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2021年,沾化区坚定“项目为王”理念,以重点项目建设促投资调结构,全区共梳理重点推进项目73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2.43亿元,完成投资79.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7.82%。
沾化区委书记袁志勇说:“去年以来,沾化区健全重点项目工作运行机制,指挥部下设7个专班和5个巡回督导组,对重点项目实行‘每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一月一会商’。突出发挥区级领导牵头协调和驻企服务业作用,企业问题解决率100%、企业满意率100%、企业政策知晓率100%。组织开展精准服务市场‘扫楼扫街’行动,全区共摸排清单内登记市场主体30141家,完成率100%,清单外登记市场主体509个,完成率100%,其中新增企业118家、个体户362家、项目29个,精准服务市场主体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2022年,我们将继续发挥区重大项目推进指挥部作用,狠抓重点项目不放松,坚决打赢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实施总投资505亿元的94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7个,年内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20亿元。全过程跟进债券项目,扎实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确保发债项目数量和资金走在全市前列。”就如何推进2022年沾化区重点项目工作,袁志勇表示。
紧盯产业转型,加快项目培育。坚持“产业跟进、项目支撑”,构筑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高端化工产业,加快推进日科橡塑三期、中海精细化工丙烷脱氢等10个投资过亿元技术改造项目,打造高端化工样板区。精细氧化铝产业,依托400万吨氧化铝产能,抓好总投资17.8亿元的中顺恒辉、春和佳惠等8个产业链项目,打造氧化铝深加工示范区。新能源产业,落实“双碳”战略,以资源聚产业,推进福建巨电电池、阳光电源组件等产业项目建设,开工宏烨、润龙、华能等5个光伏项目,在全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上走在前,打造“零碳园区”先行区。通用航空产业,滨州学院航空飞行实训基地一期建成招生,青岛九天、山东寰宇等航校培训学时突破3万小时;抓好滨奥DA40飞机复产、武汉航空无人机运营基地运行,打造通用航空特色区。海洋产业,重点抓好总投资47.3亿元的海源正大等17个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海洋化工、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依托渤海智造产业园,重点抓好总投资25亿元的锂电池生产及PACK基地项目,中芯微电子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
紧盯招商引资,突出招大引强。狠抓招商重点,认真梳理化工、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列出清单,提高招商精准度。用好特色资源,积极招引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装备、航空制造等产业,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搭建平台招商,依托五大园区和化工重点监控点,引进一批优质大项目。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在外商会人才作用,打好委托招商、驻点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组合拳”,举办专题招商活动20次、小分队招商50次以上,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个、过10亿元项目5个,到位市外资金100亿元以上。
紧盯项目列统,提升项目质效。对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建立已列统项目清单和未列统项目清单。针对已列统项目,做好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应报尽报;针对未列统项目,找准症结,确保项目应统尽统。在确保投资进度前提下,狠抓列统源头把控,指导项目单位科学申报,不断提升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四新产业”投资、技改投资占比,全面优化投资结构。紧扣中央、省市“十四五”规划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方向,围绕“十强、四新”领域,滚动充实重大项目储备库,新储备项目200余个。
紧盯要素供给,强化项目保障。以投资强度、税收贡献为核心,坚持“亩产论英雄”、推行“标准地”制度,坚持府院联动,倒逼企业闲置低效用地提升产值和僵尸企业退出;统筹抓好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全年落实建设用地指标1700亩;深化政银企互动,新增贷款30亿元以上。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深入研究环境容量、碳指标使用、政府引导基金等相关政策,为重大项目落地创造条件。完善工业园区功能,实施投资3000万元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继续办好沾化人才节、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3名。
紧盯优化服务,达到企业满意。继续强化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力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再增加一批“掌上办”高频事项,提供“24小时不打烊”在线政务服务。深入推行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项目主辅并行审批、全程帮办代办等服务模式,再推出一批“秒批”“秒办”事项。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全力以赴帮助民营企业降成本、增效益。(供稿: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伟伟通讯员李春东冯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