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康复救助为残疾儿童创造幸福光明的未来
2021年,全市康复救助残疾儿童达到1538名,实现“救早救小”和“应救尽救”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荆常忠通讯员姬广鹏
  上午在康复机构,下午去幼儿园,让小新(化名)妈妈的接送任务更重了,但是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多。因为现在小新已经能够主动和家长、老师交流了。而在一年前,第一次跟着妈妈走进某儿童医院儿童康复中心咨询室的时候,小新不会说话,对自已的名字也没有反应,更别说主动与他人交流,属于典型的孤独症表现。
  在评估师的建议下,小新妈妈到滨城区残联申请了康复救助,小新开始接受康复训练。有了康复师的帮助,小新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慢慢地,小新能开口说话了;慢慢地,小新会主动叫妈妈了;慢慢地,小新开始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了……2022年春节过后,经评估已经具备入园条件的小新进入附近的幼儿园,开始了半天幼儿园、半天机构康复的生活,虽然与同龄孩子还有差距,但已经能够融入集体环境。
  据统计,我市有0—17岁残疾儿童4800余人,他们有的是认识障碍、有的是听力障碍,有的是智力落后,有的行动不便,但是他们和小新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专业、规范的康复救助。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市不断完善残疾儿童救助政策体系,将康复救助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强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兜底保障,推动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教育有效衔接,努力为他们谋幸福、谋未来。2021年,全市康复救助残疾儿童达到1538名,每十万人口得到康复救助儿童数达到39.15人,高于全省平均数1.56人,残疾儿童家庭满意率达到100%,高于全省平均满意率3.08个百分点,实现了“救早救小”和“应救尽救”。
  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发现更早、诊断更快、康复更及时。市残联、市卫健委共同制订下发了《滨州市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举办了全市儿童残疾筛查诊断与儿童保健工作培训班,健全儿童残疾筛查诊断组织管理体系,明确了全市儿童残疾诊断评估机构,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儿童残疾筛查诊断政府补贴制度,给予确诊残疾儿童每人不超过500元的复筛和诊断费用补助,常态化组织开展0—6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信息登记、上报和管理工作,累计新筛上报疑似残疾儿童125名。
  提升服务水平,精准落实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市、县两级残联建立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办队伍,按照“一次办好”要求,5个工作日内完成残疾儿童救助申请审核,2021年共审核确定1538名残疾儿童作为救助对象。其中,救助异地户籍残疾儿童26人,避免了残疾儿童家长“往返跑”。政府出资为在训残疾儿童及监护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降低残疾儿童及其家人因康复而产生的意外人身伤害风险,有效维护了残疾儿童康复权益。落实定点康复机构评审认定制度和等级管理要求,邀请省有关康复专家和医保、消防专业人员组成评审组,对全市申请承担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机构进行现场集中评审认定,认定定点机构12家,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广泛宣传发动,普及全生命周期理念,印发《滨州市儿童筛查诊断工作手册》,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儿童残疾筛查诊断的重要意义、工作流程及筛查诊断补助、康复救助等相关政策,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的社会知晓率。
  延伸服务链条,提高残疾儿童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坚持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侧改革,先后制订出台《滨州市残疾儿童“康教托”一体化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滨州市残疾儿童康教融合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创新实施“康复、教育、托管”一体化服务,开展了“心系残儿·爱心共建”、文化悦残童等康教融合试点项目,积极构建康复、教育、托管相结合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体系,解放残疾儿童家庭劳动力。全市9家康复机构探索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托管”服务模式,665名儿童享受到康教融合服务,166名儿童接受托管服务。无棣爱心医院积极探索残疾儿童“康教托技就”一体化服务途径,成立了“无棣爱心小学”和“托管中心”,设12个教学班,对家庭困难的残疾儿童免费托管,根据残疾程度、残疾状况分类开办理发、生活技能、手工制作等项目技能培训班,让190多名残疾儿童享受到“康复+教育”服务,96名残疾儿童得到了托管服务,努力让每一名残疾儿童都能学到一项适合自己的实用技术,走出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义务教育、托管服务、技能培训”一体化融合发展新路子,相关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山东新闻联播》先后报道。
  制定“负面”清单,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监督管理。举办全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业务管理培训班,制定公布“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残疾儿童及其监护人”2个“负面清单”和《滨州市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明确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要求,划出“红线”、标明“雷区”,为规范化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立起“规矩”。创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化监管方式,依托钉钉管理系统,构建以残联和机构为框架,以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管理为主要内容,集组织管理、考勤管理、调查问卷于一体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化监管平台,建立常态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监管模式。
  目前,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已经形成了市县协同、部门协作、社会支持一体推进的良好态势,正在按照全力提升“八个品质”的要求,倾力打造“康相伴·福未来”滨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品牌。
  未来很远,未来可期。相信残疾儿童一定会和正常孩子一样拥有灿烂的明天和美丽的人生。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