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通讯员成卫卫苏明明
连日来,邹平市长山镇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团员青年、退伍军人、志愿者、网格员、群众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在全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太多感人故事,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了力量。
张兆国:与医护人员一起坚守在防控最前沿
“人手不够,我们自己顶上,每个人都承担了是平常几倍的工作量,但大家都没有怨言。紧急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没时间去想会不会被传染?能不能撑得住?只要我们还站得住,就要挺身而上。”长山镇中心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张兆国坚定地说。
医护人员是疫情防控最前沿的战士,他们冒着风险奔波于医院、社区、村居之间……这些张兆国都看在眼里。为保障疫情防控不出现任何问题,张兆国和两位副院长一起商量对策,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实际困难。为确保全镇146个核酸检测采样点都能高效运转,在每轮全员核酸检测之前,张兆国总要在第一时间完成分配、调度工作,每间隔两小时就对每个采样点送检的样本进行数据核实,直到把参与核酸检测的全员数核实无误后,他才放心地回家休息。
张鸿旭:10天完成4项研发,提速“智慧防疫”
长山镇统计所所长把“互联网+大数据”运用到疫情防控中,在短短10天内,先后设计研发了返邹人员申报二维码、防疫“场所码”等四项程序,大大提升了溯源流调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张鸿旭研发的“返邹人员申报二维码”,填写信息后可快速筛选出中高风险地区返邹人员,把管控范围明确到村(社区)、企业,助力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同时,他对镇域内村(社区)、企业、沿街商铺等重点场所进行编码,实现“一场所一码”,进入该场所的人员只需扫码登记,就可被精准掌控活动轨迹。目前,该镇已在辖区110个村居、38个小区、75家企业及沿街商铺等263个重要场所布置防疫“场所码”。
为全面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张鸿旭研发“敲门敲窗”模块,工作人员对沿街商铺、银行等摸排时,可实时把摸排情况录入系统,精准督促未检测人员尽快完成检测。此外,张鸿旭还研发了“五包一”居家健康检测人员模块,保障居家人员与工作人员的有效联动,并促进形成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
耿腾飞:“90”后村支书全天吃住在检查站
本轮疫情发生后,长山镇后麻村“90”后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耿腾飞第一个冲在前面,全天吃住在村口检查站,带领村民做好疫情防控。
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耿腾飞推着行动不便的群众去采样点并做好全程服务;他带领生活保障小组成员为村民送菜,保障群众居家生活……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耿腾飞,饿了就泡一碗方便面,累了就在检查站椅子上眯一会儿,父老乡亲都亲切地喊他“小书记”,大家都说“小书记”是全村百姓的主心骨。
而耿腾飞全身心投入该村疫情防控的时候,却与家人“分居”三地,他的爱人和两个孩子居家防护,母亲在医院照顾生病的父亲,“大家都劝我去医院照顾父亲,可如果我去了,更放心不下村里的400多父老乡亲!”他说。
王芸:
最忙累的一天走7万多步,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
在长山镇城市花园社区志愿者王芸值班的桌子上,除了有统一的社区重点人员摸排统计表和消毒消杀台账外,还有两个日记本,其中一本记录每天社区居民需要购买的生活物资清单,另一本记录居家人员的居家原因、列管日期、解除日期、核酸检测及“五包一”等情况,对于每户重点人员的具体管控措施,王芸都已经了然于心。
每天,王芸忙完相关信息登记后,就带领医护人员对居家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上门采样,然后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她最忙累的一天走了70000多步,一天走20000多步是常态,经常说话说得口干喉咙疼。社区居民感动地说:“平时只要大家在社区微信群里发出需求信息,王芸都会第一时间来帮助我们解决,她真的太累了!”
王芸的这股干劲儿,源于她高尚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情怀,早在2019年8月抗击台风“利奇马”期间,她曾连续值班17天;在2020年初疫情防控时期,她连续值班89天……她连续两年被评为滨州市优秀志愿者,近期又加入中华造血干细胞骨髓库,与丈夫共同签订了遗体捐献承诺书。
张同泰:带上老伴儿起早贪黑助力抗疫
每天凌晨,核酸检测医护人员还未到,该镇苑城责任区东南村64岁的张同泰和老伴已经起床了,他们认真地清扫场地、摆放桌子,开始一天的忙碌,直到深夜大家都已入睡,他们还要在场地转一转,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才回家休息。
张同泰夫妇这样做,并不是有人安排的,而是他们愿意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力量。他们会在每轮全员核酸检测前反复给大家发通知,采样开始后,他们又会耐心地维护现场秩序;听说工作人员忙得吃不上热乎饭,张同泰就带着自己的老伴去为他们做饭烧水。而在平时,只要听到有疫情防控需要做的事,张同泰都会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当人们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两位老人只是朴实地笑笑说:“不用谢,我们忙活的也都是些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