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 李伟伟/文 李默/片 通讯员 李伟 刘欢
以实干迎战,用业绩作答!2021年我市坚持“项目为王”合力攻坚掀起重点项目建设新高潮。项目建设速度和落地效率不断提升,一批引领性、支撑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开工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筑牢了基石。
重点项目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提高区域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压舱石,特别是在当前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特殊时期,有序全面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对于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意义重大。
两年以前,我市还是产业结构偏重偏旧、能源结构偏煤偏电的城市,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然无法再支撑产业的发展,进入动力不敷的阶段。滨州几乎成为落后的代名词,这既体现于经济总量,也见之于产业层次。
如何改变困境,打破这种路径依赖?全市上下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滨州区域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聚焦调结构、聚力促转型、用好新政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以重点项目建设的攻坚突破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些新科技、新产业孕育而生,一些新业态、新模式逆势成长。各县市区加压奋进,全力攻坚,拿出硬核担当、硬核举措、硬核本领、硬核作风,千方百计稳定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建设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之战。
魏桥创业集团宏奥汽车轻量化车身总成及零部件项目,首台全铝车身下线,是北汽福田与我市魏桥集团以轻量化、高强度为技术优势,向设计开发,共同打造的全新结构车身总成,在技术设计方案、车身连接工艺等多方面,具备行业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市的铝新材料开启了从铝水到零部件制作、总成集成、整车装配、回收再利用的全产业链闭环模式。
宏和轻量化高性能泡沫铝项目,通过“高性能泡沫铝材料”的成套技术系统解决方案,建立以高性能材料为核心,整合“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制能力和体系,打造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轻量化泡沫铝特种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
宏和轻量化挤压结构件项目,主要致力于公路交通、轨道交通、通讯等行业轻量化应用产品开发生产,利用先进的液态模锻成型技术,结合滨州市打造百亿级汽车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企业集团铝电资源产业集群优势,打造为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铝基轻量化结构件研发制造基地。
华纺智能绿色工厂项目生产系统在全数字化的条件下,形成在线生产参数管控、智能化学品配送、自动排程、降低成本、减少用工、提升产品质量,创造新的制造模式,适应5G、区块链、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打造绿色智慧园区+虚拟工厂为基础的智慧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元生物上市在滨州经济发展进程、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打响了今年企业上市的“开头炮”,为全市企业上市引领标杆、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必将迎来资本市场“滨州板块”的高光时刻。三元生物上市让企业发展再添金字招牌,必将上“市”而兴,吸引更多优质资本、优势企业、优秀人才,进军滨州食品加工等五大千亿级产业,带动产业发展树品牌、拓市场、增效益。该公司建设的高端生物功能糖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年销售收入15.2亿元,利润3.4亿元,上缴税收1.5亿元。
为让园区承载好项目支持大产业,我市专门出台实施了《滨州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引领企业智能化、协同化、集群化发展。
汽车轻量化研发制造基地、再生铝循环产业基地、智能纺织产业基地、国家高端稀土特钢新材料保障基地、国家粮油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京博高端装备智造基地、滨州黄河科技产业园、黄河三角洲大数据产业园、邹平医药产业园、中欧循环科技产业园、鲁北(滨州)风光氢储一体化基地等加快建设,新型产业园区与产业升级改造实现共振。
我市始终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牛鼻子”,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增强后劲。2021年,全市56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82.28亿元,超年度计划29.6个百分点,推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位列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平均9.3个百分点。
以实干迎战、用业绩作答,全市上下合力攻坚重点项目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项目得以快速推进,离不开政府部门帮助对堵点卡点的不断攻坚克难。
今年以来,滨州市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投资的有效手段,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突出重点,精准用力,用好机制创新的“关键一招”,持续优化“指挥部+专班”的重大项目推进体系,推行投资项目全流程帮办代办,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要求,积极破解项目建设中的瓶颈制约,有力地加快了重点项目建设步伐。
体制机制科学合理,项目推进才有条不紊。我市持续优化“指挥部+专班”的重大项目推进体系,制订印发《2021年滨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指挥部统一指挥、统筹推进,各专班协同配合、专项作战。紧盯56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按照“事业工程化、工程责任化、责任数字化”的要求,建立项目、进度、问题“三张清单”,逐个细化推进路径,制定工作流程图、任务施工图,将开工、投资计划分解到季、落实到月,挂图作战、标旗推进,目标量化、过程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具体化,切实做到挂图作战、跑表记时、到点验收,全力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成、快达效。
