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1950年代国家组织加固黄河堤防
马振西小组创造“骑马蹲裆式”锥探工作法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李默通讯员李同飞
  1952年,有个叫马振西的滨州农民,被毛主席接见,受邀登上天安门参加了国庆观礼。马振西是谁,他又干了什么,能得到如此高荣誉?
  近日,记者随“黄河时代滨州答卷”主题采访团来到邹平黄河险工梯子坝,在那,看到了马振西的故事。咱们一起来看看。
  锥探灌浆的背景,是黄河归故后到处是动物洞穴的堤坝需要整修
  马振西(1911—1979),邹平市码头镇孙家村人。他在解放前是贫农,后成为土改、生产、治黄工作中的积极分子。
  1951年汛期,他自愿报名参加锥探灌浆工作,成立了马振西锥探小组(马振西、潘承全、李全尧、李学理),成为当时黄河上2000余个锥探小组中的其中一组。在劳动中,他脱颖而出。
  锥探灌浆是什么?重要吗?
  查阅当时治黄史料可知,1938年国民党军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导致河道南迁,至使豫鲁黄河故道干涸9年。这9年间,黄河堤防废弃,人为破坏,獾狐穴居,可谓千疮百孔。1947年黄河归故道后,堤防虽经补残、加固,明患修补,但隐患依存。
  人民治黄开始后,经专门调查,这些隐患让人震惊——如在黄河利津段王家庄西北角200米以内,竟然查出害堤动物洞穴36个,无动物居住的洞穴87个!再如淄博高青段,曾捕捉害堤动物6947只。
  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1950年代,锥探灌浆加固堤防成为堤防工程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劳动强度极大,全凭强健的体力和实践经验去发现问题。
  马振西小组创造“骑马蹲裆式”锥探工作法,被黄河下游劳模们认为最先进
  劳动中,大家发现,邹平段锥探灌浆施工群策群力,进度快、质量好,特别是涌现了马振西小组“骑马蹲裆式”锥探工作法。
  这个工作法具体咋回事?
  马振西小组使用的工具,是直径约16毫米、6米多长的大铁锥,锥头上圆下四楞尖。一般小组都是五人一组,四人持锥,一人支杆。马振西小组则是4人持锥,不用支杆的。打探深度5.5米,每日打眼400到600余个,节省了一个人力,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个小组用水少,别的组一桶水只打十几个眼,而他们则能打25至40个。
  劳动中,马振西喜欢钻研找窍门,数次改良锥头、修正锥身,改进操作方法。这个小组,马振西、潘承全、李全尧、李学理四人配合得好,很团结,都有不自满、不保守、肯钻研的性格。
  根据相关资料,他们的工作要领是:先稳住,稳打五公寸深;再猛打,过了五公寸拾高落重一气打完;猛拔,打完不停聚接拔锥;快移,打完这一个眼马上移劲。他们有计划有节奏,每打二三十个眼一休息,每天工作六个半小时,至多不超过七个小时。这也是马振西小组两年劳动中无一病号、无一请假,始终情绪饱满、劳力充沛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当时史料记载,马振西曾说:“单靠延长工作时间,瞎用横力,损害身体,对自己、对国家都是没有一些益处的。这就是说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工具与操作方法找窍门,才能提高质量和效率。”
  对劳动中创造的经验,马振西毫不保留地分享给大家。每逢休息,他总是打着手势向别的小组介绍经验,或是替别人打旋锥。他将锥探方法教给沿黄各县,让黄河山东段该项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1952年8月,在开封,他参加了黄河下游三省锥探工作先进经验座谈会,还做了实地表演。经过四天座淡、讨论、表演,各省劳模代表公认马振西小组的经验最先进,纷纷提出向马振西小组学习。
  受邀赴长江堤防介绍交流经验,做法被国家黄委要求在全河堤防加固中普遍推广
  另外,马振西根据各种不同的土壤情况采用不同的打法,还能快速分析隐患。在1951年山东省发现的黄河堤坝500余处隐患中,就有马振西小组发现的100多个。
  马振西的这一工作法,多次受到省河务局、黄委会的表扬奖励。1952年9月,他被推荐出席全国劳模国庆观礼代表会议,又在天安门城楼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随后,他还受邀赴长江堤防介绍交流经验,“为长江带去了黄河的问候”。后来,国家黄委发出通知,号召在全河堤防加固中普遍推广马振西锥探工作法,收到了显著成效。
  目前,国家黄委授予马振西的“锥探模范锦旗”,已收入梯子坝治黄文化主题园展厅,在园内还增设了治黄模范马振西锥探小组传记展。
  值得注意的是,马振西的故事是今年邹平黄河河务局在邹平黄河沿线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发现的。普查中,该局共梳理黄河文化遗产4类29项登记列入邹平黄河文化遗产台账,其中包括工程类4处、遗址类2处、老物件类22件、文献资料类1件。今后,该局将继续抓好黄河文化遗产挖掘工作,让有价值的黄河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