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振平张丹丹通讯员贾鹏
秋日的德州乐陵,红彤彤的金丝小枣挂满枝头,从百枣园、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到枣林书院,一幅枣乡独有的自然与人文共融图景让人沉醉。
地处鲁西北的德州乐陵是中国有名的金丝小枣之乡,这里还有一张更加闪耀的红色名片——冀鲁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曾有无数英雄儿女在此浴血奋战。近日,“聚焦红色冀鲁边”冀鲁党报社长总编辑乐陵行活动在乐陵举行。来自新华社、山东画报、齐鲁晚报、衡水日报、济南日报、淄博日报、泰安日报、聊城日报、德州日报、滨州日报等冀鲁两省36名党报社长(总编辑)、摄影部主任踏上这方热土,聚焦红色冀鲁边,感受枣乡巨变。
万亩枣林游人如织,千户房屋美丽整洁,呈现出枣乡红韵醉风情的崭新景象。走进朱集镇王双志村枣林深处,沉甸甸的红枣把树枝压弯,忍不住摘一颗丢进嘴里,清脆甘甜,口齿生香。
以万亩枣林为媒,乐陵充分发掘枣文化,大力开发与枣文化相关的旅游文化产业,打响金丝小枣品牌。从单纯卖枣吃枣到推动小枣文化走向全国,小枣文化游正从参差不齐的“景点旅游”向握指成拳的“全域旅游”转变。
为解决秋季遇阴雨裂果难题,乐陵市还建起1000亩枣林智慧大棚,实现对小枣的标准化、智慧化、无公害管理,延长小枣生产周期,提升小枣品质。除此之外,结合枣林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集民宿、采摘、产品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品牌。
位于乐陵市东南部的杨安镇是全国调味品集散地,占据全国调味品市场40%的份额,已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素有“中国调味品第一城”之誉。
走进杨安镇,空气中弥漫的是各色调味品的香味,“味都杨安”,名副其实。在杨安镇调味品博物馆,五颜六色、味道各异、用途多样的产品,一包包、一瓶瓶整齐陈列,记录着杨安镇的味道传奇。尤其是多位产业创始人的故事,令人感慨杨安镇人的智慧与魄力。
从1976年开始加工辣椒面卖到东北去,4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杨安镇人将产业传承革新,让杨安味道越飘越远。目前,全镇有调味品企业213家,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形成了“科研平台+示范基地+企业+合作社电子商务”模式,发展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等完整调味品产业链,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杨安路径”,成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泰山体育从炕头做到全球,40年始终坚持做好一件事,那便是科技创新。靠着科技立身,泰山体育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定标准的华丽转变,并打造起泰山体育(国际)产业园,朝着实现产值、品牌“双千亿元”目标迈进。
如今,在乐陵这片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土地上,一座现代产业新城正拔地而起。这里除了发力打造泰山体育(国际)产业园,还依托星光糖业打造星光食品国际产业园,依托清华凯瑞英项目、齐鲁制药二期项目、有研新材料项目等规划建设了医药化工产业园,依托金麒麟、瑞典亚萨合莱国强五金、联孚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威格尔汽车轮胎等龙头骨干和制品品牌打造五金机械产业园。专业园区带动现代产业发展,正在为冀鲁边革命老区的现代化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踏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展厅,映入眼帘的浮雕墙和“忠诚”二字格外引人注目。从统一战线、对日作战,到艰苦奋斗、发展壮大……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展陈引导着广大市民和游客从红色历史记忆中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回顾党的峥嵘岁月,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
枣林里,冀鲁边区英雄事迹余韵悠长,枣林书院读书声也深入人心。从空中俯瞰,枣林书院与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同时,通过建设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烈士名录墙纪念广场、大孙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黄夹起义纪念景区等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以红为魂,为文化旅游植入“红色内核”将成为乐陵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名片。
乐陵市铁营镇兴隆社区由7个村合并而成,现有1009户,在社区365活动室内有图书室、四点半学校、舞蹈室、棋牌室、书法室、理发室等20余个功能室,为社区居民365天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了绝佳阵地,切实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黄夹镇在乐陵的西北部,北面紧邻鬲津河(今漳卫新河),大堤外就是河北省,其镇域并不大。全村人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收入,村民们都在基地打工,村民平均年收入3万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在黄夹镇,一个集育种种植、文化旅游、健康疗养、贸易产业、养老产业于一体的休闲、康养、度假、旅游基地,即山东省首个马铃薯特色小镇正在加速崛起。
近年来,黄夹镇立足特色优势发展产业,涌现出“土豆大王”梁希森等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优良革命传统和艰苦创业奋斗精神,在探索特色发展之路上不断前行。
在这片热土上,红色历史已镌刻在人们心底。“红色是富有激情的颜色,也是充满力量的颜色,象征着城市的活力。”如今,冀鲁边革命老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正以奔竞不息的气势,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