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滨州源头治理联动监管守护“净土绿地”
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陈晴晴陈润达
  今年以来,滨州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以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严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确保“住得安心”
  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持续强化建设用地环境质量监管力度,严格抓好报告评审工作,强化污染地块准入管理,落实“净地”供应制度,坚决杜绝“毒地”再开发利用。
  坚持关口前移,从严抓实评审。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制度,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并第一时间邀请自然资源部门参加会议,全过程保障地块安全。2022年以来,共组织现场会9次、函审3次,评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25个,其中修改通过106个、不通过19个。
  扎紧制度笼子,实行联动监管。充分考虑滨州地方实际,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联动监管工作的通知》,厘清部门职责和协作关系,探索试行报告编制单位承诺备案制度,为防控环境风险亮明标线、划出底线。
  加强监督管理,提升报告质量。组织5个专家组对抽取的56个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进行质量核查,不同程度存在一般性问题,要求各报告编制单位逐条对照专家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限期报告整改结果。同时,组织检测类专家对3家检测单位实验室进行抽检,未发现存在造假行为。
  推动土壤污染源头治理,压实“主体责任”
  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土壤污染源头治理,不断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力度,及时更新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督促指导名录内的企业落实土壤污染自行监测、隐患排查等法定义务,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定期更新名录,增强工作实效。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2022年3月,收集整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超标地块名单、广州绿网反馈应纳未纳企业名单等相关情况,更新确定154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
  坚持多措并举,督促履行义务。采取定期调度、帮扶调研、印发通报、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履行各项法定义务。截至目前,在154家省级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中,148家完成了第一次地下水自行监测,129家完成了土壤自行监测,103家开展了隐患排查,13家单位落实了地下储罐储存备案制度。
  开展周边监测,掌握土壤信息。定期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进行监测,在与前两年所监测58家互不重复的前提下,今年综合考虑企业规模、产业类别、地域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筛选2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纳入《2022年滨州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周边土壤监督性监测任务,努力为土壤环境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在凝聚合力上下功夫,打造“净土绿地”
  市生态环境局聚焦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牢固树立“上下一盘棋”思想,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学谋划工作,明确路径措施。4月底,联合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17个市直部门印发《滨州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全面回顾“十三五”工作情况,梳理当前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明确制定18项重点任务和3项重点工程,在全市层面形成工作合力,稳步推进落实。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党员双报到等重要时间节点,到街巷、社区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活动,宣传土壤污染防治与监测等基础知识,搭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平台,不断宣传《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和保护土壤环境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共识。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永远在路上。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突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全面提升土壤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