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蒲台县城图。 据《滨州黄河大事记》记载:1976年9月7日,滨县黄河滩区蒲城(原蒲台县城)护城堤溢决。9月6日,黄河第5、6号洪峰合一而至,惠民地委限令滨县蒲城居民及贵重物资7日零时前全部迁出。凌晨2时30分城堤溢决,瞬时水灌全城,水深达6米以上。这座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的古城自建城以来第一次进水。1982年改建为蒲城水库,后命名蒲湖。
蒲台因始皇蟠蒲系马而得名
要说这蒲城水库,就不得不提有着780多年的老蒲台县城。据史书记载,蒲台县始设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水经注》:“秦始皇东游海上,于台下蟠蒲系马”遂定名。由此推断,县城设置也当始于此时。(在此之前有“乱城”之说,但无史料可考)。《山东通志》卷十九、二十载:“县本隋置,土城卑薄。”据此可见,当时城池之简陋。至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复置蒲台县,其间约500年无县治所居此。金、元时期,因战乱小城呈断壁残垣之状,明代建立后,大批移民迁居此地。此时的蒲城位于大清河(济水古道)南岸,与北镇(滨州老城区前身)隔河相望。其城垣为土筑,高二丈九尺,周三里又一百七十八步,护城河深一丈余、宽二丈,城内设十字街,置水沟二十八道。城垣设南北东西四门,各城门建了瓮城,并各设敌楼。明嘉靖年间在城垣四周增设敌楼十六座,万历年间又增设“金泽”门楼三间,其后相继在城垣顶置雉堞一千一百四十三个。明朝永乐年间,曾因出生于该城西关的唐赛儿举义,被明军铲平西关,从此蒲城成了一座独特的“三关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占大清河河道入海。为防水患,当地人在城垣外又筑了一周约十里的护城堤坝。尽管如此,由于河床不断淤积抬高,蒲城内地势日趋低洼,成了一处险要盆地。到1947年3月花园口决口堵复,黄河重归故道之后,几经黄泛淤淀的蒲城城厢在岁月中已逐渐形成了凹形危地。
泥沙淤积中古城危机尽现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3月,国务院取销了蒲台县建制,其黄河南岸的域地划并给了博兴县和齐东县(齐东县建制1958年11月撤销),黄河北岸的域地划归了滨县,至此,蒲台县划上了句号。尽管蒲台县已经撤销,县城也已经废弃,但昔日县城的规模和架子还在,昔日的城墙还在,城内四街三关村落俨然。只是在黄河泥沙的堆积下,城已经成为一口低于地面四五米的“大锅”,每到汛期,城里居民都提心吊胆,护堤护城占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搬和不搬成为蒲城居民的选择乃至政治倾向,最终导致老蒲城一分为二,成为两个行政村。
据滨州市档案馆馆藏地名档案记载:新蒲城村原系蒲台城内居民,1964年黄河出现特大洪汛,护城坝不安全,1965年在人民政府的协助下,迁出100户,500人,建立新居。1972年6月正式更名为“新蒲城”。
在洪水围困中,主张搬迁的新蒲城村,给当时蒲城公社打报告要求搬迁,用大堤里的一片土地,也就是现在蒲湖以北,高杜游泳池周边的土地大堤内换取了高杜村西的70亩地,村里负责盖起一片低矮的土屋,先让贫下中农房子不行的搬迁出来,随后有居民断断续续从老城里搬了出来,落户此地,这就是现在以水果市场闻名滨州的新蒲城村。与此同时,蒲台城里的老蒲城、东关、北关、金卜庄、马庙也迁出护城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