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把平台运用到企业“堵点”上,持续擦亮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全国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金字招牌,开发“滨滨优律”小程序,完善律师、公证、律援助等治服务功能,形成综合性的线上律服务平台。上线“滨州微警务”平台,将服务延伸到指尖,实现185项公安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创新开发103项个性化服务事项,服务惠及群众110余万人次。
把服务延伸到企业“痛点”上,聚焦高端铝、高端化工、高效生态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和新兴产业集群,组建“5+1”产业集群法治服务团,惠及市场主体1567个。秉持“善执者行、为民者胜”理念,打造“滨锋52”执行品牌,执行结案3.6万余件,执行和解及到位资金41亿余元。创新“链长+检察长”、高级警长驻企等服务机制,成立全省首家破产项目“凤栖梧”投资人库,建立诉前挽救“分诊室”,盘活资产5.13亿元,13家困境企业再获新生,有效整合资源要素,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营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推动政法改革系统纵深推进
全市政法系统坚持“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理念,推动政法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纵深推进,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司法责任制改革持续深化,成立民商事速裁团队43个,实现了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2022年全市一审民商事案件速裁结案占比40.2%,平均办案时长比全省快4.9天。“五度并举”经验入选全省政法系统首批十大改革案例。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持续推进,政法机关宁可向前一步形成交叉,决不退后一步留出空当,成立了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解决疑难问题415个。
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坚持依法保障企业权益与促进守法合规经营并重,办理相关案件27件;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依法不捕不诉617人,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法治助企持续提效,紧盯法治建设领域短板弱项,坚持“法治督察、法治巡察、法治考核”同步推进,为市场主体厚植依法、公平、公正发展土壤,护航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经验做法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办总结推广。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行政执法普法双评议,通过“查、看、听”三种方式,评议执法案卷99件,推动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三个效果”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