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金石学家吴式芬
侯玉杰
  吴式芬(1796—1856),字子苾,号诵孙,室名陶嘉书屋、双虞壶斋,金石学家。嘉庆元年(1796年),吴式芬出生于无棣知名的世家大族,他的高祖吴绍诗进士出身,官至刑部尚书;曾祖吴坛进士出身,官至江苏巡抚;祖父吴之勷举人出身,官至武昌知府。吴式芬出生时,正逢其祖父吴之勷补缺昌黎县知县,故取乳名“逢昌”。
  虽然出身名门,吴式芬的少年时代却颇为不幸,不满周岁,他的父亲去世,于是他自幼跟随祖父生活。吴式芬6岁时,祖父升任天津河防同知,遂和母亲一起入居天津。嘉庆九年(1804年),祖父升任湖北黄州府知府,在赴任途中,吴式芬的母亲病逝于扬州。吴式芬早失怙恃,祖父倍加怜爱这颗独苗,延师课业一手拉扯。青少年时代,吴式芬跟随祖父在黄州、武昌生活,他聪敏好学,博览群书。
  道光二年(1822年),吴式芬考中举人,任咸安宫教习,不久选任临清学正。由于祖母、祖父先后去世,吴式芬悲痛欲绝,不得不居家休养,经营家务。道光十五年(1835年),吴式芬朝考入选,入翰林院成庶吉士。道光十六年(1836年),吴式芬升任翰林院编修。道光十八年(1838年)七月,吴式芬外放江西南昌府知府。当年,再任江西南安府知府。此后15年间,吴式芬辗转各地担任地方主官,颇有政绩。
  担任江西南安府知府时,正值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陈兵广东,以南安府为后方基地,吴式芬转输军饷,调度有方,供应无误,得到巡抚的称赞。他体察民情,做实事,捐出自己的养廉银在南安城外购置荒山安置那些无钱下葬的贫困者。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吴式芬任建昌府知府,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升任广西右江道道员。来年,再署理按察使。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吴式芬升任河南按察使。时河南大旱,吴式芬刚踏上河南的土地就天降甘霖,一时被称赞为甘雨随车。来年,吴式芬因修治河道以及办理赈务不善等革职留任,再署理河南布政使。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八月,升任直隶布政使;年底,调任贵州布政使;咸丰元年(1851年)再调任陕西布政使;当年,再兼署按察使。
  吴式芬倡议捐资助军饷,因功赏戴花翎。此时,太平天国义军进入两湖地区,吴式芬奉命筹办防堵事宜。他设法筹集粮饷,又担任接济他省任务,事无巨细必亲力亲为,以至于忧愤过度,加以年高而病倒,咸丰三年(1853年)年底被召回京。来年,补授鸿胪寺卿提督浙江学政。咸丰五年(1855年),再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吴式芬在浙江仅一年,即因患病决意隐退。咸丰六年(1856年)春天到家后,他调理半年多不见效果,深秋病逝于家乡,享年61岁。临终前,他嘱咐子孙:“我无所系恋,故此心常处于泰然,尔辈但读书守分,志存忠厚而已。”
  吴式芬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和考古学家、印学家、收藏家,精于训诂之学,长于音韵,工于鉴赏,善书法,富收藏,勤于著述,著作等身。吴式芬承继家学渊源,“幼即酷好金石文字”,每到一处总要同爱好古文化的人交游。对各地的金石碑碣、汉砖、唐镜,可得实物的,他不惜重金购买,不能得实物的也要亲自临摹或制成拓片,进行学术研究。在收集古文物的同时,他潜心进行研究。他研究了孙星衍的《寰宇访碑录》,纠正了其中的错讹,增添了商、周、秦、汉以来的金文,写成《捃古录》二十卷,著录从商周至元代金石文18128种。他编著的《捃古录金文》三卷九册,考释商周至元代有铭文的青铜器物1329件。《捃古录》《捃古录金文》两部金石学名著,对金石文著录之多和诠释之精均超过前人,为清末以来的金石学家所推崇和引证。除此之外,吴式芬还著有《金石汇目分编》《印谱》《江西金石存佚总目》《双虞壶斋八种日记》《陶嘉书屋诗赋》等十余部著作。
  吴式芬是封泥的最早发现者和研究者。他凭借对古代历史和古文字的深邃造诣,断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印范”的钤有印章的土块就是秦汉魏晋时期的所谓封泥,并对其进行收藏和考释研究。吴式芬与潍县陈介祺合著《封泥考略》十卷,收录秦汉官私封泥849枚,并逐枚考释,对研究秦汉官制、地理以及秦汉篆刻艺术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吴式芬兴趣广泛,涉猎甚广。他“性和易,无疾言遽色,与人交,相规以道义。善鼓琴,每访山川名胜,必携以自随,虽处贵显,其意泊如也。”他是鉴赏家,特别是擅长鉴别古人书画。吴式芬也是音乐家和旅行家,他行走在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随身携带一把古琴,每到山川名胜之处,必定弹奏一曲。吴式芬也爱好诗词,“古诗气清笔健,洒脱自喜,神似坡公。律诗亦工力悉敌。”吴式芬有文名,金石学家的身份掩盖了他的文章、诗歌才华。他的诗歌清新雅致,沁人心脾,充满着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吴式芬考取进士。清朝灭亡后,其殿试卷流落民间,被生活在北京的吴家后人收藏。2005年,吴家后人将该殿试卷捐赠给无棣县“吴式芬纪念馆”永久保存。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史研究院(滨州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原文采自《滨州百名历史人物》,略有修改。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