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孙文杰通讯员高立逸报道)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市农业农村系统以“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和“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为统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扛牢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克服疫情给工作开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力做好稳产保供、春季农业生产、巩固脱贫成果等重点工作,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解决问题,全市“菜篮子”产供形势平稳
围绕事关民生的肉蛋奶菜等农产品生产、储备、供应工作,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时调度“菜篮子”产供情况,工作前移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协调打通生产运输梗阻问题,拓展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全力做好稳产保供。
目前,全市畜牧业生产形势基本稳定,肉蛋奶生产储备供应充足。其中,全市重点肉类屠宰加工企业43家,库存畜禽肉类3.47万吨,月可供12.74万吨;重点禽蛋生产供应企业287家,月可供0.85万吨;重点牛奶生产供应企业22家,月可供0.34万吨。全市蔬菜在田面积15万余亩,日产量2000吨左右,日上市量1600吨左右,基本能够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包保联系工作机制和直连直报制度,全面掌握27个重点企业生产情况,对117个蔬菜基地主要品种、库存量等基本信息梳理汇总,做好供需形势预测预警,及时协调解决影响产销秩序的困难问题,并实施“互联网+ABC”三端服务体系优化蔬菜供求机制。制定印发《致全市畜牧兽医行业疫情防控的倡议书》《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畜禽养殖生物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蔬菜、小麦、果树应对雨雪寒潮管理技术意见》《春季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意见》等文件资料,指导生产主体落实好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协调交通运输等部门累计办理畜牧企业、养殖场户车辆通行证4931张、鲜活农产品绿色通行证4500余张,创新采用“边界中转”方式解决运输梗阻难题;争取省畜牧兽医局将23家企业列为重点民生保障物资生产企业,给予物资优先配置和道路通行保障。通过建立市级服务企业群,协调银行、担保公司,引入第三方托管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了一大批供销、应急资金、雇工难、生产资料供给等问题和困难,其中仅帮助蔬菜生产企业就解决100余个实际问题。
不误农时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全市小麦一二类苗面积比冬前增加43.57%
针对受去年超强降水小麦晚播、苗情较弱的实际,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突出一个“早”字,抓好一个“促”字,坚持一个“保”字,强化小麦田间管理,千方百计推动小麦“促弱转壮”;确保完成省分配给我市的882.2万亩种粮、14万亩大豆生产任务。据最新农情调查,目前全市小麦一类苗和二类苗面积361.54万亩,占82.6%,比冬前增加43.57%;三类苗占比17.4%。
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8个春季农业生产督导指导组,2月下旬开始下沉基层,召集相关专家和有经验的种植大户座谈会商,深入田间地头督导,因地、因苗、因墒进行苗情分析研判,将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地块。制定下发《2022年全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2022年促弱转壮保夏粮小麦丰收技术挂图》,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引导农户做好“促弱转壮”工作。依托市小麦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市县乡农技推广体系等力量,深入开展“科技壮苗”行动,市级组织17名专家成立4个专家指导组,各县区分别成立农技专家队伍,分时段、分区域、全过程开展巡回指导服务,目前已现场指导443次,组织培训140场次,培训骨干技术人员6880余人次。同时,争取市财政专项列支400万元农机作业补贴,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广泛发动开展小麦镇压划锄,已镇压279.13万亩、划锄109.84万亩;抓好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储备供应,已调运储备化肥10.3万吨、农药620吨、种子3000吨。
关注脱贫群众疫情防控和生活保障状况,守牢不发生返贫致贫底线
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关工作的通知》,扎实做好防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坚决守牢不发生返贫致贫底线。
高度关注脱贫群众疫情防控和生活保障状况。组织帮扶责任人、第一书记、村干部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掌握脱贫户和监测户的疫情防控情况、生活必需品储备情况;对自身防控能力较弱的脱贫户、监测户和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要求村“两委”进行重点关注,保持每天一次以上入户走访或电话联系。加大对脱贫群众帮扶力度,落实好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因疫情影响可能返贫或新致贫的困难群众,即时纳入帮扶台账、即时开展针对性帮扶;组织镇村及时发放扶贫项目收益,解决脱贫群众、监测对象实际生活困难。深入持续推进产业帮扶。做好扶贫资产监管,及时掌握扶贫项目运营情况,帮助协调停工停产的扶贫资产运营方复工复产;帮助扶持脱贫群众、监测对象解决好春季农业生产中的困难;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努力拓展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