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滨州职业学院以产学研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以职业教育发展助力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
赋能滨州“八大品质”提升 谱写校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任宵郭文璐通讯员樊学美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东盟市长论坛暨协同创新发展大会上,滨州职业学院被确定为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这是滨职以产学研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风雨66年,滨州职业学院这所滨州大地上土生土长的高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服务城市发展,为滨州城市建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技能人才。
  时至今年,随着市党代会和市“两会”的接续召开,为滨州高质量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我市确定了“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奋斗目标,谋划了“1+11868”工作体系,“八大品质”提升引起全市强烈共鸣……
  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是必须答好的时代考卷。滨州提升“八大品质”,滨州职业学院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滨州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杨光军说,滨职作为土生土长的“滨州孩子”,要在滨言滨、在滨忧滨、在滨爱滨、在滨为滨,深入开展“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职业教育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助力赋能。
  聚焦“实业滨州”转型升级,为城市“发展品质更高”赋能
  “发展品质更高”是“八大品质”之首,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既要稳增长,又要优结构,更要可持续。职业教育服务城市发展,并不像企业、项目、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带动经济增长那样直白,其更多地是通过对接产业链、创新链,通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释放职教动力。
  新华网此前报道,“智能制造、机器换人”已经替换掉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像滨州的企业魏桥纺织也正在向“熄灯工厂”转变,偌大的厂房里几乎看不到纺织工人。同时,滨州高端铝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康养渐入佳境,众多企业的转型升级都在迫切需求各行各业的高技能人才。
  对于滨职,该如何与企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
  把专业建在需求链上。近年来,滨职以“双高建设”为契机,推动专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坚持“以产业链建专业群,以专业群建二级学院”的思路,主动服务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紧贴区域产业分布优化专业结构、重构专业群,专业设置与全市重点产业匹配度达92%,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专业比例达21%;服务滨州“世界铝谷”、高端化工、纺织家纺等传统产业“转型蝶变”,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生物化工专业群;服务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聚合裂变”,组建成立装备制造、智慧康养、医学技术等专业群。
  优化“智造之城”产学研创,为城市“科创品质更强”赋能
  记者在滨职拿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学院每年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服务近百项,累计实施成果转化200余项,创经济社会效益近10亿元;2021年,滨职开展横向技术服务共18项,到款额205万元,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滨职,正在积极将科研机构“引进来”,使企业和高校“联起来”,激活创新创造“一池春水”。
  近年来,滨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成立滨州市应用科技研究院,与市工业与信息化局合作打造“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校企共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建成博士研究中心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获批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综合试验站、省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助力“学教研产城”融合发展;依托各类科创平台,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6项。在刚刚发布的2021年全国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排行榜中,滨职位居全国第44位,全省第六。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当前滨州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精通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滨职靠前一步,早在2019年就成立滨州知识产权学院,这是山东省第一个高职院校层面的专业知识产权学院。该学院以培养输出应用型、实战型、操作型知识产权全能人才为目标,推进知识产权人才的在校培养和在职培训。
  实施“现代治理”综合改革,为城市“开放品质更活”赋能
  “开放品质更活”就是用开放倒逼改革,用改革推动发展。对于滨职来说,则是要站在全球、全国、全省、全市“四张地图”前,跳出滨职看滨职,以思想解放推动各项工作争第一、创一流。
