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各县市区都收藏有大量的宋金元时期文物,尤以瓷器居多,大多都是村民在挖地或挖掘池塘时发现的,宋金元时期墓葬正式发掘并不多。近几年,为配合工程建设,我市先后发掘的宋元古墓主要有滨城区北蔺村的元代墓葬、大唐滨州热电厂宋代墓葬、滨城区鳌头周村宋代墓葬。
仿木结构的鳌头周村古墓
2021年11月18日至12月16日,为配合考古前置工作,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先前勘探发现的滨城区长江二路、新立河东路附近的鳌头周古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此次发掘宋代古墓3座,位于一池塘的东北角,不排除池塘内亦有墓葬的可能。3座宋墓皆为穹隆顶圆形砖室墓。其中两座破坏较为严重,出土宋代白釉划花瓷枕一件,宋崇宁重宝铜钱一枚。东南角墓葬保存相对较好,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室中间有砖砌棺床,与北蔺村古墓结构一致,墓道朝南。墓室北壁正冲墓道的位置有用砖砌成的仿木斗拱结构的出厦门一座,并凸出墓壁十余厘米。门为双扇开,两边有立柱,门上边有门楣和屋檐,造型十分精致。墓门左右亦各有同样结构的仿木斗拱结构出厦门一座,三座门正好将墓室内壁平分为三等分。墓门左右的两座门与墓室北壁的门之间各有一组砖砌的桌椅,凸出墓壁4厘米左右。墓室内壁敷以白灰,然后又在门、桌椅、檐子、立柱上面涂以朱红色,双扇门上还涂以墨点表示门钉。可惜墓室损坏较为严重,墓顶全部损毁,只残存深120厘米的墓室底部。
另外,2011年3月24日至4月3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德大铁路建设工作,在阳信戚家亦发掘一座穹隆顶砖室墓。该墓墓顶已全部破坏,残高70—116厘米。墓葬呈椭圆形,最长直径394厘米,最短直径294厘米。墓室除东南角外,其余方向的外壁都填充18—68厘米厚的红烧土。墓室西部铺设青砖,应为棺床,青砖下垫有6厘米厚的红烧土。墓室东部未铺青砖。墓东壁中央有半圆形壁龛,深40厘米、高70厘米、宽60厘米。该墓葬形制与博兴疃子发现的唐代晚期墓葬,滨城区鳌头周村、大唐热电厂发现的宋代墓葬和滨城区北蔺村发现的元代墓葬基本一致,具体年代不好判断。
大唐热电厂宋墓
2010年9月,我市文物部门对大唐滨州热电厂选址20000余平方米的用地范围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宋元时期遗址一处。当年11月份,对遗址中的1座古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并打探沟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共出土骨簪2件、瓷碗3件、铜钱4枚,残断石臼1个,还有部分瓷器残片。
墓葬结构为圆形穹隆顶砖室墓,墓底圆形,直径4.0米。该墓葬破坏严重,墓室南部的墓门、墓道、铺地砖全部遭到破坏,只残存北半部底部地砖及部分墓壁。北部墓壁残高1.2米,中央为砖砌的仿木结构出厦门1座,门两侧分别对称分布着砖砌箱柜1个、砖砌桌椅1组。桌子位于中间,两边各有一把椅子,桌椅旁有砖砌灯架1个。从残存墓壁可以明显看出内收起穹的现象。墓室填土内散乱分布有大量碎砖和人骨。其中,残存4个头骨及少量腿骨,但由于破坏严重,具体葬式不明,但应为头向朝北埋葬。
