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打工妹返乡创业做渔具 小鱼钩“钩”起大产业
沾化“依娜渔具”远销21个国家和地区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郭刚通讯员贾海宁樊强李猛




  在天津打工回乡创业的赵爱新和丈夫刘永来创办的下洼镇依娜渔具有限公司,经过22年的发展,从最初的鱼钩绑钩、来料加工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到创建自己的鱼钩品牌,转型升级进行自主设计、自主生产、自主销售的鱼钩、鱼饵加工企业。在疫情不利的形势下,近两年的年产值一直保持在1700万元左右。在依娜渔具有限公司的示范带动下,鱼钩加工生产行业成为沾化区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全区鱼钩厂家发展到70余家,年产值达3亿元左右,带动沾化、无棣、惠民、滨城共3万多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1996年,在天津鱼钩企业打工的赵爱新和老家天津的刘永来结婚后,因父母和兄弟姐妹需要照顾,萌生了回沾化老家创业的想法。在得到丈夫刘永来的理解和支持后,夫妻俩回到沾化区下洼镇,把曾经在天津打工回乡的妇女组织起来,为天津的老东家进行来料加工、捆绑鱼钩,一干就是十年。
  后来,夫妻俩外出参加渔具展销会,发现鱼钩、鱼饵等钓鱼休闲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于是在2008年成立了依娜渔具厂,贷款购置了鱼钩生产设备,进行鱼钩生产,并且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形成设计、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化发展模式。“依娜渔具”从开始无人知晓,到三四年后逐渐被市场认可,直到2012年,才开始见到效益。2018年,夫妻俩又注册成立了依娜渔具有限公司,产业开始走向正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他们又引进了新的生产线,开始设计加工生产假鱼饵。
  目前,该公司加工生产500余种鱼钩、鱼饵,产品销往阿联酋、韩国、日本、俄罗斯、斯里兰卡等21个国家和地区。依娜渔具有限公司的加工点覆盖沾化区各乡镇街道,并辐射到周边县区,带动近万名群众实现再就业,其中,大多数是55岁左右的家庭妇女,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占到了五分之一左右,平均每人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小小鱼钩做成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大产业。
  记者在依娜渔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看到,六七个工人熟练地捆绑着鱼钩,灵巧的手指在鱼钩和丝线之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工夫,几十个鱼钩便制作完成。
  “农村妇女好热闹,都爱凑堆儿一块干活,再说这活既不累,也不用出远门,俺们农闲时候都爱干,连70多岁的老人都不闲着呢!”在此打工的妇女于云云高兴地说。当下是一年中的农闲时节,可下洼镇的农村妇女们正忙着渔具加工工作,变“冬闲”为“冬忙”,“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一个冬天,一个人便能挣到8000元以上。
  在依娜渔具有限公司的商品展示墙上,鱼钩、鱼饵样品一应俱全。渔具小到3.5克,大到280克,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客户的不同需求,公司全年订单不断。“公司有如此多的国内外大订单,靠的是商品质量和多年来积累的诚信声誉。”滨州依娜渔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来自豪地说。
  打造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今年,依娜渔具成功入选“山东手造·滨州精品”。“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地域手造资源,强化项目挖潜,把产业做强、把特色品牌做靓,充分释放市场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下洼镇党委书记魏书柱说。
赵爱新在进行网络直播卖货。
工人对假鱼饵喷漆上色。
工人认真加工假鱼饵。
五颜六色假鱼饵远销21个国家和地区。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