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干出中心城区的样子 展现中心城区的风采
——专访滨城区委书记单纪亮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董锋磊崔艳贞李红军通讯员李雅芹寇慧超尹连太贺旭杰
  滨城区作为滨州市的主城区,发展经济的主阵地,县域经济发展责任大,优势足,担子重。在“大干2023”中,主城区怎么干,干什么,干出什么效果,引人瞩目,备受关注。
  本期“问策2023”,专访滨城区委书记单纪亮,听他讲述滨城区从总体布局、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示范带动等角度,如何布局发力,干出中心城区的样子,展现中心城区的风采。
  力争3—5年内,工业产值实现翻一番,达到1000亿元以上
  记者:滨城区作为滨州市的主城区,今年总体经济发展布局是什么?
  单纪亮:滨城区作为市委、市政府驻地区,理应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当先锋、做标兵。今年,滨城区将“大干”作为全年的主旋律,将全力推动“发展提速、产业提质、品质提升、民生提标、作风提振”,实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振兴,建设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的中心城区,真正干出中心城区的样子,展现中心城区的风采。
  记者:“十百千万”培育工程是市委提出的经济工作要求,为加快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推出了制造强市三年攻坚行动计划,那么在推动“制造强市”建设方面,滨城区有哪些战略部署?
  单纪亮:产业兴则滨城兴,产业强则滨城强。在全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我们提出“工业强区、产业富区”理念。在全区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会上,我们进一步提出“实施GDP、规上工业产值倍增计划”,即两项指标五年内双双突破千亿元;推进财源建设“115”工程,即五年内纳税过亿元企业达10家、过千万元企业达100家、过百万元企业达500家。
  2023年,滨城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大干2023”动员大会、制造强市推进大会工作要求,全面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在充分调研、科学分析、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发展上,把突破点聚焦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上,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计划,用“双招双引”进行“增量培育”,用“技术改造”进行“存量变革”,用“政策服务”进行“量质并举”,大干工业、干大工业,用工业经济崛起的“加速度”,迅速塑强中心城区的“硬实力”。力争3—5年内,工业产值实现翻一番,达到1000亿元以上。
  重点实施好“一城三园”建设
  记者:经济发展看产业,产业进步看企业。过去,滨城区孕育出了滨化集团这样优秀的企业,今后,滨城区将如何继续发挥滨化集团的带动作用,打造优质企业,激活发展全局?
  单纪亮:在这里,我想先介绍一下滨城区的三组数据:一是2022年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2.2万家、新增市场主体1.5万家,这说明我们的市场活跃度越来越高;二是2022年全口径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85家,其中过亿元企业达到12家,纳税过亿元企业数量当年实现翻番,这说明我们企业的贡献度越来越大;三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个数年内分别达到了6家、23家,也实现了翻番,这说明企业发展的质量越来越好。三组数据背后,真正反映出“工业强区、产业富区”的成效越来越明显。
  滨城区委、区政府始终以滨化集团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全力以赴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顶层设计,增强发展力。依托滨化集团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持续深耕产业链、企业链、产品链,搭建做大做强的四梁八柱,朝着打造千亿级新材料、大化工产业集群迈进。二是加力科技创新,增强竞争力。加快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滨化中央研究院建设,这是推动滨化后五十年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也是塑造企业新优势的不二选择。三是政企联手协作,增强聚合力。区级领导盯上靠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我相信,通过政企联手、各方助力,打造“百年滨化”梦想一定会实现。
  记者: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滨城提出了工业上突出抓好“一城三园”,能具体为我们解读一下吗?