要素保障更加有力,项目推进条件具足。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工作要求,第一时间梳理省市重点项目要素需求,推送到市自然资源、电力、金融等部门,全年累计为全市165个省市重点、民生、基础设施类项目预支新增计划指标10758亩,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各类金融机构为省市重点项目授信201.35亿元,投放贷款63.85亿元,实实在在的解决了项目融资需求;为省市重点项目完成送电55项,容量8.58万千伏安,保障了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需求。
审批服务更加高效,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全市配齐配强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人员2528人,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帮办代办服务网络,形成市级统筹、重难点帮办,市县联动、无死角帮办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2021全市累计完成帮办代办项目9062个,累计完成帮办代办事项13589项,560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实现帮办代办“一对一”帮办,聚力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帮办代办“全流程”“全覆盖”,实现服务项目“零障碍”“零死角”。投资建设项目从企业开办、土地招拍挂、项目立项直到竣工验收的行政许可及其他事项等76个一级事项全部纳入帮办代办服务范围,安排专人“一对一”跟进,全方位“零障碍”服务。为确保各类项目均无差别享受优越的服务,在服务范围上覆盖省市县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已签约招商引资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和中小微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实现了全市1081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1163个已签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4998个中小型项目帮办代办资源“零死角”的无差别供给。
我市组织了全市重大项目春季集中开工活动、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滨州分会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全市一体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现场集中开工等4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推动总投资2314.15亿元,367个项目开工建设,组织全市高质量发展暨重大项目现场观摩会议,涉及项目30个,逐一赴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查看、评比打分,并对县市区整体推进情况进行排名。
针对未开工、未纳统及进展缓慢项目组织召开了2次全市重点项目“过堂会”,精准查找项目问题74个,逐一制订解决方案,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细化到人,精准传导压力,有力地促进了项目问题解决。
市重大项目暨驻企服务员管理平台自启用以来,实现了对驻企服务员的在岗管理、问题直报、政策推送、项目进展情况提报等功能,驻企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指挥部将省市重点项目纳入管理平台,实行统一管理。为省市重点项目配备驻企服务员共235人,对驻企服务员进行了培训,全部完成平台注册和日常项目现场打卡工作。完成了7期《市重大项目暨驻企服务员管理平台运行情况通报》。
前瞻落子布局,我市围绕“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吃透上情、立足市情、找准定位,超前谋划一批对区域发展具有较强带动力、在全省全国较强影响力的大平台、大载体、大项目、大工程,承接一批与全省规划相衔接、与重大工程相配套的重大项目,形成接续滚动的良好态势。
为准确把握国家对冲疫情影响、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机遇,我市积极主动抓好国家专项债券项目、中央投资项目的争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年,全市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255.35亿元,人均债券额度列全省第1位,规模列全省第2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16个,发债金额93.06亿元,已拨付项目单位资金92.96亿元,资金拨付率为99.9%,项目单位实现支出金额87.62亿元,支付率94.2%。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是产业,关键在项目。一个个大项目成为高质量发展“擎天柱”,成就我市产业发展千姿百态,转型升级动力十足。
坚持“项目为王”,聚焦转型升级,全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阔步新征程,扬帆再启航。刚刚结束的市第十次党代会全面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战略举措。会议指出,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奋斗目标,聚焦“八个品质”提升,争先向前、唯旗是夺、干则一流。实业创新争先向前,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坚持工业立市、实业强市不动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
我市将进一步树立“项目为王、落地至上”的工作导向,优化“指挥部+专班”运行模式。针对近两年来重大项目推进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固化已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政策激励、综合评审、统筹落地、考核奖惩的措施办法,提升“指挥部+专班”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继续制订出台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强化扩大项目投资总量、优化项目投资结构、提升项目投资效率的措施办法,争取以更大力度转型升级催生一批项目、以更高层次全民创业孵化一批项目、以更为完善的要素保障促成一批项目、以更加高效的体制机制推进一批项目。
为进一步坚定广大企业家“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的信心和决心,我市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成效导向,优化现有项目调度服务、问题解决的措施办法,专班人员精力向一线倾斜、时间向现场集中,建立健全一线督查推进、领导帮包服务、驻企服务员领企助跑、惠民政策推送落实、正向舆论引导的系列制度办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和“四进”攻坚行动,坚持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靠上服务,做好“接诉即办”,坚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着力解决企业难题,靶向发力,疏通堵点,消除痛点,加快重大发展项目建设,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