入驻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与渤海先研院建设、招商同步实施。特别是以渤海先研院为载体,为企业高层次科研人才落实事业待遇、实行渤海科技创新券等,均为全省首创,充分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在具体招引过程中,渤海先研院走遍了“金银铜狮”获奖企业,吸引了56家企业科研机构入驻;积极“走出去”,吸引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关村跨界联盟等大院大所入驻;还吸引了104家科技服务机构,补齐了我市缺乏科技服务机构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短板。截至目前,按功能布局划分,研发A组团入驻率71.4%;“八大中心”入驻率97.3%。(下转第二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