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滨州网记者董锋磊通讯员赵琮
“来到兴福,你就幸福!”这是博兴县兴福镇党委书记相军的一句“招牌式”问候语,语气平和而底气十足。从兴福,到幸福,不仅仅是读音相似,更是因为兴福镇还是远近闻名、产业发达、民风淳朴、百姓生活殷实的富裕镇。走进兴福才会发现,这里走过了一条从能人致富,到产业致富,再到企业家带领共富的路子。在缩小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兴福镇又从村到镇,创建出了一种“爱心”兜底、共筑致富路的发展机制。
能人致富到产业兴镇“兴福经验”蹚出小康之路
兴福镇拥有商用厨具和金属板材两个支柱产业。尽管是一个户籍人口只有4万人的小镇,却产出了全国近一半的商用厨具,在山东省的市场份额占90%。从兴福起源的金属板材产业,扩展至全县范围,作为装配式建筑的“理想耗材”——彩涂板,其产量占了全国半壁江山。如今,兴福镇常住人口8万人,市场主体超过4000家,是名副其实的富裕镇、发达镇。2020年,兴福镇国内生产总值超百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更是超过11万元。
1993年底,新华社记者李锦从一位朋友那里获悉,兴福镇出了100多个百万元户。那时,李锦正在就农村如何发展市场经济做调查。一个小镇出100多个百万元户,在当时的山东甚至全国都可以说是个奇迹。1994年春,李锦来到兴福镇,在一个路边旅店一住就是48天,他一个村一个村地调查,最终,在李锦的笔下,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兴福,这里不仅车多、钱多、银行多,而且创业的故事多、致富的人才多。当时,兴福镇已经起步的厨房设备制造业就有12大系列184个品种,产量占全国厨房设备的三分之一,而成套厨房设备产量占全国的70%。
在兴福,王志华做厨房设备发家致富的故事人尽皆知。1983年,29岁的赵赵村农民王志华挑着担子到青岛市挨家挨户修蒸笼混饭吃,后来学会了做铝笼。1984年秋后,他与王向云、王志水、王志温等联合创办兴福镇第一家蒸箱厂。他们先是“比着葫芦画瓢”仿制出铝皮蒸箱,接着王志华大胆地与山东大学签下第一份合同,承接了首批加工业务,接着他们又在北京一个订货会上签订了45台的合同。随后赵马、南吴等村也相继建起了蒸箱厂。1986年,王志华投入1.4万元,经过半年技术攻关,试制出了我国第一台电汽两用蒸箱,这项技术革新成果一下子带起了50多户。接着他们又搞电烤箱、冷冻箱等,产品进入全国各地五星级酒店,覆盖了全国30多个省市区,并销往美国、欧洲、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
“能人致富”的故事还有很多,伴随故事而来的是兴福镇道路两旁树立起更多厂房和商厨品牌:金佰特、皇冠、鲁宝、汇泉、科宇……“一人富,数人跟;一群富,带全村。一业带多业,一村带多村。”兴福创富的故事,在李锦的笔下由感性的外观升华为理性的内涵,“兴福现象”一词诞生,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兴福经验”也成为山东乃至我国北方欠发达地区奔小康的路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解读兴福镇的发展模式,只能说兴福镇在把“蛋糕做大”这一步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兴福镇的致富能人,找到了产业致富的路子,用敢打敢拼的精神,杀出了“重围”。如何把蛋糕分好,则是考验兴福人智慧的另一关。
妥善处理贫富关系村、镇爱心机制闯出新路子
到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兴福镇赵马村的一件事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果说,兴福镇厨具产业的起源地在赵赵村(造出了兴福镇第一台蒸饭车),那么赵马村则是厨具产业的启蒙地。这个2000多人的村子,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就地取材,用梧桐树加工成木板,制作蒸笼等器具。如今,村里人成立的商厨企业更是达到300余家,平均不到10人,就有一家工厂。
赵马村有一条长达3000米的东西走向主干道,也是村里所有企业订单进出货的必经之路。由于往来车辆多,加之维护不善,每到雨季这里便成了“泥和水”。出不去,进不来的窘境愈演愈烈。不知从何时起,民怨慢慢升起:“挣钱的只顾挣钱,怎么不知道修路?”时任赵马村的党支部书记赵瑞利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修路毕竟是一件大事。在上报镇上和县里后,由于各种原因,修路款也没能筹集到,而修路迫在眉睫,这时,一个想法出现在赵瑞利的脑海中:捐款修路。令人意外的是,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村里人的认同。“只要能把路修好,不妨碍生意,捐款也愿意。”这是当时工厂企业负责人的想法。很快,村委会牵头开展的捐款就收到了30余万元。资金到位,1999年春天,一条长3000米宽9米的主干道很快便修成了,一直使用到今。
