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无棣县在全面推行“田长制”基础上,探索推动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
数字化赋能 “田长”管地更智慧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淑霞通讯员初宝瑞王健张国辉
  
  乡村四月,万物勃发。广袤麦田内,农民抢抓农时,松土、施肥、灌溉……在盎然绿意中播撒丰收的希冀。
  在无棣县,守护这片希望田野的不只是农民,还有583名各级田长,以及24小时全天候值守的智慧天眼系统等。
  “我们在率先全面推行‘田长制’基础上,深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流程再造、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加速形成数据驱动、精准治理的‘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智慧监管决策机制,全面提升了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冯国建表示。
  全省率先开发应用“田长制”App,实现“掌上管地”
  “嘀、嘀……”上午8点多,信阳镇大庄东村村支书徐志建骑上电动自行车,一拧电门,开始到田地“巡逻”。
  这位“85后”村支书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三级田长”。临近田地,徐志建打开手机上的“田长制”App,依次点击“签到”“开始巡田”按钮,系统自动记录下其巡田轨迹。
  “按规定,‘田长’每周至少巡田一次,但现在是农忙时节,疫情形势稳定后每天我都要到田里打个转。”徐志建说,村里人多地少,土地分散,为了将全村900多亩耕地看个遍,有时一天就要巡田四五次。
  “三级田长”的主要职责是查看村内地块种植情况,及时发现、劝阻乱占、破坏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
  临近中午,徐志建发现一名村民在田里取土垫路,立即上前劝阻,同时通过“田长制”App将问题上报“二级田长”。不到十分钟,信阳镇自然资源管理站站长齐建磊赶到,查看了土地破坏程度,并向该村民详细讲解了国家土地政策相关规定。“真没想到自家地里取几掀土垫个路还违法,这下知道了,以后再不这么干了。”该村民听得心服口服,迅速将田地恢复原样。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但长期以来,农村占用耕地违法建房、基本农田内种树等侵占破坏耕地现象屡有发生,且存在分布散、发现难、查处难、整改难等问题。
  为有效破解日常监管难题,无棣县于2020年7月开始着手推进“田长制”工作,并全面构建起“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县乡村三级“田长制”管理体系。县、乡、村三级共设立田长583名,其中一级田长1名,由县长担任;二级田长12名,由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三级田长570名,由村(居)主要负责人担任。为进一步织密田长网格,推进“田长制”责任体系在基层向纵深发展,推举“民间田长”1500余名,实现了对全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全覆盖管理,编织起了一张“地网”。同时,无棣县在全省率先研发“田长制”工作App系统,推出田长“掌上管地”手机客户端。
  “田长通过手机操作即可完成巡查、拍照、测量和实时数据上传,实现了线上、线下耕地保护监管的一网联通,真正实现了‘掌上管地’。”信阳镇镇长刘彦表示。
  探索优化整合三个平台,田长管地有了智能化“千里眼”
  “‘田长制’的全面推行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传统以人力巡查为主的维护方式,只适用于小区域,大面积监测存在困难,因此仍然存在监管真空、巡查遗漏等问题。”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崔吉春表示。
  能否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人防﹢技防”保护耕地,让违法占地即使躲过了“地上查”,也难逃“天上看”?
  2021年8月,无棣县“智慧国土高点视频监控平台”项目列入省级自然资源“数字赋能”试点。县政府迅速成立“数字赋能”专班,推动高点视频监控平台、智慧无棣时空大数据平台和“田长制”信息平台相互融合。
  “我们在全省率先探索将三个平台融合设立综合监管平台,通过‘数据源’的资源共享、优势结合,实现对全县范围内地表变化图斑的提取。”无棣县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党总支副书记杜建座介绍。
  据悉,综合监管平台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到岗,通过高点监控自动巡航功能识别变化图斑信息,截取变化图斑影像;对重点区域人工巡查,对发现的挖土、推填土、基本农田植树造林、疑似建设等地表变化情况进行采集;通过各级田长上报的地表变化情况,以及互联网、12345市长热线、12336等途径获取各类违法信息,及时分析、比对,处理、下发各类任务,并做好汇报、汇总等相关工作。
  打开无棣县智慧国土高点视频监控平台,工作人员指着上面密密麻麻分布的绿点、红点介绍,这些点位代表全县58个摄像头,其中绿点表示正常状态,红点则是预警,可实现焚烧识别、违建识别、弃耕识别、挖掘识别、造林识别和非粮作物识别等,从而对辖区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情况进行实时智能监控。
  “我们投资720万元,规划建设了覆盖全县重点耕地集中区域的‘天眼’高空高清摄像头监管系统,采用360度旋转监控模式,每个高清摄像头辐射半径达3公里,可实现27平方公里农田的全天候、全方位、无差别监控。”杜建座说,该系统集国土监测、火点监测于一体,通过图像识别、前后影像对比等手段,可自动识别、抓拍破坏耕地、秸秆焚烧、耕地非农化等行为,及时进行预警。
  高点视频监控平台、智慧无棣时空大数据平台与田长制App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耕地保护实时智能精准化监控,相当于为耕地保护安上智能化“千里眼”“顺风耳”,从而发现问题在初始,解决在萌芽,提高了“田长制”管理科技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全流程闭环监管,筑牢数字化护田“防护网”
  3月5日10时16分,无棣县综合监管平台工作人员通过高点视频监控平台预警信息,发现车王镇吕家邢王村偏东北方向有疑似动工点。
  初步分析后,工作人员将疑似施工现场推送至无棣县“田长制”平台,平台又将报警信息转送至车王镇“二级田长”。不到11点钟,车王镇自然资源管理站站长高长健就赶到现场。实地核查发现,该施工项目建成后主要从事蚯蚓养殖,已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
  据悉,借助于三个平台的动态信息数据辅助支撑,无棣县实现了对耕地违法行为的“事前发现,三级田长至一二级田长的事中提报,事后有关部门对违法现象及时有效处理”全流程闭环管理,从而做到对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地行为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制止、早处置”。
  由高点监控、“田长制”App、互联网等多途径获取的信息,制作综合监管平台推送单,通过微信工作群、政务内网及时推送至变化图斑所在镇街,由镇街管理站工作人员通过“田长制”App现场测量、拍照等,将现场相关信息上传至智慧无棣时空大数据平台,并按推送单相关要求记录有关信息。完成上述工作后,所在镇街将推送单经相关负责人签字后反馈至综合监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收到信息后,及时将信息转送至执法大队、调查和监察股、耕地保护股等相关股室。各股室根据各自职责和分工,对变化图斑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综合监管平台对发现的变化图斑进行不间断定点监测,直至该变化图斑经相关股室核实销号后,结束对该变化图斑的定点监测。
  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运用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进一步筑牢了防护网。对比分析发现,无棣县违法占用耕地、破坏土地资源情况明显减少。“我们将全方位推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政府、社会各方力量的高效协同,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形成耕地资源保护社会共管共治的良好局面。”冯国建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