  站在全球地图前,要持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国际可交流”;站在全国地图前,要对标国内先进兄弟院校,响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势,致力“双高建设”与职业本科教育探索,做亮“中国特色”;站在全省地图前,要对标省内领先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服务等方面赶超争先,实现“省内一流”;站在全市地图前,要持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契合度,更好地赋能职教名城建设,实现“当地离不开”。
  近年来,滨州职业学院以五项办学自主权改革为抓手,统揽协调学院建设发展,确保了“双高”建设行稳致远。比如优化岗位设置,建立“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体制,使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让体制机制进一步活起来,更好地为人才、资源等发展要素“松绑”。
  同时,滨职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培育国际工匠”的国际化办学愿景,累计与德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跳出滨州,赋能滨州。
  助推“滨周到”效能提升,为城市“服务品质更优”赋能
  滨职每年走出6500多名毕业生,每年有1000名左右的外地学生留在滨州干事创业。15%的留滨率,得益于滨职为广大学子提供多次选择、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其实,“服务品质更优”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并不是直接服务于营商环境,但通过对各地招商引资的分析不难看出,职业教育是否发达是招商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与水、电、土地等要素比起来,外来投资者看重的是高层次、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滨职牢记“人人皆可成才”,积极为“人人尽展其才”创造条件,不仅要让每个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致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为此,滨职开展了第三年龄教育和各式各样的公益性培训,持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近三年来,滨职社会培训人次从6万跃升到9万,“一院一品”特色品牌培训项目逐渐成型,聚焦高端铝、高端化工、生态纺织、粮食加工、畜牧水产、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现代服务滨州“十强”产业培训培养新型技能人才。
  厚植“智者智城”精神力量,为城市“文化品质更好”赋能
  作为滨州本土高职院校,滨职在传承和弘扬滨州文化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近年来,滨职立足办学定位、生源特征、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深耕老渤海精神、校训“责任”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全力打造与职教类型相适应、与“双高”院校相匹配、与思政育人相契合的“文化滨职”新形象,逐渐成为滨州的文化品牌、文化高地。
  滨职始终注重红色文化引领,传承红色基因,以传承发扬老渤海精神为核心,与市政协在校内共建全省第一家地市级政协文史馆;始终注重传统文化熏陶,涵养人文精神,创办了形势与政策“百场讲堂”,开办了“鲁彬之”文化沙龙和学术讲堂;始终注重专业文化浸润,践行工匠精神,积极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校企共建了黄河三角洲高技能人才实训广场和多个企业文化育人场馆。
  打造“魅力校园”生态样板,为城市“环境品质更美”赋能
  打造环境品质更美的校园,不仅仅在于美化校内生态环境,还在于建设绿色校园、文明校园、魅力校园。为此,滨职通过有目的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将真善美融于校园规划的方方面面,通过开展系统的、定期的、非定期的活动,发挥方向性作用,让校园环境成为育人第一阵地。
  提升环境品质,学院注重以生态和谐的绿色为底色绘就和谐美,打造人城和谐、产城和谐、四季和谐的生态城市,推进“生态颜值”转换为“发展增值”。滨职作为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第一个通过“文明校园”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如今,学院已实现了校园园林化、绿地标准化、局部精品化、生物多样化、树种特色化的“五化”校园绿化建设格局。
  完善“就业培训”普惠体系,为城市“民生品质更实”赋能
  职业教育既关国计也是民生。近两年来,我市的城镇新增就业率连续位居全省第一位,这其中离不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果。
  近年来,滨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鼓励毕业生留滨、留鲁,毕业生中40%以上在滨州就业、86%以上在山东就业,人才留用率逐年提升。同时,社会培训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步。滨职探索“农渔军技医”多目标技能培训,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当地渔民、退役军人开展海船船员培训,每年培训约700人,实现再就业500人以上。在刚刚发布的《2021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全国共有17所院校上榜全部四个榜单,滨职名列其中。
  健全“依法治校”保障格局,为城市“平安品质更稳”赋能
  学生成才,既要教育也要管理,今年,滨职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统筹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切实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
  学院守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扛紧扛牢校园安全整治、筑牢筑好疫情防控底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扛起党委主体责任;加强师生教育管理,减少不稳定因素。同时,持续扛紧扛牢疫情防控责任,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回应师生员工和家长关切,切实维护好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放眼滨州发展历程,滨职一直是这座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尖刀班’,滨州始终是滨职改革发展的坚强后盾与丰厚土壤。滨州为滨职发展创造了好的环境,滨职必须扎根滨州大地,为城市精神、城市灵魂赋予更多的光彩,实现城校共同进步、共同争先的新局面,共同谱写校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杨光军说。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