村里人走上了宽阔的马路,村里人都高兴。如果说,这是一个“个例”,那么发生在村里的另一件事,则用制度和创新改变了长期横亘在人们心中的“穷富观”。2011年,做企业出身的马登水接替赵瑞利,被选为赵马村的党支部书记。“村支书”身份的加持,让马登水心里有了一个观念的改变:以前是自己致富,如今要带领全村致富。这一年的腊月二十六,马登水干了一件“傻事”,自己在村委会准备了一个捐款箱,一块小黑板,会同村里9名企业老板,决心成立赵马村爱心协会。马登水在小黑板上写下了,捐款2万元的数字和自己名字。随后,陆续有人跟进,短短一天,全村便收到35万元的捐款。赵马村爱心基金有了第一笔收入。马登水说,爱心基金收到的捐款,只有一个用处,那就是花到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身上。第一年,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收到了30元的爱心款。爱心协会还组织全村老人第一次去蓬莱看海。“没有想到,我们成功了。”马登水说。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六,就成了赵马村爱心捐款的日子,小黑板上的名字越来越长,也换成了爱心捐款榜单。到2020年,赵马村的爱心基金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元(包括各项捐款和村里运行的互助基金)。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领到爱心款也达到200元,70岁以上老人300元,80岁以上老人400元,90岁以上老人500元。村里的五保户和低保户,每户每月还能收到200元的爱心款。马登水做的“傻事”成功了。赵马村爱心协会的成功运作,也为其他村树立了典范。2015年,赵赵村鸿源爱心协会成立。2016年4月,官厂村86名爱心人士自发组织成立爱心协会,当日募集善款达200多万元。初桥村、王桥村、兴许村、兴三村……一个个村子,因为爱心,成立村级协会。截至2020年底,兴福镇36个村中19个村成立了爱心协会,累计捐款2500余万元。
“要致富先修路。”修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兴福镇共修路17800米,一个小镇从外环路到主干路几乎修了一个遍。到2021年,企业向镇上捐款修路资金达1815万元。捐助的修路款加上政府投入,使得兴福镇基础设施成为整个博兴县最为完善的乡镇。量变引起质变,爱心之火可以燎原,2018年12月22日,在博兴县委统战部和兴福镇党委共同指导下,博兴县第一家镇级爱心联盟组织兴福镇统一战线爱心联盟成立。兴福镇统一战线爱心联盟自成立以来已开展为贫困户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帮扶困难学生、设立教育教学基金、敬老助老等一系列活动,发挥了爱心联盟扶危济困、助力脱贫攻坚、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作用。在抗击疫情、战胜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中,都留下了爱心联盟中企业家们的身影。
“在兴福镇致富的路上,企业家们致富不忘桑梓,积极地向爱心协会、镇爱心联盟捐款,帮助老年人和贫困户成为兴福共富的创新和实践。”相军说。
引领带动共同富裕“小镇企业家”精神照亮前路
“什么才是均富?我们通过爱心联盟和爱心协会,让那些收入低的人吃饱穿暖,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兴福镇统一战线爱心联盟会长刘根生说。这位从1991年开始担任中毛村党支部书记的“老支书”认为,兴福致富之路是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路。一方面,爱心协会和爱心联盟的成立和有效运营,平衡了人们的“贫富”心理,另一方面,兴福镇的企业家积极自觉地担起了“带富”责任。
2021年博兴县企业家节举行。从兴福镇走出去的企业家,山东万事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龙柱代表企业家发言。他说:“企业家不仅要做挣钱的事,也要做值钱的事。”这家从兴福镇走出的企业,于2011年在博兴县民政局设立“万事达慈善基金”,最初200万起步,2014年起追加至500万。魏龙柱介绍说,“至诚致善”是万事达的信念,企业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每年做慈善的预算在500万元左右。其主要支出集中在修路捐款、公益教育、牵手助学、大病救助、扶贫帮带等方面。
什么是值钱的事?每次都要参加爱心捐款的兴福镇企业家王茂柳这样理解,“企业越大,责任越大。”在兴福镇爱心联盟成立之日,王茂柳一次性捐款30万元,并带领企业家主动捐款。只要是兴福镇有捐款事项时,王茂柳总是能第一时间出现。兴福镇虽小,兴福镇企业家的胸怀却很宽广。刘根生总结道,“小镇企业家”虽然没有各地龙头企业那样一掷千金,但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已经成为兴福镇企业家心中达成的共识。承担责任,奉献付出,创富走在前,甘愿带动一方人致富,已成为兴福企业家的内在品质。
2006年成立的山东金佰特商用厨具有限公司,在董事长徐清东的带领下,很快“杀出重围”,走上引领商用厨具产业发展的道路。在众人眼中,徐清东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善于创新,是其成功的原因。但是,徐清东自己看来,善用人才是他获得成功的奥秘。徐清东在带领金佰特向前发展之时,先后成立了13家产业公司(事业部),这些产业公司的创始人,都是跟随徐清东创业的人。在徐清东眼中,他发现有能力之人,就会鼓励他走出去,自己“成家立业”,成就一片天地,带领更多人创富致富。产业公司与金佰特之间形成了产业业务相互独立,精神和原则相互统一。“成就他人,便是成就自我。”徐清东用利他思维在经营事业,无形之中这种精神引领更多的人成就事业。
兴福镇上的企业家很多,他们相互竞争又相互扶持,不仅在事业上奋勇争先,相互学习,在奉献爱心、成就人生的路上,他们也相互鼓励,良性竞争。这就是兴福这座幸福小镇共同致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