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滨州数字政府建设等多项实践探索走在全国前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淑霞王健报道)1月11日,市委宣传部举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大数据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数字强国、数字强省战略,高度重视数字强市建设,强力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数字政府建设等许多工作实践探索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创新体制机制,大数据运行工作体系全国领先。我市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数字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大数据创新应用重大专项工作全部由市级领导牵头负责,实现对大数据工作的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强化大数据管理机构建设,在2018年底成立市大数据局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各县市区均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大数据工作,形成专门机构、专职人员开展大数据工作的运行机制,2021年市大数据局被评为数字强省先进集体。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在78个市直部门、各县市区重点部门成立数据管理(保障)科,明确工作职责、重点任务、具体人员、目标要求、运行机制、考核要点等常态化工作要求,在全国首先构建起地市级较为完备的工作体系,得到省人大、省主管部门相关领导的高度认可,滨州市数据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案例入选2022年度全国“数字政府”示范案例15强。
  坚持规划引领,做优做实数字强市建设顶层设计。围绕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市聘请高层次专家,制定各领域规划和顶层设计。市大数据局成立以来,先后编制了《滨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滨州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5个规划和政策文件,“十四五”规划中首次将“数字滨州”作为专门章节进行部署,我市数字化转型工作实现有章可循。目前,正在对标浙江数字变革创新先进经验,即将出台《滨州市数字强市建设专项规划(2023-2025)》和《滨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对我市未来三年数字化转型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重点路径、保障措施等进行全面谋划,在全省率先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对数据资源管理进行规范。
  夯实基础保障,“云网数安端”支撑水平全省领先。建成全市统一政务云,已承载全市136个部门的409个系统。完成我市全部业务专网整合,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县、乡、社区(村居)四级全覆盖,视频会商系统实现市县乡三级政府部门的全接入,我市政务网络IPv6融合应用建设工作纳入全国试点,为全省唯一。搭建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已汇聚各类视频监控资源8万余路,部署136种智能化AI算法。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全省率先搭建市县一体化网络安全监测平台,实现政务网络安全市县两级统管;部署态势感知大数据智能安全分析平台,智能联动安全设备阻断恶意行为。搭建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全市所有政府部门接入,全市政务数据汇聚达18.5亿条。强化数据开放,实现5亿条数据依法依规向社会开放。新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开放数林指数”中,我市居全国城市综合排名第13位、地级城市综合排名第8位;在《2022卫生健康公共数据开放报告》中,我市卫生健康领域开放数林城市指数评价为A,居全国第7位,为网上办事办公、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支撑。市级层面近三年累计投入党政信息化建设资金1.8亿元,建成并投用信息化系统72个,有效支撑了全市各领域业务数字化应用。
  抓实数据赋能,大数据创新应用取得新突破。建成全市政务服务平台,实现1600余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加快部门自建移动端事项、“双全双百”事项、便民应用接入“爱山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两年内平台上线应用事项达2500余项,注册用户数达291万人,为全市群众提供“掌上办事不出门,在家解决更轻松”的智慧便利生活。聚焦惠民利企,打造的智慧交通、“惠企通”平台、智慧医保、智慧人社、智慧养老、不动产消费券系统等200余个应用场景,取得明显实效。强化信息化手段服务疫情防控,开发战时“5+1”疫情处置指挥调度平台,推广平时“4+3”平台,及时掌控39类人群相关信息;全年发送疫情提醒短信12亿条,构筑信息防控屏障;24小时战备保障全员核酸检测系统运行,8个月支撑了3亿人次检测;建成核酸检测和实有人员主题库,开展常态化人员比对,累计比对12轮、4000余万人次,核查追检400余万人次,疫情监测预警高效有力,实现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
  紧盯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实现新突破。近年来,我市3个数字经济园区被评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评选出15个市级数字经济园区,园区规模和效益呈上升趋势。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已集聚302家企业,培育规上企业12家,形成了以京东、阿里巴巴、猪八戒网等互联网头部企业为代表的大数据、跨境电商、生产性服务业等多条细分产业链。滨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入驻企业近30家,集聚了重庆誉存、鲨鱼菲特、翠鸟数社、阿里巴巴(滨州)客户体验中心、十方云服等企业,涵盖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建成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安装服务器数量达到1万台;编制完成数据中心效能提升计划,强力推进17家数据中心建设,完成2家大中型、5家边缘型数据中心省级试点任务,实现数据中心从无到有的转变。数据中心整体PUE降低0.03,算力提升11%,赋能产业经济效益提升5200万元,服务群众7000万人次。
  深化分析应用,搭建经济运行“数字大脑”。围绕大数据如何服务经济运行,市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11357”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搭建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七库”系统。目前,“七库”系统共归集278个库表、近4200万条数据,搭建了首页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指标看板,以及产业库、企业库、载体库、土地库、项目库、财税库、电力库七个可视化分析系统,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土地储备及供应计划、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等140项指标分析功能,初步具备为宏观决策和精准服务提供辅助支撑的能力,推动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等数据信息实时填报、在线审核。大众日报、学习强国平台对“七库”建设应用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并对多个领域的数智赋能、数字化转型作出部署。下一步,全市大数据系统将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需求,深入推进数字强市战略,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努力实现全面起势、重点成势和关键优势,全力助推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