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是中国金属板材之乡。2000年底,该县第一条镀锌线投产,标志着金属板材加工产业正式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沉淀,该县金属板材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现已成为全县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产业优势越发明显,正在加速迈向千亿级规模。
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2022年,博兴县规上金属板材企业实现产值695.5亿元,已占到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8.6%,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博兴现有规上板材生产加工企业144家、行业产线519条,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博兴全县从事板材生产加工的企业达160余家,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4家,行业产线共有519条,设计年总产能达到9000余万吨,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这519条生产线包括:冷轧线81条,设计年产能1856万吨,约占全国冷轧产能的13%;镀锌线127条,设计年产能3769万吨,约占全国镀锌产能的38%;彩涂线198条,设计年产能3690万吨,约占全国彩涂产能的73%;纳米板生产线39条、钢结构生产线34条、复合板生产线40条。
金属板材生产加工企业的集聚发展,使得博兴县形成了以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复合板、印花板生产加工和钢结构建筑施工为主,与钢板剪切、机械装配、金属涂料、卷材包装、物流配送、出口贸易及电子商务相配套的全产业链条。
突出顶层设计,强化供给保障,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博兴县委、县政府抢抓黄河国家战略机遇,聚焦“走在前、开新局”目标定位,突出顶层设计,强化供给保障,着力优化板材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该县聘请高端智库中冶赛迪参与制定行业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链长制”实施意见,谋划了包括金属板材产业在内的7条重点产业产业链,均由县级领导担任“链长”,并明确了11家板材“链主企业”,努力推动金属板材产业聚焦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多应用场景等方向发展。
同时,谋划实施了新美达数字化高性能耐腐蚀新材料、汇鑫板业出口型锌铝镁板材及高强钢产业基地、杭萧钢构绿色建筑产业基地等一系列重点项目,推进行业整体“强链”、高端“补链”、跨界“延链”,重塑产业生态。
另外,该县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召开板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誓师大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型金属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十七条金政”,强化党建引领,打造产业链党建红盟并成立产业链党委,出台党建红盟“十二条”意见,通过建组织、强链条、聚产业、提能级,推动形成“党建共建、信息共通、商事共议、阵地共用、人才共育”工作格局,以“链”上党建助力产业生态创新。
为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博兴县对照省“亩产效益”总体评价标准,研究制定金属板材生产企业综合评级标准与实施办法,突出投资强度、税收额度、链条长度、能耗限度等标准,加强综合评价、动态考核,从技术改造、土地供应、财税、电价、环保、金融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供给,倒逼行业有序发展、资源合理配置。
该县致力集群发展趋势,着力强化园区承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园区配置要素资源,新建项目一律落户园区,对地域相近、产业相似、禀赋相同的镇级项目集中区实施统一规划布局,探索打破行政界限,发展“飞地经济”,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产品出口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跻身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博兴县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布局5G、工业互联网,以数字赋能新“风口”。
该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重大研发项目和成果转化予以奖励,引导企业加大研乘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金属材料分院创新平台作用,聚力攻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及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突出质量、品牌、标准的支撑作用,制定产品质量管理办法,研究出台专项品牌建设补贴政策,县委、县政府设立品牌培育专项资金,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辅导,引导企业重视品牌建设,共同维护博兴金属板材区域公共品牌。
如今,博兴县金属板材产业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集中程度最高、产能规模最大的金属板材生产基地,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以及东欧、南美、韩国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连续多年占到全县的60%。该县先后培育金属板材山东名牌产品8个、山东著名商标和国际商标4个,打造的“鲁匠”“斐普特”等品牌已打入国际高端市场。目前,博兴县已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跻身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