墓底东北部随葬3件白釉瓷碗,填土中还有4枚铜钱,其中3枚可辨识为淳化元宝、元丰通宝、至和元宝,剩余1枚因锈蚀严重,无法辨认。淳化元宝为北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开始铸造,元丰通宝为北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铸造、至和元宝为北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1054年)铸造,可初步确定墓葬年代应为宋代。3件瓷碗中,其中一件敞口、深腹、圈足、口稍残,口径15.1厘米、高6.7厘米,内施满釉,外施半釉,口沿一圈不施釉,谓之芒口,碗心绘白地黑花的双圈纹,内书“元”字。另2件碗口径16.6厘米、高3.8厘米,亦是敞口、浅腹、圈足,碗心有涩圈,外施半釉。因胎釉提纯不足,故白釉中夹杂有黑色斑点。碗残,但能拼对完整。3件瓷碗亦具有典型的宋代特点。
北蔺村宋元古墓中的精美壁画
2003年8月11日上午,滨城区原尚集乡北蔺村村民在村北挖土时发现一座砖砌古墓,并迅速报告了文管部门。该古墓位于205国道东方红路口西行不足一里的地方,紧挨一水塘,为穹隆顶砖室墓。墓砖呈外厚内薄、一边为直角的梯形形状,层层相叠正好隆起为圆拱形穹隆顶墓室。
墓室南面为墓道。墓室顶部塌陷,墓室南边包括墓道和北面墓壁也有部分坍塌,塌陷的砖与封土堆在墓室底部。塌陷造成的墓壁缺口正好将墓壁分为东西两部分。该墓室最大直径近4米,残存近2米。中间偏南为砖砌长方形棺床,墓底亦用砖铺就。该墓北面紧挨一水塘,水塘为北蔺村村民挖土所形成,致使墓内存有较深积水。
墓室有彩绘壁画,应是先在墓室内壁敷上白灰,然后又用黑、红二色在白灰上作画。墓室壁画尚残存长度970厘米,其中东面墓室内壁残存壁画长度420厘米,西面残存壁画长度550厘米。东西两壁的壁画风格有所不同。东侧壁画状物摹人,形神兼备、丰采飘逸,线条畅快淋漓,而又不失细腻温婉,有若浮云流水。其描绘了男女两位主人公在斗拱结构的屋宇廊檐里面,围一木桌相对而坐。桌子中间有插花一束,桌上有杯盏碗盘水果等,桌下则绘有两个盖罐,似为盛酒的用具。盏为花口小底,下有花口盏托,配合使用,十分精致。女主人因彩绘脱落,面目模糊不清,身后绘一侍女,长衣披地,意态娴雅,双手捧碗;男主人胡须毛发皆绘制得十分清晰,神情怡然,惟妙惟肖。身后则绘一童子,双手捧罐。侍女与童子二人身形明显小于两位男女主人公,他们静静地立于主人身后,仿佛随时听候主人召唤。侍女和童子的身后又各为一菱形窗棂结构的木门。
墓室西面所绘壁画由北向南分别为一高大牌坊,继而为一门,门后紧挨着放一桌案,桌案南边一位体态丰腴的妇人正在打扫屏风。过屏风又是一门,门南边站立一男子,其前后分别绘有一狗一鸡。这一部分壁画相对来说,线条较为粗糙,色彩单调,人物表情也相对呆板。除人物生活场景等主体彩绘纹饰外,周边墓壁空白处还绘有各种菱形纹和花卉纹等。虽然由于年代久远,色泽图案多有漫灭不可见者,但亦可初步了解到当时主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既有华衣美服、侍仆从人,又有高屋广厦,精巧房舍,而且还有自己的饲养和休闲场所。
该墓内还发现铁刀一把、瓷碗和黑釉罐各一件,另有铜钱30余枚。铁刀残毁,残长30厘米左右,面阔体厚。瓷碗和黑釉罐壁厚体小不实用,应为随葬明器。30余枚钱币中,有4枚可见清晰面文。依时间先后分别为宋太宗赵炅(赵光义)太平兴国年间铸造的太平通宝,宋真宗赵恒景德年间铸造的景德元宝,宋英宗赵曙治平年间铸造的治平元宝,宋神宗赵顼元丰元年铸造的元丰通宝。在众多出土物中,还发现半块刻划10多个文字的纪年砖,因字迹潦草,可辨识出“今呈奉……弟……三人……至顺四”等文字。
此处共发现8座元代砖室墓,应为一处元代家族墓地,周围墓葬因村民挖池塘,可能都已不存。发现的墓葬可分为两个风格,该墓南面不到30米的距离内发现2座墓葬,皆为穹隆顶砖室墓,面积较大,墓门朝南,有墓道。这3座墓葬结构基本相同,为同一风格,但破坏较为严重,墓中出土3个罐和1个碗,以及一些宋代铜钱。
另一风格为长方形砖室墓,共有5座,墓室长约200厘米,宽80厘米,结构简单,面积也小,出土有1个瓷碗和3个白釉黑花罐子,其中一个罐上还保留着因修补留下的锯把子,可知墓主人生前较为贫困。北蔺村墓室壁画人物图。北蔺村古墓发现现场。鳌头周村宋墓出土的瓷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