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滨城区志愿者学院:
专业开展志愿服务 精准助力基层治理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管林忠通讯员潘妍君董高峰
  志愿无声,大爱有光。
  今年54岁的朱红光,是渤海活塞有限公司一名退休职工,也是渤海活塞志愿服务队队长。2021年11月初,为更好助力疫情防控,做好以家庭为单位的自我防护,滨城区志愿者学院发布了“一家之主”招募令。朱红光带着渤海活塞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一起报了名,在彩虹湖社区接受“一家之主”疫情防控志愿者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疫情发生背景、病毒传染方式、有效预防方法和个人防护知识等。
  朱红光不但是家里疫情防控“一家之主”,更是小区疫情防控“一家之主”。像她这样,滨城区市西街道共有86名“一家之主”志愿者活跃在小区、村居疫情防控前沿。他们既是宣传员又当监督员,共同助力小区疫情防控。他们的志愿服务越来越专业化精准化,这得益于滨城区志愿者学院的专业化培训。
  全市首家,专业组织培训志愿者
  2021年8月,全市首家志愿者学院在滨城区市西街道彩虹湖社区成立。
  “想做志愿服务的市民有不少,但大多都不知道怎么做,这就需要更加专业的组织与指导,滨城区志愿者学院就应运而生了。”彩虹湖社区党总支书记刘风云说。
  丁口爱心公益帮扶队是市西街道第一支村级志愿服务队。队长丁文海介绍,自2021年6月成立以来,帮扶队积极参加创城、防汛、校园安全岗执勤等志愿活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帮扶队能够承担起街道阶段性重点工作,多亏了滨城区志愿者学院对他们的专业培训。
  滨城区志愿者学院成立伊始,就秉承“知行合一、无私奉献”核心理念,通过“1+7+N”机制深化志愿者服务行动,以“力所能及、志在奉献、讲求实效、重在参与”为工作原则,推动滨城区志愿服务发展。
  “1”是指志愿者学院这个平台。“7”是指七项职能: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新时代志愿者精神;为广大志愿者个人提供全方位培训提升机会,根据实践活动积分,每年进行志愿者星级晋级、评星表彰等;为志愿者团队和公益组织筹办相互交流的沙龙、小组研讨会,促进大家抱团取暖、合力发展;发挥学院优势,带领广大志愿者团队进行公益课题研发调研,上报省市级优秀课题;孵化志愿者团队和公益组织,深入小区、市场为广大居民提供全面服务;对每个志愿者团队进行定期督导,促进公益类社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对特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实行评价评级体系,助力志愿者团队和公益组织力争上游。“N”是指N支志愿者队伍。培育孵化N家志愿者团队组织,达成数万名志愿者分布在滨城区每个街道社区、每个市场广场、每个村居街头目标,做好精准化为民服务。
  “志愿快乐行”小程序,是滨城区志愿者学院开发的线上资源,包括志愿者注册、志愿团队、志愿活动等各类模块,志愿者和志愿队伍都可在线上自主报名,学院通过进一步筛选与培训,志愿者就可以“上岗”。每名志愿者在小程序中会有积分累积,作为年底评选星级志愿者的依据。
  精准服务,在重点工作中大显身手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研发出一些公益课程、课题、项目,创出滨州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模式、志愿服务课程。”滨州市如北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宋磊说,“最后会对志愿者的服务过程进行督导与评估,让志愿服务更加专业。”
  在开展为民服务中,滨城区志愿者学院把志愿服务品牌化、项目化,共打造了“疫路相助”疫情志愿服务、“市西小哥”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橙心城意”创城志愿服务、“向阳花”公益岗志愿服务、“渤海善治先锋”志愿服务品牌、“致青春”模特队服务、“七彩少年”志愿服务、“市西之声”系列好声音等8个志愿服务品牌,切实把服务品牌做实做细。
  今年以来,滨城区志愿者学院实施了4个志愿服务项目,包括针对未成年人开展的“家长课堂”项目,针对居民开展的“在知爱建、市西有礼”志愿服务大集市项目,针对残疾人开展的五社联动赋能残疾群体共享美好生活项目及思源艺术团的助残服务项目,针对创城开展的“橙心城意”志愿服务项目。(下转第二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