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黄土地 黄皮肤 黄河水
□王冬良
  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
  村里爱钻研历史的刘老师告诉我,滨州是黄河文化、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依黄河而建,因黄河而兴;滨州城里的东西道路,便是以“黄河几路”命名;村里的很多男孩子也都以“大河”“黄河”“甜水”起的乳名。
  老家村东有一条河,叫小开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通水。熟悉情况的村干部告诉我,这条小开河一路向北,直通沾化、无棣,主要是为了改善群众吃水条件而修建的,还是当年滨州地区的“一号工程”呢。电视新闻上说,1998年11月28日,小开河引黄工程正式通水,纵穿滨城、惠民、阳信、沾化、无棣5县区,解决了沿线24个乡镇500多个村庄123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和30万人口、40万牲畜的饮水问题。引来了黄河水,一切都开始向着更好的方向改变和发展;滚滚黄河水,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和全新的发展机遇。
  后来,村里建起了水站,通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甘甜的黄河水。人们养起了鱼、种上了藕、建起了有机蔬菜大棚,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起来,乡村旅游也随之蓬勃开展起来。昔日贫穷落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的家乡里则这片土地被唤醒,曾经的“不毛之地”慢慢变得粮丰林茂,成为生态宜居之地。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村村都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村村都在争创文明村,二层楼、小汽车对村民来说已不再是稀罕之物。20多年来,乡亲们抢抓机遇,引进资金和项目,很快形成了“南菜、北网”的发展新格局。有着多年发展基础的铁编、蔬菜两大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规模效应更加明显,蔬菜基地总面积达2万亩,“里则菠菜”名扬全国。
  老家所在的王安村,以及彭集村、中戴村、堰头张、堰头夏等村庄涌现出一大批筛网加工户,生产的铁编产品远销全国30个省市,享誉大江南北,被客户赞誉为“滨州筛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很多村民通过在家门口加工筛网实现了就业,不用再撇家舍业去外边打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每逢传统节假日,人们就高兴地聚在一起,唱吕剧、扭秧歌、表演莲花落。还有那海棠园、玫瑰园,吸引了更多的人观光旅游、投资兴业,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选择来村里休闲度假。
  2003年,我坐车渡过黄河,来到黄河南岸的邹平参加工作,一头是实现我理想的事业,一头是我心心念念的故乡。每年都要坐车往返两地多次,每次车子驶上滨州黄河大桥,我都忍不住打开车窗,向外眺望黄河两岸的迷人风光,黄色浑厚的水在远处与蓝天相接,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防护林相伴大河左右。初见黄河时,只见大河滔滔,蔚为壮观,被她的蜿蜒曲流所折服,被她的水面宽广而震撼,正如歌词写的那样——一条大河波浪宽。有时下午返程,从车上睡上半个多小时,到了黄河大桥便睁开双眼,看到窗外的黄昏、落日,“长河落日圆”的诗句顿时又会涌上心头。
  黄河依然在静静地流淌,而更高水平富强滨州每年都在发展中变样。横跨黄河两岸的桥越来越多,有钢筋水泥大桥,有现代化公铁大桥,也有浮桥,再加上唐赛儿雕像、美丽黄河楼……时常进入我的梦里。在外工作20年了,黄河已经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情结,无论何时,身处何地,一见到黄河,我知道我就到家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三五个好友去了邹平码头镇的黄河梯子坝、台子镇的齐东古城遗址公园,多次近距离感悟黄河文化,聆听前辈们讲起黄河的故事,让我更加迷恋、敬畏这条大河,这一条代表民族精神的“巨龙”。
  又见黄河,不自觉地哼唱起了那首歌:“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惟愿乡亲们更好地保护好黄河,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科学合理地利用好黄河水,在党的富民政策下,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