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惠民泥塑,是黄河土里生出来的俏精灵。从“拴娃娃”的风俗产物到国家级非遗作品,从憨态可掬的泥娃娃到花样百出的新网红,从火把李庙会上的吉祥物到文博会上的畅销品,历史地看,惠民泥塑一直在变化,但它的精髓不变,那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我市创新提出主旋律“唱起来”等“17个起来”主题宣传行动,其中手造“强起来”、非遗“活起来”是其中重要内容,惠民泥塑就是其中重要代表。那么,作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珍品,惠民泥塑有何渊源、故事、风俗,在快速变迁的时代如何找寻自己的位置,这都值得我们认真聆听和品味,从而更好地培树文化自信,感悟、掌握好“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的方法论。为此,滨州日报/滨州网推出系列报道《解读惠民泥塑》,从历史、民俗、审美、传播等角度审视这一滨州文化符号。
“河南张,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民谣为证,该村曾家家户户做泥人。在乡邻口中,该村也叫“娃娃张”。
这个村,位于惠民县皂户李镇,坐落在沙河南岸,又因张姓人家居多而得名。“娃娃张”的别名,就是因为做泥塑。河南张泥塑以红粘泥为原料,黄河淤泥是最上乘的原料,制作时需再掺入棉絮和面浆。
历史上,河南张艺人在火把李庙会上“安营扎寨”,所售卖泥娃娃成为当地群众家中必备的吉祥物;早年间,艺人们还赶着马车载着泥塑闯天津、跑北京,1992年在香港展出引起强烈反响;近年来,惠民泥塑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经常代表滨州、山东参加文化盛会,被山东省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那么,这里的泥塑是咋起源的?
“扳不倒的江山”:寄托百姓的和平心愿
查阅有关材料得知,泥娃娃的制作始于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距今有500多年历史了。其间,惠民百姓赋予了它很多传说,其中多数是家国大事。
其一,明宣德年间,汉王朱高煦踞乐安州(今惠民),图谋叛乱,抓壮丁、夺民畜,人们怨声载道。有一老道来到河南张村说:如果捏成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泥人,待九九八十ー天,张天师就来作法,使泥人成为天兵天将,剿灭朱高煦,救民于苦难。于是,全村百姓昼夜不停地和泥捏人。九九八十ー天后,明宣宗御驾亲征,朱高煦事败被缚。泥人虽未成天兵,却成了百姓眼里的和平吉祥之物。
其二,相传乾隆皇帝六十大寿时,文武百官都献上了重礼,但刘墉只带了一个来自河南张的扳不倒泥人和一桶生姜。对此,刘墉解释道:扳不倒的江山正吉祥。这则传说反映了泥娃娃“不倒翁”的造型特征。
传说虚妄,但从这两个故事中能清晰感受到,当地百姓关心时事,富有家国情怀。
这与惠民历史地理颇有关系。在宋辽时期,惠民处于战线前沿。今天惠民县城残存的宋城墙,当时就是御辽抗金的桥头堡。在元明之际和靖难之变期间,当地百姓也是遍尝苦难。
距河南张只有十几里的小霹雳庄,有一座古墓,名为牛保冢。其墓主牛保就是宋代工部尚书、惠民宋城墙督修。为了建城,牛保九年未回家,功成后却积劳成疾命丧于此。基于对他的感恩,当地百姓自发形成了牛保冢庙会。
在山东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工艺美院教授张从军看来,惠民泥塑借用了佛像雕塑技巧,筑实体模子,造空心塑像,从而让成品轻便灵巧。这也说明,当地曾佛教盛行,民众由此学会和沿用了佛像陶铸技艺。佛教之所以盛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百姓对乱世的厌恶,对和平的期盼。可见,这上轻下重的“扳不倒”,正寄托了当地百姓对和平安定的渴望。
