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红楼梦》里的滨州话
钱杰
  第六回,周瑞家的向刘姥姥介绍王熙凤:
  “如今出挑得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
  第八回:李嬷嬷劝阻宝玉吃酒:
  “想那日我眼错不见一会,不知是那一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好儿,不管别人死活,给了你一口酒吃,葬送得我挨了两日骂。”
  第二十二回:黛玉嫉妒贾府为庆贺宝钗十五岁生日请戏班子,拿宝玉撒气,冷笑道:
  “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来,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跐着人借光儿问我。”
  第四十七回、六十二回:
  柳湘莲道:“你知道,我一贫如洗,家里是没的积聚的;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不如趁空儿留下这一分,省的到了跟前扎煞手。”
  香菱复转身回来,叫住宝玉。宝玉不知有何说话,扎煞着两只泥手,笑嘻嘻的转来。
  第六十回、六十四回:
  贾环对他母亲赵姨娘说:“我捱了打,你敢自不疼?”
  贾琏听侄子贾蓉胡说要做媒把尤二姐给他做二房,笑道:“敢自好,只是怕你婶子不依。”
  第六十七回:赵姨娘得了宝钗的礼物,想宝钗乃系王夫人的亲戚,为何不到王夫人跟前卖个好儿呢——
  自己叠叠歇歇地拿着那东西,走至王夫人房中……
  第八十二回:宝钗遣来给黛玉送蜜饯荔枝的老婆子,只管嘴里咕咕哝哝地说:
  “这样好模样儿,除了宝玉,什么人擎受的起?”
  ……
  “心眼子”(而不是“心眼”或“心眼儿”)、“葬送”、“跐着人”(“跐着鼻子上脸”)、“扎煞”、“敢自”、“叠叠歇歇”(言其自轻自贱、自讨没趣状)、“擎受”,这些词是不是好熟悉?没错儿,这都是山东方言,而且是滨州土话。
  《红楼梦》大量出现这种用语,大概有三个解释:曹雪芹先祖为山东人,后世迁至辽阳,而辽阳方言亦属胶辽官话体系;与曹雪芹家族关系甚密的苏州织造李煦(有说其孙女李香玉即林黛玉的原型),祖籍为山东昌邑(又说莱州);再就是曹家(鼎盛时)的佣人里,少不得会有山东人,也就难说会有滨州人……
  第三个解释,是我的揣度。否则,这些说滨州土话的,怎地有不少是些婆子嬷嬷之类,哈哈!是不是曹雪芹“净心”拿我们滨州打镲?
  还是八十二回:
  黛玉从不闻袭人背地里说人,今听此话有因,便说道:“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龚育之、宋贵仑在《“红学”一家言》(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著《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三联书店出版)中回忆说,毛主席在文章和谈话中经常引用《红楼梦》的故事和语言,并同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个“东风压倒西风”就是他访苏演讲时用来对国际形势的比喻。
  诗云:
  多么熟悉的声音
  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