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档案中的道旭渡口
图文整理/卢艳



  在滨州黄河大桥南端大堤脚下,有一座绿树掩映着的村庄,这就是道旭村。道旭,原名“道西”,是清初韩氏立村时,根据当时村东的一条官道而取名,清末,道西黄河段被辟为河运码头,其地位日显重要。据说,有关当局聘请了一位日本的测绘师来测绘黄河流域的地图,此人在标注地名时,依声将“西”注成了“旭”。由此,“道旭”二字在地图上出现,成了官文。外地人多称“道旭”,时日久了,该村便易名为“道旭”。
  光绪十八年,道旭开辟了渡口,道旭渡口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古渡”之一。史料记载,这里水面宽阔,桅樯云集,渡口码头上商贾如织,十分繁荣,上可达济南,下可出海。清廷为加强管理,于此设河防营驻扎,使这里成为了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交通要衢,道旭村的民众也多靠摆渡为生。
  口述档案还原道旭渡口发展
  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在馆藏的一份1964年的卷宗中,发现了一份当时的道旭渡口职工的口述档案:
  约在民国十年到民国二十六年期间,(道旭渡口)那时的大摆渡有4-5只,最多到8只,每只船4-5人使用。南北两岸共有燕尾船20余只,撑船的人数大概有40-60个人的样子。
  那时不管大水小水,从早4点到晚8至9点,平均每天来回摆渡4趟,燕尾船稍多一些,一人掌舵,其他人配合着划桨、撑棹子、拉套子。所有船只都是伙份子养船,船工的收入无把握,全家人的生活无保证。那时的运价很不合理,“官”字号的来过河不但不拿钱,还得快送渡,遇到庄稼人、小商贩时就无数地多要钱,每天见钱不少,但分得不多,平均每人每天分四五角,最好的时候分一元钱(粮食4分钱一斤),每天算来能买10斤左右的粮食,这些仅能勉强维持一家人吃上饭,根本没有余钱。到了冬季修船的时间,就困难得无办法,多数是取钱拉债。
  从民国二十六年到解放后,这七八年间,渡口又有了变化。原来的船只被国民党逃走时弄到十里堡搭桥损坏了一部分,鬼子来了后搭上了木板桥,但外人不让走,群众过河还得乘船。因此,这时的渡口,人和船还不算少,有大小摆渡4只,最大的可装8个马车。还有划子一只、燕尾船20余只,船工40到50人的样子。
  1947年至1958年,这十一年里的情况就逐步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1947年南岸只有8只燕尾船,两岸大概15只的样子。1948年之后,以河务局为主组织了民改和船民协会,逐步建立起组织,公家用船也同样支付报酬,1951—1952年就发展到了30余只燕尾船,还有几只小摆渡,船工达100人左右。1951—1955年,这是船最多的时候,私人船达50余只(其中包括燕尾船40余只,小摆渡8至9只),并且能装渡汽车,人员达200余人。在1955年冬和1956年春,组成了渡口合作社。
  从1959年合营后,道旭渡口统一了经营管理,建立了各项制度。在上级党的正确领导下,用了五六年的时间,除发展和巩固到了5只拖轮、8只木驳,船工140余人外,在组织形式上也有了明确的分工,机轮班、木驳班、码头维修接缆组、码头指挥组、船舶维修组,照明、电灯、宿舍、办公、伙房、饭厅,营业、调度、会统、保管、医药卫生等各有分工。船工夏天有草帽、雨衣、胶鞋,冬天有棉帽、手套、大衣、口罩,看病吃药、婚娶丧葬、生育都有各种不同的照顾。大家都用上了瓷碗、铁勺、大花的脸盆、水瓶等炊食用具。同时,渡口的经营方式也完全变了样儿,凭票的、用船的,是一套完整的工序,解除了笨重的体力劳动,全部都是机械化的,每班都是轻微的体力劳动。下班后,大家可自由参加一些政治理论和文化业务学习,还可以骑着自行车赶集、走亲戚、回家等,工作时间是8小时,每隔七天还有一天的休息日。每个人收入固定,家庭和个人的一切生活有了可靠的保证,按每天能渡300至400辆汽车、行人和自行车有多少渡多少算,渡口每月收入总计都在30000元左右,因此大家都有了固定的月工资和奖金。
  道旭渡口的前世今生
  如果说滨州黄河大桥是滨州黄河交通发展史的今生,那么,道旭渡口就是滨州黄河交通发展史的前世。无论在清代、民国时期、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连接南北交通要道的道旭渡口,始终都在默默承担着它无可替代的民运、军运、陆地物资运输中转和黄河修防作用。
  据档案资料记载:1947年,解放区渤海行署设渡口管理所。1953年,山东省航运局设机构管理。1954年,道旭渡口的土筑码头扩建为长达240米的石砌码头。1955年,道旭渡口改为机动轮渡,之后日夜不停地对开。10月,道旭渡口对岸的黄河北镇港开航了客轮“鲁生”号,黄河上木帆船合作社的七八十条船同时不断往来,出现了百舸争流的兴旺景象。1963年胜利油田开发以后,孤岛、河口、滨南等地油田开发所需物资也大多由此渡运,过往车辆剧增。1964年,南岸修筑固定码头。1965年扩建为高、中、低三级码头。北岸在北镇港西侧建有高水位码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火车通到小营,需要运到黄河以北的物资,如煤炭、钢铁、木材等明显多了起来,再加上油田开发,仅靠道旭渡口的轮渡已远远不能满足物资渡运的需求,汛期时黄河两岸排号等待渡河的车辆竟排起2公里的长龙。
  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来惠民地区视察,因大水滞留在道旭渡口。他认为,虽然已是和平年代,但从战略战备的角度考虑,建一座大桥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后,杨得志司令员亲自到北京申请到了中央允许建桥的特别批复。1972年1月,在道旭渡口下游250米处,北镇大桥的建设工程正式开始。
  据《惠民地区黄河志》记载,道旭渡口于1972年10月1日北镇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后,渡船调出,渡口完成了历史使命。
  为彻底解决北镇黄河大桥在汛期交通被阻断的问题,1984年春,当时的惠民地区行政公署与胜利油田联合组建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开始对北镇黄河大桥的北引桥进行接长改造。1985年10月,在引桥主体工程竣工之后,又对大桥南北接线公路进行了升级改造,1987年10月1日,北镇黄河大桥实现全线通车。至此,道旭渡口真正退出历史舞台。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