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滨州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黄色”是这座城市的“五种色彩”之一。“黄色”就是黄河色,滨州因黄河而兴,94公里黄河穿城而过、河宽滩大。近年来,滨州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整合黄河资源,实施“幸福黄河工程”,打造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黄河农业园、黄河植物园等项目建成投用,正在加速跨入“黄河时代”。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第十次党代会、市“两会”精神,高质量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让档案真正活起来、用起来,切实融入现实、融入时代,即日起,滨州市档案馆、滨州日报联合推出《档案里的黄河故事》专栏,以市档案馆和沿黄县市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为基础,研究撰写专题文章,与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同频共振,讲述滨州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助力滨州高质量发展。
滨州市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地跨黄、淮、海三流域,黄河下游河道过境长度94公里。黄河以北有滨城区、沾化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海河流域的徒骇河、马颊河与簸箕李、小开河以及韩墩引黄干渠构成灌溉水网;黄河以南有邹平市、博兴县,淮河流域的小清河中游段与胡楼、道旭、打渔张引黄干渠构成灌溉水网。滨州市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400万,粮食种植面积912万亩,是传统农业大市,山东省粮食主产区,也是黄河三角洲区域内最大的行政区。
靠天吃饭望水兴叹
在灌区开发以前,这里地广人稀,土地严重碱化。全市除邹平市有部分低山丘陵区外,大部分为黄河冲积平原,地下水埋藏多在1~3米,土壤含盐量高,矿化度10~30克/升,土地易碱化。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75.4毫米,降水集中,加上海潮、风暴的侵袭,淡水资源总量10.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6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那时,人们开荒躲碱围种,今年种这块,明年抛荒这块种那块,终年忙碌却收入无几,土地虽多却难以维持家用。田间里多用广口井灌溉,人们在井上安上水车,或人推,或牛拉,随着哗啦啦的提水铁链子声响,细细的水流慢慢地流向田间。那时,几十亩地也只能靠一眼井,井里的水有限,一晌就能汲完,一亩地要浇上半天,甚至一天,人累、井干、牲口乏。大旱之年,农民们或吃救济粮,或外出谋生,生活十分艰难,就连居民饮用水也是靠用水缸积存雨水来解决。水的问题一直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制约着工农业的发展,如何解决“水”的问题,成为摆在滨州人民面前的民生大事。
载舟之水引以惠民
黄河由滨州腹地穿过,年过水总量300多亿立方米,因此,滨州有着极其优越的引黄灌溉条件。早在民国廿三年,当时的山东省建设厅就曾假定过一个引黄淤田、兴建虹吸工程的计划,但因当时国穷民潦,筹资艰难,全区仅在青城县马扎子(今高青县)、蒲台县王旺庄(今博兴县)分别修建了直径400毫米和200毫米的引黄虹吸管各一条,并试验引黄放淤成功,但后来因经费和战事影响,未正常运用遂即废弃。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对黄河进行治理,大力兴建引黄兴利事业。惠民专区自1955年试办滨县张肖堂虹吸引黄工程,开渠、引水、灌田、引黄试水成功,虽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但是引黄供水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次年,惠民专区动工兴建举世闻名的打渔张引黄灌区,由此掀起了引黄灌溉高潮。打渔张工程是继河南省人民胜利渠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一处大型引黄灌溉区,由苏联专家参与规划设计,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处引黄灌溉工程,同时也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项目。渠首引水闸自1956年3月破土动工,4月2日,抽调自惠民、胶州、昌潍、泰安四专区20余县的25万名干部、民工进驻建设工地,经过三年的连续施工,工程至1958年底竣工。当工人们把引黄闸闸门徐徐提升,汹涌的黄河水从闸口倾泻而出,经过沉沙地和干渠,流到畦田里。放水灌溉的成功鼓舞着人们,鞭炮声、人们的欢呼声和掌声与黄河水的波浪声汇成一片,经久不息。在群众心中,多年来的水害黄河,终于开始变成人民灌溉的利河,人们期盼着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新的美好生活。
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影响下,沿黄各县纷纷要求兴建引黄涵闸工程。在这种情况下,韩墩和马扎子引黄灌溉工程同时动工兴建。韩墩渠首引水闸于当年7月动工,至翌年3月建成,当年建成的渠系工程控制灌溉面积100万亩。马扎子引黄闸于1958年2月开工,至7月底竣工。
1959年,簸箕李引黄灌区开工兴建,渠首引水闸于10月动工兴建,至1960年1月建成。
1960年,刘春家引黄灌区将原虹吸工程改建为引黄涵闸。引黄涵闸位于刘春家黄河险工,自3月动工,至6月竣工。
在先后建成张肖堂、白龙湾、刘春家、大道王、打渔张、韩墩、簸箕李等引黄灌区后,惠民地区经历了停灌阶段(1961-1965年)。滨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滨州地区簸箕李引黄灌区复灌三十年工作总结汇报》中这样记载:由于对引黄认识的局限性,把灌区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大引大蓄大灌上,而忽视了排水的重要性。在用水管理上片面强调“灌溉自流化”而忽视了盐渍化的危险性。加之开灌后连年遭受暴雨侵袭,农业耕作粗放,引黄区域内发生了严重的涝碱灾害,和全国大多数引黄灌区一样,刚刚投入运行的簸箕李引黄灌区于1962年奉上级指示停灌,废渠还耕。灌区除打渔张保留外,其余工程设施破坏、损失极其严重,对人力、财力造成极大浪费。
1966年3月,水电部同意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贯彻积极慎重的方针,开始复灌。惠民专区建立了专、县引黄灌溉管理机构,并陆续修复了原灌区损坏的灌排工程,新建了兰家、道旭、归仁虹吸工程和张桥引黄灌区。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适应黄河防洪和扩大引黄灌溉面积,惠民地区先后改建了引黄涵洞6座,改建翻修了虹吸工程2处,灌区建设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20世纪80年代,惠民地委、行署审时度势,先后集中力量扩建了韩墩、打渔张、白龙湾、刘春家、簸箕李等一批骨干引黄闸工程。奋战3年,胜利建成胡楼引黄灌区,兴建引黄济青调水工程,利用打渔张灌区引黄闸引水,解决了青岛的严重缺水问题。据统计,1985年全区共有引黄灌区14处,总设计引水能力424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532.5万亩。
