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听医务工作者讲述发生在“黄码医院”里的故事
    严格做好防护,为患者及时进行手术。

    “黄码医院”入口。

    “黄码医院”守护孕产妇健康,确保新生儿平安。

    悉心护理老年患者。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鹏飞通讯员王丙强王迅吴迪
  编者按
  “黄码医院”是指为隔离点和封控区、管控区核酸检测阴性但罹患其他疾病人员提供紧急救治服务的医院。3月25日,滨州市中心医院被确定全市特殊人群急救保障定点医院,主要接收封控区、管控区、集中隔离点、居家隔离以及健康码为黄码的急危重症患者,正式成为“黄码医院”。
  作为滨州市首家且唯一一家市级“黄码医院”,滨州市中心医院全力保障特殊群众就医需求,先后组建9个医疗团队、13个护理团队,73名医生和266名护士分管9个病区,全力守护特殊群众生命健康。截至目前,市中心医院共接诊患者1000余名,无一起医疗事故发生,所有患者在院期间均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而在作为“黄码医院”开诊后,滨州市中心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守“爱人如己”理念,在直面危险的同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力医治患者,获得了广泛好评。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医务工作者自己的讲述,看看“黄码医院”是如何运作的,同时也了解一下滨州市中心医院各条战线的医务工作者为了战胜疫情所做的努力及付出的辛劳吧。
  在此,向每一位白衣执甲、“疫”线逆行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就算晕倒在岗位,心里想的也是坚守
  讲述人:周蕾(滨州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
  在度过了几个寒冷夜晚后,4月8日突然气温骤增。
  护士胡立莹原本就身体瘦弱,平时体质较弱,当酷热的太阳光照射在厚重的防护服上,面屏下她的脸庞变得煞白,大量汗液顺着脸颊、脖子流进了防护服里。尽管如此,她仍然坚守岗位。
  其他工作人员看着不对劲,赶紧让胡立莹回去休息。当同时扶着已经站不稳的胡立莹回到门诊时,她突然晕倒了。见此情形,大家赶紧把她抬进第一脱卸间,迅速完成手卫生后,扯下了她的防护面罩、拉开了她的防护服。此时大家才清晰地看到,胡立莹脸色煞白,已经有些喘不过气,她身上的衣裤全部被汗水浸湿,左手抽搐。
  护士长立刻按照规范程序,以最快速度帮胡立莹把防护服脱掉,扶着刚刚醒来的她进入第二脱卸间,并协助其完成防护用品的脱卸。在清洁区,医生赶紧打开空调给胡立莹降温,并让其口服葡萄糖,为其建立静脉通路输入葡萄糖酸钙,给她补充体力,缓解症状。
  直到半小时后,喘憋困难的胡立莹才逐渐平静下来,身上的汗也慢慢退去,能够平静地说话了,左手也不再抽搐。众人这才放下心来,在为她安排好专职守护医生后,其他人继续回到岗位工作。
  疫情尚未结束,我们的使命就还未完成!不管有多苦、有多累,我们都愿意坚守岗位,只为战胜疫情,只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这个活儿让我来干,你快休息会儿”
  讲述人:姚立硕(滨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技师)
  伴随着发热门诊和“黄码医院”收治的危急重症病患逐渐增加,核酸检测工作量激增,对于身为检验者的我们而言,这既是一个挑战、一种考验,更是一种责任。面对大量且长时段的核酸检测工作,我们没有温软的床铺、没有及时的饭菜、没有准时的休息,有的只有团队之间的携手并肩,有的只有“疫”线逆行的白衣执甲。
  其间,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非常积极地多去承担一些工作,好让同事能多休息一会儿。工作中,听得最多也是最温暖的话就是“这个活儿让我来干,你快休息会儿”。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心,更彰显了市中心医院医护团队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从剑拔弩张到医患和谐,悉心照顾赢得患者致谢
  讲述人:姜英(滨州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
  3月21日晚,我和两名同事接到通知,一名肿瘤转移高位截瘫的密接患者21时左右由120送达医院发热门诊,需要我们3人协助转移患者。
  患者刚下车就问:“这是哪里?”得到答复后,他告诉我们:自己不能独立进食,二便不能自理,需要24小时陪护。听到患者这样说,我们着实有些慌,因为这与我们接诊前得到的信息出入很大。
  由于人员不足,且进入留观室需要三级防护,我们没有条件为患者提供24小时陪护。怎么办?
  感受到患者强硬表达下的无助,影像科的年轻小伙孟晓瑞主动与其沟通,协助其安顿住院事宜,甚至细心到患者的每一件生活物品都按照其要求摆放,只为最大限度方便患者。
  看到医护人员尽职尽责,感受到关爱的患者态度逐渐缓和下来。他坦诚地说,刚来时自己是闹脾气,其实自己的双上肢能自主活动,小便有感觉,可以使用尿壶,大便每2天1次,但需要他人协助。
  从初见时的剑拔弩张,到后来的坦诚相待,医患关系逐渐和谐起来。随后,我们三人和另外两名同事每天轮流为这名患者进行核酸检测、配送三餐,协助其完成大小便,悉心照顾其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都会和他聊天,疏导他的负面情绪,鼓励他正确面对病情,树立康复的信心。
  3月25日,医院的“黄码病区”筹备完成,转移这名患者入病区前,他真诚地向护士长表达了对我们5人小组的感谢。
  用真心真情为患者服务,为老年患者全程帮办入院手续