求子拴娃娃:抚慰人心的童真童趣
踩过冬日的庄稼地,走过小桥,绕过柴禾垛,在胡同里坑坑洼洼的小路上,一个小脚老太歪歪扭扭地低头疾走,后面跟着一个小媳妇,低着头紧跟着,羞涩又惶恐。
二人转入一个农家院,都不说话,看了一眼主人。主人心领神会,也不作声,转身去小东屋拿出一样东西。老太接过来,赶紧用红绳系上,塞给小媳妇。
接着,老太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打开,最里面是钱。抽出里面的“大钞”,一把塞给主人。
主人留一张,要将其他的还回去。但老太不接,也不作声,转身就走,小媳妇紧跟上。二人脚步走得快,老太压低声音说:千万别回头,千万别回头。
以上,就是周围农民到河南张“拴娃娃”的场景,这风俗延续了数百年。
“拴娃娃”,就是求子。之所以不作声,是因为害羞,也是因为不用交流——手艺人的最大主顾就是她们。“拴娃娃”不讲价,再抠门的老太也舍得多给俩钱,图个吉利。“不回头”,是怕求来的娃娃跑了。
河南张泥塑的主角就是泥娃娃,而且是男娃,为的就是满足人们添丁进口、香火延续的愿望。不管是否有效果,在医学水平低下的古代,这确实安抚了很多人的心。
张从军曾对此进行过调查。他发现:即便家里有了孩子,当地百姓也会再购置泥娃娃,甚至放置在家里的各个角落——炕头、窗台、床脚甚至粮囤、门口……开门关门,满眼都是娃娃!
那是为了啥?喜庆!
一是全家人看了高兴:有娃娃干活就有劲头。二是当孩子哭闹了,就塞给个泥娃娃,让他抱着玩抱着睡。于是,“二月二,拴娃娃”就成了当地盛行的一种民俗。
冬天里的一把火:全村的农闲副业
有人说:河南张泥塑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春天里的一幅画。
这说法有道理,因为它指出了这吉祥物的温暖属性,同时也说明了这泥塑就是河南张冬日农闲时的重要副业。
新中国成立前,当地百姓生活贫困,为贴补家用,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泥娃娃。农忙时就抽空做泥坯,冬闲春节期间就开始了费功夫的主要工序——烧筑造型、涂粉着色,制成成品,然后到集市出售,尤其是在二月二火把李庙会上售卖,以赚取家用。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惠民泥塑题材日益丰富,反映了当地百姓的知识结构和精神气质。
这些题材中最多的还是各种娃娃,如“躺躺孩”“座孩”(坐在莲花上抱着鱼、桃、石榴之类)等。此外还有戏曲故事,如“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有动物,如老虎、对狮、摇猴、鸣鸡、金鱼、青蛙、秋蝉等;还有动物和人物在一起的,如“骑马人”“武松打虎”“麒麟送子”等;再有就是桃、柿、杏等果实。
可以看出,童真童趣,以娃娃为第一主角,将动物和故事拟人化甚至儿童化,是惠民泥塑很突出的特征。
与国内其他地方泥塑相比,特点就更明显——天津“泥人张”以写实为特色,甚至追求解剖结构,强调一个“像”字;无锡彩塑精细典雅、笔触细腻,富有江南特色;高密三绝之一的聂家庄泥塑内装钢丝、弹簧、哨子等,强调会动、会叫、会逗趣,玩具属性浓。
可见,泥塑不是简单的“玩泥巴”,而是各有流派,千姿百态。惠民泥塑之所以被称为“泥娃娃”“扳不倒”,这与当地历史人文有着密切联系。那么,随着历史的演进,它经历了怎样的高潮与低谷,又是如何被选入非遗的国字号序列的?
这些问题,咱们下回再说。
2016年火把李庙会上,赶会老人抱着惠民泥塑。
惠民泥塑传承人张凯在家中制作泥塑。(刘刚摄影)
火把李庙会上,小女孩选购泥娃娃。(李默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