  单纪亮: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基础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高端装备产业引领;一手抓“顶天立地”的台柱子企业,一手抓“铺天盖地”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既有群山、又有高峰。其中,重点实施好“一城三园”建设。
  “一城”即:打造中国健康食品城。为什么我们提出要打造中国健康食品城呢?主要是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群众需求。当前,群众饮食需求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幸福”转变。二是产业基础。目前,我们既有赤藓糖醇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企业——三元生物,又有亚洲最大的鲜酵母生产基地——安琪酵母滨州工厂,还有国内最长、最完整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小麦全产业链——中裕食品,一粒小麦能生产出10大类600多个产品,去年以25.67亿元品牌价值位列全国食品加工制造业前十强。此外,还有像金汇玉米、隆达食品等多家食品加工企业。三是交通优势。规划建设的中国健康食品城位于滨州高铁片区,滨州站车场设计总规模8台18线,京沪二线、济滨高铁、德龙烟三条铁路合围,未来将形成“0.5小时到济南、1个小时到北京、3个小时到上海”的交通圈,既有利于人才流动,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决定规划打造健康食品城,通过2—3年努力,力争产值突破300亿元,成为全国有带动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健康食品产业发展集群,在我市创建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中当先锋、做表率。
  这是“一城”。至于“三园”,除了谈到以滨化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再就是围绕魏桥创业集团,打造魏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推进宏航年产8万吨第三代轻量化铝合金型材项目、宏驰年产1万辆轻量化全铝挂车和3万辆汽车厢体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75亿元。同时,规划年产1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配套建设关联产业。这是我区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计划的头号工程,是建设“一城三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通过三年努力,魏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实现产值400亿元以上。
  再一个“园”,就是智慧化智能化纺织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是滨城区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我们将积极鼓励华纺股份、亚光家纺等龙头企业提升纺织技术和工艺,推进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以及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加快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建设,全力打造百亿级创意时尚家纺产业。
  发挥中心城区“虹吸效应”,构建“四园四圈”消费群
  记者:在推动服务业发展上,滨城提出着力抓好“四园四圈”建设,请详细解读一下。
  单纪亮:滨城区是市委、市政府的驻地区,处于滨沾博惠“人”字形发展结构中心,在发展服务业上,滨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摸底、科学分析,我们将突出发挥中心城区对消费的“虹吸效应”,着力构建“四园四圈”消费群。
  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第十次党代会上,我们就提出“数字强区”,打造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我们将持续开展数字强区专项行动,按照“主城区挖地三尺都是黄金”的理念,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融创产业园等发展,培植过亿元的数字楼宇,打造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示范点。做强电商产业园。现在,滨印跨境电商产业园已正式启动,进驻企业16家,2022年营业额达到1.7亿美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滨州青年电商创业中心已入驻6家电商企业。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依托青年电商创业中心,大力引进和培育更多电商企业,形成电商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汽车销售产业园。围绕渤海五路汽车销售聚集区,在引进奔驰、宝马、奥迪等高端品牌4S店的基础上,构建聚集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汽车文化、科研孵化及美食等综合生活配套于一体的汽车主题商务办公、生活创新生态圈,打造滨州汽车“大产业、大服务、大创新”高地。做大医药产业园。建设集医药企业总部、医药冷链物流、生物研发和互联网医疗等板块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区,打造鲁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健康医药产业集聚中心,力争5年内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利税6亿元。
  重塑老城区渤海国际商圈。如何让老商业中心重新焕发生机,我们一直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正在进行高标准规划,通过“拆、建、留、改”,推进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各项提升工程,重点发展购物休闲、文化娱乐、餐饮消费、青年创业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域,全方位满足城区居民生活需要,激活城市中心价值。让这个区域更有烟火气。打造中心城区万达·爱琴海商圈。这个商圈是我区高中端消费聚集区。下一步,这个商圈着力发展“首店经济”“品牌经济”等高端消费,扩大消费的规模效应,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提升城市消费能力。让这个区域更有承载力。构建西南片区吾悦商圈。吾悦广场项目去年10月开业以来,已入驻169个品牌,其中近43%为首次入驻滨州,满足了区域居民的高品质生活所需,促进了西区乃至整个全市商业繁荣和经济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周边配套建设,未来规划医院、学校、公园等公共服务场所,打造集高端消费、高端医疗、高端教育、绿色生活等为一体的高端生活服务区域,让这个区域更有吸附力。布局东部片区黄河(滨州)文化中心商圈。下一步随着高铁开通运营,大批项目的开发建设,东区将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交通的主枢纽,加快布局东部片区商圈势在必行。这个商圈突出建设文化交流中心、文创中心、智能管理中心,配套推进供水、雨污管网、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文化中心建设带动东部片区品质提升,让这个区域更有生命力。
  记者:请您描绘一下,未来的滨城区是一个什么样子?
  单纪亮:我们将把滨城打造成为一个“心齐、风正、劲足”“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现代化新滨城。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