  讲述人:李芹(滨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来院就诊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很大一部分,这类患者有几大特点:年龄大、无子女陪同、无智能手机、耳背。为了方便这些老年患者就诊,他们一进院,我们就全程帮助他们完成挂号、登记、填写核酸采集信息等流程。
  由于我们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通常值完一个班下来,我们都是汗流浃背,嗓子都哑了,甚至连呼吸都觉得困难。但每当听到患者说“你们真不容易啊”,我们真的是眼眶含泪,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多学科协作+“一患一案”,守护急危重症患者生命
  讲述人:曹俊强(滨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副主任)
  王磊(滨州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主治医师)
  4月4日凌晨1点,医院接诊了一位大量脑出血、脑室铸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入院时,患者已经意识不清,随时可能因为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医院迅速启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预案。当患者在发热门诊完成核酸采样后,来不及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立即对其实施抢救。
  由于患者长期吸烟,其呼吸道有大量浓痰,导致喘憋、呛咳严重。但此时医护人员已经顾不得被感染的危险,立即为患者清理呼吸道。
  清理呼吸道后,患者病情稍微稳定,手术时机出现。神经外科医疗团队立即在做好防护后,将患者转运至手术室,实施紧急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脑室外引流[EVD]装置置入术。手术团队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历时1小时,终于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完成后,患者病情仍然非常危重,急需呼吸机机械辅助呼吸、气管切开等支持措施。随即,患者被转入“黄码”十一病区进行进一步救治。
  此时,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低,且出血部位直接损伤脑干及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因此处于昏迷阶段,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呼吸喘憋严重。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值班医师王磊、主治医师赵吉庆按照紧急救治预案,立刻组织多学科线上视频会诊,为患者制订抢救方案。
  确定方案后,主任医师陈雪松立即为患者行床旁支气管切开术,为其开放气道,实施呼吸机机械辅助呼吸,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快速进行。护士长陈秀花则抽调精干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特别照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最终,经过多个科室的协同努力,患者生命体征最终趋于稳定。
  “黄码”十一病区面对的都是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急危重症患者,在科室主任郭天华、护士长陈秀花的带领下,病区医护人员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按照“一患一案”给予入院患者精细化治疗,让众多急危重症患者在这里转危为安。
  开辟“绿色通道”,多部门联动让危重患者转危为安
  讲述人:张琴(滨州市中心医院妇科一病区主任)
  马传燕(滨州市中心医院产科二病区副主任)
  4月2日下午3点,从其他医院转入滨州市中心医院一名青年女性患者。入院时,这名患者面色苍白,表情十分痛苦。
  接诊医师马传燕经询问得知,患者有停经史,并有左侧输卵管切除史。患者查体时呈板状腹,压痛,高度可疑异位妊娠破裂伴失血性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随即,超声医学科魏伟主治医师为患者行彩超检查提示:盆腔内见直径约11厘米混合回声团块,盆、腹腔内大量积液,报危急值,与临床诊断吻合。
  受疫情影响,患者入院时孤身一人,家属也无法完成签字确认。紧急时刻,科室立即请示医务处、门诊部,随即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其快速入院。
  随后,手术团队迅速完成术前准备,仅10分钟后就让患者进入手术室。此时,早已等待在手术室的麻醉科于刚主任、崔振楠主治医师立刻为患者行深静脉置管,保证其输液通畅。主刀医师张琴主任因患者有生育要求,拟行手术方式:开腹右侧输卵管妊娠病灶清除并输卵管成形术。
  当日下午3点40分手术开始,主刀医师张琴和医师马传燕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忍受着闷热的环境,迅速为患者进行手术。在巡回护士张辉、陈加伟的密切配合下,下午5点,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半小时,患者安全返回病房进行康复,此时,医护人员早已汗流浃背,衣衫全部被汗水浸湿。进入病房后,刘玉芹护士长早已为患者做好特护准备。6小时过后,患者平安度过了危险期。
  4月7日,患者恢复良好,终于出院。她眼含热泪,对着医护人员鞠躬致谢……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