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立足“五个围绕”推进审级职能定位改革 助力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
扈炳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于更好地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基层法院要以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为契机,立足“准确查明事实、实质化解纠纷”的目标定位,围绕党建引领、审判管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和司法公信,进一步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制度改革,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
  围绕党建引领,以更优的组织领导凝聚改革合力
  党的领导是确保审级职能定位改革改革成功的根本保障,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促进审级职能定位改革顺利推进。要以抓党建涵养内部改革动力。滨城区人民法院党组切实担负起改革使命,主动学习改革精神,积极应对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带来的各种挑战,对新增加案件和将要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早分析、早研判,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做到未雨绸缪,确保案件依法妥善审理。各部门特别是业务庭室,充分发挥诉前“银烁调解室”、速裁“青霖先锋队”和执行党小组等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党组织作用体现在诉服、调解、审判、执行和管理等法院办公办案全过程,通过繁简分流、多元解纷等机制建设,构建梯次过滤、层级相适的案件处理格局,推动矛盾分类处理、有效过滤、实质解纷,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以抓党建汲取外部改革推力。健全“党校+法院”新时代法院党建新模式,充分利用法院丰富的案例资源,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和警示教育,打造沉浸式、融入式、开放式“党建+法治”现场课堂,既能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促进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又能密切法院与社会的联系,增进社会对法院的了解和支持,为推进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制度落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围绕审判管理,以更优的质效监督促进改革落地
  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对基层法院最大的影响是案件数量的变化,在办案人员不变的前提下,优化案件管理是解决案多人少矛盾的治本之策。要健全分案工作机制,形成随机分案与人工调整相结合的分案模式,实现繁简分配与庭室职责相统一、办案能力与办案任务相适应,最大限度释放办案潜能,提高司法工作效率。要健全全流程监督机制,紧盯平均办案天数、服判息诉率等核心质效指标不放松,严格把握案件节点管理,落实好审限延长、程序变更等院长审批制度,坚决杜绝超审限办案,有效预防长期未结案件。要健全案件质量监督机制,落实好类案检索过滤、合议庭评议讨论、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咨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统一法律适用机制,加强审委会、专业法官会议、合议庭和院庭长对案件质量的定向把关,严格扎口结案。要健全发改案件评析机制,持续开展发回重审、改判、再审案件质量评查,以评查促裁判能力提升,严格执行“审判业务十约谈”制度,对年发改案件超5件的法官进行约谈,对不能胜任工作的法官予以调整,促进一审查明事实、实质解纷。要健全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司法行政人员等分类考核办法,科学设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考核方向,打破考核平均主义,有效扭转“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良局面,激发干警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围绕基层治理,以更优的司法服务实现改革初衷
  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的目的是促进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通过加强基层治理实现诉源治理,从而持续降低诉讼案件增量,是实现改革初衷的必由之路。诉前:促进诉源治理社会大格局发挥实效,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格局,推动法院与镇街综治中心、司法调解、社区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等相结合,加大对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调解组织、调解人员的法律指导,提高诉前调解工作水平,推动矛盾纠纷更多更快更好化解在基层,实现减诉累、降增量、节资源的有机统一。诉中:加大诉讼环节的诉源治理,将调解工作贯穿立案、审判、执行等案件全过程,千方百计促进调解结案,同时优化司法办案机制和司法工作作风,注重释法说理,提高司法效率,防止在诉讼过程中因司法行为失当而激化矛盾纠纷,甚至引发次生矛盾,形成新的信访案件。诉后:强化司法职能向后延伸,既要充分开展判后答疑,落实上诉回访制度,努力提高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又要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职能作用,针对办案过程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司法建议,促进社会管理水平提升。
  围绕能力提升,以更优的司法能力推进改革进程
  司法改革,关键在人,要健全用人管人工作机制,提高干警司法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推进审级职能定位改革提供人才保障。要完善“天平课堂”培训机制,邀请更多资深法官、法学专家和行业精英上门授课,围绕事实查明和认定、调解方法与技巧等问题开展研讨,确保全年集中培训不少于20次,进一步提升庭审驾驭能力和释明引导能力,提高司法裁判水平。要完善“天平智库”培养机制,通过法官沙龙、青年读书会、理论学习班等多种形式,对落实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分析、讨论、化解,着力培养高素质青年法院人才队伍,增强法院发展后劲。要完善“天平之星”评选机制,常态化开展业务比武和岗位练兵,每季度定期开展“季度标兵”办案先进干警评选,加大奖励表彰力度,培养更多能力过硬、素质过硬、作风过硬的办案能手和业务标兵。要完善司法作风监督机制,建立全面工作督察与专项审务督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干警队伍日常管理,建立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扎实推进“3+X”主题党日学习制度落实见效,严格落实纪律规定,出台禁酒令等改进工作作风制度,努力提升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社会公信度。
  围绕司法公信,以更优的司法公开扩大改革效应
  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的工作原则,司法公信指数是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高低的直接体现,增强司法公信,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法院一切工作的终极目标。要进一步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严格执行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网络司法拍卖等制度,健全执行直播、新闻发布会等工作机制,发布年度司法“白皮书”,常态化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主动向社会各界公开工作、接受监督,让更多人走进法院、了解法院、支持法院,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要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机制,着力打造“天平之声”法治宣传品牌,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交流,用好法治副校长全覆盖阵地平台,建立起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全媒体法治宣传机制,深入广泛宣传改革精神和改革效果,为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等司法改革制度落地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要进一步释放智慧法院改革成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审判业务的深度融合,用足用好公告期缩短、深化繁简分流改革、优化小额诉讼程序、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完善司法确认程序等制度红利,大力推进网上诉服、网上庭审、网上办案,不断健全“互联网+”诉讼服务体系,让指尖诉讼、云端庭审、网上执行成为司法常态,努力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作者为滨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