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坚持创新发展 转型升级转出新高度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淑霞
  时光不语,镌刻不凡;创新滨州,动能澎湃。
  刚刚过去的2022年,滨州以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为底色,如椽巨笔全景式书写高质量发展时代华章。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滨州聚焦“品质追求”,突出“精明增长”,深入落实省委“三个十大”行动,以高水平科创塑造制胜未来优势,内生动力更加充足。
  统计数据显示,滨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3.49%,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1位;规上工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65%,列全省第1位。
  滨州,已成为创新创造的活力之城,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正加速变成创新发展优势,“双型”城市步入全面深化建设新阶段。
  科创能级持续跃升,催生“科创之花”结出更多“发展之果”
  创新发展,核心是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科创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还决定着今后发展的高度。
  2022年,滨州优化顶层设计,率先成立全省首个实体化运行的市级科技创新委员会,构建起全社会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的“全域科创”大格局。2021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成为山东省第7个研发投入过百亿的地市;占GDP比重达到3.49%,与著名的“科创之城”合肥3.5%的占比基本持平。
  我市持续搭平台、优服务、聚人才、做生态,科创品质越来越强,科创能级持续跃升。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带动效应日益凸显;渤海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启用,滨州医学院滨州校区扩建项目竣工招生,“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格局加速构建,产教融合“滨州模式”全国推广。
  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科创新高地,2022年,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聚焦集聚资源服务创新,搭建起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服务体系。
  “我们制定‘科技服务地图’,汇聚7类1304项科技服务资源,搭建科技金融资源池2.3亿元,引进各类创新人才1119名,撮合产学研合作88项,服务企业新增知识产权100项。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09家,新孵化企业29家,带动企业研发投入3332万元。”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岳晓彤介绍。
  人才资源是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动力引擎。我市实施人才“三进三创”工程,举办第三届滨州人才节,发布2022版“人才新政”,隆重表扬滨州金银铜狮奖企业最美科技工作者,“爱滨才会赢”人才品牌越来越响。2022年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51人,本科以上大学生1.36万名,培养技能人才2.54万名,我市入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
  用足用活高能级创新平台、科创人才,滨州聚力研发、转化、应用,持续优化“政产学研金服用”科创生态,催生“科创之花”结出更多“发展之果”。科技创新已成为滨州跨越发展的最强引擎、最强跳板!
  动能转换持续加快,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价值高地加速崛起
  2022年11月16日,初冬的海南三亚,椰风海韵,盛会再启。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主题为“科技赋能、绿色发展、铝创未来”的“2022年中国铝业周”开幕。
  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在题为《共拓新蓝海共赢新铝程》的开幕式致辞中说,滨州锚定“双碳”目标,推动铝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质量变革“向优”,铝业由“最大规模”向“最优价值”蝶变;动力变革“向强”,创新由“最大变量”向“最强增量”蝶变;能源变革“向绿”,能源由“粗放高耗”向“绿色低碳”蝶变。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滨州市高端铝产业项目签约仪式,15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181.59亿元。
  “世界铝业看中国、中国铝业看滨州”。滨州将铝产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持续向创新要动力,全力打造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价值高地。2022年获批轻量化铝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轻量化铝新材料产业集群列入省战新产业集群,实现省级战新产业集群“零”突破。
  过去的一年,滨州坚决摒弃过去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老路,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新突破,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优势动能强力驱动。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壮大,2022年1-9月份,集群营收达9500亿元。实施“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工程,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2.2%、20.3%,增速保持在全省平均两倍左右。
  新兴动能强劲成长。黄河科技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再生铝循环产业园、医药产业园、风电产业园等园区不断壮大。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87家,增长47.89%,列全省第2位。(下转第二版)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