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实
“真抓实干”成效明显 获生态环保部通报表彰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任斐报道)7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全市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居住环境专场,介绍了我市加强环境保护专项整治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和进展成效。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实,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市PM2.5、PM10、SO2、NO2、CO以及综合指数均实现两位数改善,改善幅度在全省均排名前列,分别为第3、3、4、3、3、2位。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秋冬季,我市PM2.5平均浓度47.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2.8%,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传输通道城市中分列第5、2位;重污染天数0天,是“2+26”传输通道城市中唯一一个未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城市;省对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成绩,在全省传输通道城市和小组中均列第1位。水环境质量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市18个省控以上断面全部达标,其中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54.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8.1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17.59%,改善幅度列全国第16位、全省第2位;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81.4%,超出年度目标7.3个百分点,是环渤海4个城市中水质最好的城市;7月6日,生态环境部印发通报,对全国17个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经验做法进行表彰,我市是其中之一。
   生态环境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在具体工作中,以更高标准持续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方面:一是开展夏季臭氧专项整治。投资800万元,对117家重点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情况复核、对540余家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全覆盖抽测。二是围绕重点企业、化工园区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走航监测。截至6月底,出动走航车38次,总里程5990公里。三是做好点对点现场帮扶。每月开展异地帮扶执法,推动环境问题解决。碧水保卫战方面:提前完成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清算,36个具有跨界属性的河流断面中,有14个产生实际补偿。全市1379个入河排污口已整治完成1365个,完成率99%;913个入海排污口全部整治完成。净土保卫战方面:一是对1553家涉工业固体废物企业全面纳统;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二是高质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无棣县投资6亿元、阳信县投资1亿元推进整县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依托中国环科院专家团队编制实施方案,基本完成指标体系构建。
  以更大力度开展生态环境帮扶监管。环境执法方式持续优化,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综合执法检查,立案处罚84起,罚款1252.9万元。强化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全市评价绿色标识(诚信守法)企业13283家、蓝色标识(轻微失信)企业592家、黄色标识(一般失信)企业877家、暂无黑色标识(严重失信)企业。强化生态环保帮扶,开展“送法入企”活动,现场帮扶企业600家次,全面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以更广维度构建生态环境宣传大格局。宣传教育亮点纷呈,在“六·五”环境日开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举办“滨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展”,策划《环保人之歌》《向绿而行》等多部微视频。绿色创建有声有色,联合团组织和教育部门评选40名第四批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并应邀参加全省环保小卫士教育品牌活动试点。公众参与广泛深入,全市纳入全国第四批环保设施开放的8家单位组织活动27次,累计接待400余人;线上“云开放”累计点击率千余次,广泛汇聚社会环境保护力量。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