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滨州5镇1村上榜全国十亿元镇亿元村
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成效显著,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专业镇30个、专业村500个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
  2021年10月份,农业农村部公布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和亿元村名单,滨州市惠民县皂户李镇、麻店镇,博兴县乔庄镇、店子镇,沾化区下洼镇和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榜上有名。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把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生动力牢牢抓在手上。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个村镇被评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9个村镇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专业镇30个、专业村500个
  我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立足本地资源,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优先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近年来,尤其以惠民县皂户李镇、惠民县麻店镇、博兴县乔庄镇、博兴县店子镇、沾化区下洼镇和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为典范,注重因地制宜、创新发展,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子。
  其中,皂户李镇准确把握苗木产业发展脉搏,持续放大苗木种植传统优势,每年输出各种苗木总量达到5000余万棵,被誉为“中国白蜡之乡”“中国国槐之乡”;麻店镇发展西瓜种植面积5.6万亩,种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年产西瓜15万吨,畅销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50多个城市;乔庄镇在全国水产养殖版图上干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被誉为“中国白对虾养殖第一镇”,目前全镇“南美白对虾”虾池达到1.2万个,养虾户达5000余户,年产量2万余吨,年产值11.7亿元;店子镇打响“博兴西红柿”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种植西红柿1万余亩,因当地土壤中富含硒元素,“富硒西红柿”成为店子西红柿标志;冬枣原产地、主产区下洼镇经过30多年的发展,冬枣种植面积达到9.8万亩;湾头村依托麻大湖苇草、蒲草等资源优势,在保护、传承、创新、促进博兴草柳编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引领带动作用,全村在淘宝、京东商城等开设网店1200多家,2020年被评为全国“最美淘宝村”,2021年被评为“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
  截至目前,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涉及蔬菜瓜果、花卉林果、畜禽养殖、淡水养殖、手工工艺和电子商务等多产业、多类型,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专业镇30个、专业村500个。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广大农户在各种特色产业带动下走上了致富道路
  2021年11月初,记者对我市全国10亿元镇和亿元村进行采访报道时,博兴县店子镇大杨村西红柿种植户朱爱珍说:“我家一共种了3个棚,今年西红柿行情比较好,一斤能卖到三块七八。”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明良介绍,种植基地一年可种植两茬西红柿,西红柿价格好的时候,面积超过10亩的大棚一年收益可达30至40万元。
  麻店镇国丰合作社社员张树超说,他今年自己种了20多亩、8个棚的西瓜,加上利用西瓜生产空档期种植各种蔬菜,平均亩收入近3万元。目前,该镇90%的农户已经加入了合作社,在合作社的指导下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可实现平均每亩西瓜年收入2万余元。
  和朱爱珍、张树超一样,在皂户李镇、乔庄镇、下洼镇、湾头村等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广大农户都在各种特色产业带动下走上了致富道路,过上了幸福美好生活。皂户李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苗木产业,从业者超过2万人。目前,该镇发展苗木公司、专业合作社、园林工程公司672家,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带动下,全镇苗木产业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人均可增收6000元以上。乔庄镇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构建起利益联结体,养殖户平均亩纯收入1.5万元。下洼镇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和“企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成立冬枣专业合作社130余个,实现冬枣人均收入20000多元。湾头村年草编工艺品销售额近4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2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数据证明,“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已成为强村富民的重要途径和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截至目前,全市专业村农户总数达11.28万户、从事主导产业农户数达8.38万户,占总户数的75.28%;经济总收入224.24亿元,其中主导产业总收入175.96亿元,占总收入的78.47%。
  我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不断提升竞争力,形成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1年以来,我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顺势而为,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形成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店子镇先后与中国农科院、鲁东大学等科研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大力推广试种新品种,于2020年建成了店子镇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机制,打造“臻味店子”区域公用品牌,建成生态智慧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园,持续放大产业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
  皂户李镇突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苗木产业加快向“分散转集约、粗放转粗品、单一转多元、绿化转园艺”发展,积极打造国家级花木产业的综合型、高质量展会和北方苗木种质资源库;积极打造鲁北最大的瓜菜育苗示范基地,加快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扩大设施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水平。
  2021年,下洼镇把发展好冬枣产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实施沾化冬枣“二次创业”转型升级工程,推动沾化冬枣产业“双增双提”,加快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步伐。
  乔庄镇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技术和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集约化、设施化养殖模式,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麻店镇积极打造鲁北最大的瓜菜育苗示范基地,加快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和品种,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水平。
  湾头村不断增加草柳编工艺品的技术含量,树立区域共用品牌;投资建设的集创意设计、产品展示、仓储物流、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中国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投入运营。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倾斜资金,整合现有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帮助“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做好品牌打造、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宣传推介、人员素质提升等工作;充分发挥“一村一品”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带动全市“一村一品”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