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刘青博报道)8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喜迎二十大——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擦亮‘滨周到’品牌”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解读,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领域专场。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获悉,今年以来,滨州市紧紧围绕市委“1+11868”工作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擦亮“滨周到”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为企服务直通车”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滨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滨州市“六个一”暖企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等“两意见两方案”,推出了20项重点改革任务、五大专项行动及232项便民利企措施,全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创新突破,提升改革质效
今年,我市推出了20项重点改革任务,全力打造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的营商环境。主要包括:一是围绕“流程再造”,优化一批利企为民的工作机制,全力打造主动服务的营商环境。打造服务企业“直通车”平台和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两个平台,开辟为企为民纾困解难的快速通道;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统筹整合服务企业机制,构建了全市统一的“市级领导+市直部门+县市区服务企业专员”的帮包服务体系;创新推出76项“暖心告知”“准点即办”“静默认证”事项,以“暖心式”提醒、“保姆式”服务,助推惠民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一批妨碍企业发展的门槛和壁垒,全力打造用心服务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改革,率先在全省出台《滨州市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工作方案》,编制形成《滨州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纳入行政许可事项425项,实现了“一张清单管全市”;实施“审管执”联动改革,合理界定行政审批部门、监管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边界,建立形成审批、监管和执法全流程、一体化的闭环管理机制。三是聚焦“系统集成”,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事项办理环节多、多头跑的问题,全力打造高效服务的营商环境。大力创建全省首个“信用无押金城市”,聚焦重点领域押金事项,从事项、部门、县区三个维度同步开展试点,实行“信用无押金”事项清单化管理;打造“无证明城市”,通过取消一批、数据共享一批、告知承诺一批、部门核验一批等“四个一批”,推动常用证照证明免提交。
紧盯主责主业,释放政策效能
我市重点开展了五大专项行动:一是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推出了232项便民利企举措,推动改革由单项突破实现向系统集成升级。二是深化“六个一”暖企服务行动。聚焦24个重点领域,由28个市直单位,成立了24支市级专业服务小分队,深入一线对市场主体集中走访、宣讲政策、纾难纾困。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500余件。三是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采用体验办事、陪同办理、随机采访、电话回访等形式,精准诊断市场主体办事“阻梗”。实地走访全市10个政务服务办事大厅,现场或线上体验办理事项43项,发现问题65项。对照清单逐一整改落实,确保“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四是开展助推产业发展行动。立足我市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全力打造阳信肉牛、惠民绳网、博兴商用厨具等营商环境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全链条、定制化服务的“滨州样板”。五是开展“揭榜挂帅”品牌提升行动。聚焦并联审批、中介超市等优化提升,着力打造一批营商环境“单项冠军”。截至目前,在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等9个领域,共发布了49项“揭榜挂帅”重点改革任务。
聚焦务求实效,强化制度保障
围绕232项便民利企任务落实,我市强化机制建设,压紧责任落实。一是坚持顶格推进。根据有关领导同志职务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调整了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并建立了小组议事规则,明确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顶格领导协调机制。二是狠抓问题整改。面向社会公布了第二批100位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和100个营商环境效能监测点名单,进一步扩大问题受理反馈渠道,推动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三是提升政务效能。开展全市营商环境满意度“无感测评”,对今年上半年全市10个县(市、区)共91个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的市场主体满意度情况进行了电话调查,成功抽取样本2864个,全面调查掌握各县(市、区)在政策知晓、政府效能、执法监管、为企服务、亲清政商等方面工作成效,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四是强化法治建设。作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持续提高法治化水平,《滨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持续深化法治建设,依法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