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基地
辞旧迎新之际,费时两年所稽考汇编的《博兴古代诗词集》即将杀青之时,又搜寻发现了几首有关博兴的诗词,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曹家达先生的《俚歌行》。经研读,发现该诗乃是通过记述博兴民间说唱艺术资料,涉及山东吕剧起源的珍贵文献资料。欣喜之余,特将曹家达《俚歌行》与研读一并发布,与同好共赏,供山东吕剧研究者参考。
原文照录于下:
潍邑东关有沙滩,乃白狼河水涸处,春夏之交,歌唱所聚也。听者如环墙,歌毕,则饷钱百十酬其值以为常。有博兴小儿二,时携四弦,奔走城阙间,未之异也。间亦往沙滩,予适往东关见之,问其居址,以博兴东北乡陈户店对,王姓,竹淇其父也。嗟乎!有子而不教以正业,令其以歌唱糊口四方。其父之为人,亦可知矣。途次有告余者曰:彼二孺子以旧岁歉,父母携之来潍,日得钱,以奉其亲,伊父母赖以无缺。夫以士大夫所不能免乞人,子乃行所无事为独难也?予既嘉其孝,为作《俚歌行》以告南北饥驱者,且因以自惩也。辞曰:
杨柳迢迢霏路尘,俚歌嘈哳催芳辰。
白狼河水随春尽,燕子飞来傍路人。
观者环墙钱散雨,博兴小儿击节舞。
自言琅琊大道家,弟及九龄兄十五。
去年年荒家道亏,阿娘阿爷常忍饥。
五月离家未归去,愿得乐土共哺糜。
家住博兴陈户店,到此侨居大属餍。
多钱博得爷娘欢,侵早出门暮还念。
我从客岁来潍阳,骤闻此语心徬徨。
世间哪有不根草,道上谁家年少郎。
该诗源自薛仲良等辑《江上诗抄续》卷十四,见薛仲良主编《江上诗抄》,第1375—1376页;载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王志民总编纂、王宪明主编《历代诗咏齐鲁总汇·潍坊卷》(一)第85页;诗末句“世间哪有不根草”,书中为“世间那有不根草”,据文意迳改。
曹家达《俚歌行》写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此时年已30岁左右的他曾游学南走湖湘、北游齐鲁,该诗为客居山东潍县一年后所作。春夏之交,作者客居潍县时,路过卖唱者的场所东关白狼河沙滩,看到有两个孩子卖唱,围观者甚多,“听者如环墙”。有一次,他在去东关的时候与孩子相遇,问其居址,得知他们是博兴东北乡陈户店人,父亲名王竹淇。他感叹“有子而不教以正业,令其以歌唱糊口四方。其父之为人,亦可知矣”。半路上有知情者告诉作者,他们是因为遭遇灾荒年,父母带他们到潍县卖唱,“日得钱,以奉其亲,伊父母赖以无缺”。作者因而懊悔自己的误解:“既嘉其孝,为作《俚歌行》以告南北饥驱者,且因以自惩也。”此是作者撰写《俚歌行》的缘起。
研究吕剧起源者,多据口口相传的资料,并未亲见吕剧初期演出景象。曹家达先生客居潍县时,既常见又亲自问询当事者和知情者,所撰《俚歌行》记录和印证了博兴吕剧发源的初期演出情况。2010年第1期《春秋》杂志首设“齐鲁明珠”县区文史专栏,博兴县政协受命组稿开篇,其中本人所编辑的《吕剧源流初探》被刊登于该杂志上。《吕剧源流初探》考证:“吕剧是由一种很简单的民间曲艺逐步发展起来的。博兴东北部,地势低洼,荒碱严重,灾荒连年,人民生活十分困窘。1880—1890年,这一时期的民间艺人……为生活所迫,四处流浪卖唱,借以乞讨谋生。……伴奏开始用四胡弦(亦称四弦、四胡、四虎弦、四根弦),节奏是打梆子。1911年在伴奏方面,又增加了洋琴和坠琴……”《俚歌行》中记载“有博兴小儿二,时携四弦,奔走城阙间……问其居址,以博兴东北乡陈户店对”,印证了伴奏乐器是“四弦”,演唱者多为博兴东北部乡村(今吕剧发源地陈户、吕艺、纯化等乡镇)的民间艺人。
自上一年就到潍县的曹家达,观看了因灾荒为赡养父母双亲年方九岁的弟弟与十五岁的哥哥,一人操琴、一人击梆,合作演唱的盛况:“观者环墙钱散雨,博兴小儿击节舞。”感慨万千:“世间哪有不根草,道上谁家年少郎”,对民间小艺人给予了极大同情与赞赏。曹家达写此诗的时间,乃据其同学兼好友,著名教育家、江苏武进(今常州)人蒋维乔(1873—1958)为曹家达作《曹颖甫先生年谱初编》考定。