1988年,为了解决百姓的吃水问题,滨州水利部门开始着手小开河引黄灌区的前期工作。1993年11月25日,小开河引黄灌区正式破土动工,但是由于资金限制,施工进展缓慢。1997年底,建成了渠首引黄闸、徒骇河、沙河渡槽等7座大型建筑物工程。1998年,滨州地委、行署把多年筹集的准备用作重建办公楼的2000万元投到小开河建设和解决群众吃水问题上,同年11月28日,举行了隆重典礼,提闸放水。为解决无棣滨海11.28万人、2.93万公顷农田用水问题,1999年,小开河继续开挖输水渠26.51千米。2000年,小开河干渠全线贯通,河水贯穿黄三角腹地,涉及滨州黄河北部地区42万人口,解决了北部地区历史性饮水问题,几十万亩荒芜盐碱地变成丰产田,村村户户通上自来水,灌区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日新月异,灌区群众亲切地称之为“人民心中的河”。小开河灌区开创了引黄灌区模型试验的先例,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模型试验的灌区。
截至2000年,滨城秦台、惠民孟家、无棣埕口、博兴打渔张等79座平原水库先后建成,蓄水能力达2.2亿立方米,成为工业和城乡供水水源地。
2005年,国家投资1200万元用于簸箕李、打渔张、胡楼等灌区新开口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带动了高效农业的发展。
在1985—2005年这二十年间,滨州年平均引水13.31亿立方米,实灌面积达564.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0万亩,同时缓解了城镇及沿海数十万人的吃水困难。
至2007年,全市已建成引、输、蓄、排体系完整的灌区13处,引水能力466立方米/秒,控制灌溉面积583万亩。基本满足了全市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城市生态建设用水需求。
2019年4月,由原滨州市簸箕李引黄灌溉管理局、滨州市韩墩引黄灌溉管理局、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整合组建为滨州市引黄灌溉服务中心。设计灌溉面积324万亩,抗旱补源面积45.5万亩,设计引水流量195立方米/秒,承担着滨州市黄河以北滨城区、沾化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5个县区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及216.7万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供水任务。三大灌区建有干级渠道10条405.37公里,干渠建筑物661座;支渠343条1147.7公里;平原水库19座、总库容2.5亿立方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引、输、蓄水工程体系。
2021年,小开河、簸箕李、韩墩、打渔张、胡楼、白龙湾6处大型引黄灌区,张桥、道旭、兰家、张肖堂、大崔、归仁、大道王7处中型引黄灌区,有效灌溉面积528万亩,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起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人水和谐水润滨州
引黄供水改善了滨州生态环境,给灌区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带动了农、林、牧、渔的全面发展,建成大面积的草场、良田,使不毛之地变成绿洲。沾化冬枣、阳信鸭梨、无棣金丝小枣的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三万多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闻名省内外,粮棉产量迅速增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可观。
自2008年开始,滨州市委、市政府利用沿黄优势,将林水会战和总体规划进一步衔接,实施了绿色生态、水系生态、农业生态、乡村生态、路域生态“五大生态”示范工程建设。之后,又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建设重大机遇,全面加快推进滨州市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滨州沿黄河流域土地、生态环境等要素资源,以“一带、两轴、三核、四区”规划模式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循环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以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滨州市档案馆2012年的一份馆藏档案《滨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沿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的意见》中记载:以2012年为基准年,对黄河沿岸10公里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全力打造绿色农产品长廊,实现封闭式生产、园区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到2015年底建成50处绿色或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30个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沿黄15个镇(办)整建制打造成绿色或有机农产品示范镇(办)。并立足滨州黄河区位,同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建设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相结合,着力打造“两带、三区、四园、五基地”,形成了“以黄河两岸生态文化带为主轴,两处国家水利风景区和打渔张AAAA级景区为核心,四大精品化果园和五处规模化苗木基地点缀其间”的发展格局。2017年,滨州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领域实现“五个全国第一”。“滨州模式”成为全国推广的第一个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模式。2018年,国家粮科院与滨州举行联合共建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全市粮食业年加工转化量1583万吨,是本地粮食产量的4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6亿元,占全省的1/3、全国的1/25,打造了千亿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1010亿元,成为全国唯一的千亿地级市。
驱车行驶在位于滨州市的黄河大堤上,近百公里的黄河大堤乡土树种、花灌木以及彩叶树种有序搭配,一段一景,呈现出“树种多、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生态黄河廊道景致。从“鸟无枝头栖,人无树乘凉”的盐碱荒滩,到“低头见绿荫,抬头见鸟飞”的“粮丰林茂,北国江南”,滨州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通道连绿、水系扩绿、村庄兴绿、林下透绿、湿地添绿、产业富绿,让滨州这座地处生态脆弱地区的城市完成精神气质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