博兴地貌呈南北高、中间洼、西高东低,簸箕状,濒河临海,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蝗灾、风灾、雹灾、瘟疫、雪灾、霜冻、地震、海潮等。特别是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从山东入海以后,黄河的决堤水灾成为博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博兴的自然灾害,其种类之多、发生之频繁、危害之严重,在山东省内都是极为突出的。每遇不可抵御的灾荒年,举家外出到东北三省、山西省或省内东南部山区年景好的地方逃荒要饭,成为必然。以演唱乞讨为生的民间艺人只有不断提高演出技艺和演出形式,才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哥弟二人,手拉四弦琴,伴以梆子节奏,加之舞蹈动作:“博兴小儿击节舞”,观众如潮,散钱如雨。诗中言:“多钱博得爷娘欢,侵早出门暮还念。”由此可知,“父母携之来潍”,并没有天天陪伴到演出现场,两个孩子的演出能获得观众认可,实属大不易。这也得益于演出形式不断进化,由沿街“跑门子”说唱到“盘凳子”坐唱,进而发展为“拉地摊”演唱,演出时间及场地的固定,是在一个地方能较长时间演出的有利条件。
《俚歌行》的珍贵之处就在于最早记录了初期吕剧前身“琴书说唱”的“拉地摊”演出盛况。199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省志·文化志》记载20世纪初吕剧艺人:“长期活动在广饶、博兴、利津、滨县、惠民、无棣、阳信、张店、博山、章丘、潍县和胶东一带的城镇农村。”1921年以后,博兴、广饶的艺人班社相继进入济南,步入省会城市的戏园演出,吕剧方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博兴明清时有古道,是登、莱、青三郡至京师通衢,东上经乐安(今广饶)、寿光至潍县200多里。潍县自古为东莱首邑,北海名城,文风昌盛,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潍县经济文化繁荣。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曾任职潍县知县七年的郑板桥(1693—1765)留有“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的诗句,成为当时潍县社会民生与民间艺术的绝佳写照。光绪三十年(1904)胶济铁路建成通车,朝廷谕令沿胶济铁路的潍县与济南、周村开放为商埠,潍县在山东的地位之重要,自不待言。诸多贸易交流及文化底蕴,则为演唱乞讨供养父母为生的“博兴小儿击节舞”提供了广阔、持久的舞台。
曹家达游学客居潍县期间,想必熟读过郑板桥的诗作,其《俚歌行》的创作应与郑板桥的影响不无关系。郑板桥《逃荒行》:“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思归行》:“山东遇荒岁,牛马先受殃。人食十之三,畜食何可量。杀畜食之肉,畜尽人亦亡……”潍县举人郭悦芝(1751—1839)亦有《流民行》可为胶东饥民逃荒潍县乞食的佐证:“偶出城东门,闲眺白狼涘。有客扶杖来,蹀躞病鹤似。老妪尾其后,襁抱一弱子。共栖枯树根,相对但唏嘘。问自何方来,含悲诉邑里。隶籍胶水东……”郑板桥的《道情十首》其六:“尽风流,小乞儿,数莲花,唱竹枝,千门打鼓沿街市”,则是乞儿沿街说唱乞讨的真实写照。与曹家达《俚歌行》所描写东门沙滩“观者环墙钱散雨”的演出,相互映衬,展现出不同时期饥民潍县说唱乞讨全景图!
《俚歌行》作者曹家达(1867—1937),字尹孚,又字颖甫(后以“颖甫”行于世),号鹏南,晚年别号拙巢子、拙巢老人,江苏江阴城内司马街人。曹氏乃江阴名门望族。曹家达除致力于学问,研求经训外,能书、善画、工文章、擅画梅,毕生风骨寓于画意。民国二十六年(1937),全面抗战爆发,八一三事变后,携家归里。12月2日江阴沦陷,7日,日寇在城内肆虐,一妇女被追逃到曹家达家。他闻声拄杖而出,痛斥日寇,被敌用刺刀刳腹杀害,一代名士慷慨就义。医学论著有《曹颖甫医案》《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等,诗词有《梅花集》《气听斋诗集》。
拙文收笔之际,实应感恩诗书画大家兼名医——曹家达先生,他写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俚歌行》,是文人最早为吕剧演出创作的写实长卷,亦是研究吕剧早期发展的珍贵文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